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的诗句,令人联想到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以及遍布彭州崇山峻岭间大大小小的道观。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阳平治道观就位于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据史籍载,东汉顺帝(公元125-144)年间,创教者张陵(又名张道陵,后人称张天师)博通五经,潜心研“道”,闻蜀地民风淳朴,易于教化,便入川布道。居阳平山(今彭州市新兴镇境内),并以此为据点创立了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东汉142-156年间,创建了第一个道教场所阳平治,它座落在群山环绕之间,山灵水秀,香火鼎盛,居二十四治之首,具有“总本山”和道教“中央教区”的崇高地位,被道众称为“祖庭”。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老子变法无极论》说:“二十四治会阳平。”凡二十四治,阳平治为最大者,因此阳平治又堪称道教最早的“天师府”。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第二代天师张衡,第三代天师张鲁均在此苦心经营多年。《云笈七签?二十八治?第一阳平治》有云:“嗣师,天师子也,讳衡,字灵真。为人广智,志节高亮,隐习仙业,汉孝灵帝征为郎中,不就。以光和二年正月十五日于山升仙。立治碑一双在门,名曰嗣师治也。”又有:“右阳平治山,山中有主簿治、嗣师治、系师治。”治,陆修静天师 《道门科略》云:“天师立治置职,犹阳官郡县城府,治理民物,奉道皆编户著籍,各有所属。”“阳平治都功”为天师道道士的最高教职,“阳平治都功印”为世代天师嗣教的法印。今道士上章及表奏符压,皆称阳平,重其本也。寻古溯源,彭州阳平治,实是道教的本根所在。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阳平治道观坐落于群山之中,背靠龙门山脉,面前湔江清流环绕,四周松柏如盖,群山相对如阙,治南的丹景山是绝妙的静修炼丹处。这里环境清幽静寂,虚幻缥渺,先秦时期已是蜀王祀祠之所,道家尊此地为“蜀王道场”。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现代的阳平治道观的规划与重建则是已故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道教全真龙门派方丈傅圆天道长努力的成果。他不顾年届古稀,于一九九四年秋天亲率弟子至彭州市新兴镇内的阳平山做实地考察,积极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准与支持,并得到了港澳台地区信众和机构的资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修建了八卦亭、老君殿、天师殿、五祖殿、南极殿、灵祖殿、山门广场、牌坊等主体建筑,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其中的八卦亭是阳平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球最大的道教八卦亭,于2004年11月建成并开光。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阳平治道观八卦亭翘角飞檐,形态古朴,气势宏伟。高36公尺,代表道教三十六重天,亭高5层,代表道教金木水火土五行,宽41公尺。第一层为三清大殿,第二层为正一宗门,第三层为全真宗门,第四层为正一全真宗门,第五层为道祖宗庭。象征道教由史以来合久而分,分久而合的历史趋势。

道教“祖庭”-彭州阳平治道观与道教第一印“阳平治都功印”

这是全球最大的道教八卦亭。选址于阳平治道观中央,是因为该处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设立“二十四治”(教区)的首治(中央教区),在我国道教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李凤森整理 阳平观/图文)

来源:中国网道家文化、成都市道教协会,【华夏国学堂】收集编辑并首发于今日头条。

♡感谢阅读! 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敬请关注 :这里能给予您的,不只是“国学”,还有您关心的历史、文学诗歌、娱乐和各地最新资讯。欢迎评论转发点赞谢谢!

☆【华夏国学堂】的目标:您关心的是我关注的,我给予的是您需要的。

☆我们的追求:【华夏国学堂】出品,必是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