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文|吳少菊 攝影|程香、張嘉奇


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1953年,安徽大學茶葉專業科班出身的姚月明,時年21歲,被分配到了崇安茶葉試驗場,挑起了武夷巖茶"科研帶頭人"的重擔。至2006年病逝,這位武夷巖茶泰斗,將其一生精力都奉獻給了推動武夷巖茶的發展。


1988年,21歲的劉國英,大學茶葉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崇安縣武夷鄉農技站(現為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作為技術人才,這時的他已被抽調到剛成立不久的武夷鄉九龍山茶場當技術員。


也是在這一年,劉國英通過學長的引薦,得見當時早已成為茶業權威的姚月明先生。姚老為人耿直不阿,專業紮實,令他深深感佩,遂拜其為師,學習巖茶的審評與加工製作。這份師徒情誼一直持續至姚老離世。


而恩師"做茶如做人,要做好茶,先做好人"的言傳身教與毫無保留的作風,卻始終令劉國英受益良多,在他投入工作後就一以貫之,將其付諸了實踐。


注重巖茶品質提升


自參加工作始,二十出頭的劉國英,就很有遠見地將巖茶的製作工藝與品種培育列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


那時的武夷巖茶"總量少、規模小、總體水平還非常有限",劉國英深入探究得出原因有二:其一在於武夷巖茶的製作工藝與技術水平總體偏低。


"各大茶場均是請江西師傅做茶,本地師傅太少了。當時我就納悶,大部分江西師傅一年來一趟武夷山,做茶水平會高過本地人?我深入製茶車間兩三年後,製茶水平就已超過絕大部分的江西師傅了。況且很多師傅還是濫竽充數的,跟班來了兩三年後就到另一個茶場當師傅了,製茶水平嚴重影響了武夷巖茶的總體品質。"第二個原因,則在於那時"武夷巖茶的主栽品種單一,都是遲芽種,早、中、遲芽的茶樹品種搭配極不合理,加工時設備和場地不夠,量大集中,粗製濫造,嚴重缺少早芽的優良茶樹品種。"


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九龍山茶場是他研究試驗的第一站。他深入山場,潛心新茶園的栽培管理與低產茶園的改造,同時也"紮根"茶廠,致力巖茶加工技術的提高,以提升製茶品質。劉國英在那裡呆了4年,九龍山茶場也從不佔地理優勢的初創走向聲名鵲起。


1992年,劉國英離開九龍山茶場回鄉鎮任經濟作物技術指導站站長,深感製茶技術需在實踐中提升,也為了便於開展相關的研究試驗與技術傳播,開發屬於自己的茶園與茶廠的想法滋生,這便有了1993年開發的100畝茶園基地,與創立於1997年的巖上茶葉科學研究所。


2007年,劉國英創作的巖上"空谷幽蘭"譽滿茶界,這正是他始終重視巖茶品質提升的結果。"這是我們強項的代表作,因為品質獨特、穩定、量少,所以是非商品茶,也產生不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能起到一個標杆和帶動作用。做好茶沒有秘訣,用心做茶,精益求精,都能出好茶。"


致力巖茶宣傳推廣


2006年,武夷巖茶開始大受市場歡迎。"原因有多種,天時地利人和都遇上了,擋都擋不住。"武夷巖茶本身獨具的品質特徵自是基礎,但也離不開政府的重視和宣傳,"如'浪漫武夷 風雅茶韻'茶旅融合營銷推廣活動,還有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舉辦地落地武夷山、'印象大紅袍'上演等等也是後續的宣傳,2006年初的《喬家大院》熱播也是一個導火線。"


時間回到90年代末的武夷巖茶行情——"一斤巖茶才賣個二三十元,最好的也不過百元,而其他名茶已經每斤過千元了。我們可以製出一流品質的武夷巖茶,但是卻賣了個三流的價格。"事實上,早在這時,劉國英就在精研巖茶品質的同時,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武夷巖茶的宣傳推廣和公益活動上。


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我在做公益活動時從來沒有考慮個人的利益和收穫,都是付出時間和精力,甚至是個人貼錢做活動。理由很簡單——巖茶行情好了,茶人都受益,包含我個人在內。"劉國英說。


面對當前武夷巖茶可說是達到了歷史以來新高的市場行情,劉國英不無擔憂:"過熱的行情給武夷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越知名的產品,假冒偽劣也越多;行情越好,(正品)價格也越高。一但過度,傷害到大部分消費者,市場行情就會下跌。我期望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引導下,武夷巖茶能夠實現平穩的可持續發展,市場行情能走的更長遠。"


[劉國英解讀武夷巖茶]


何謂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指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殖和栽培,並用獨特傳統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


武夷巖茶只有三、五百年的歷史,是武夷茶中的烏龍茶。


武夷巖茶當地主栽當家品種主要為水仙、肉桂和名叢系列。武夷十大名叢有:大紅袍、鐵羅汗、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斗、白瑞香。


武夷巖茶的加工製作


武夷巖茶的加工製作工藝分初制工藝和精製工藝兩大部分。


在巖茶的加工製作過程中,初制的做青工藝和精製的烘焙工藝,則是決定茶葉品質高低和產品風格的主要因素。前者屬於一般的影響因素,技術含量一般;後者屬於高低的決定因素,技術含量也最高。製茶中工資最高的大師傅歷來都是"青師傅"和"焙師傅"。


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徵


武夷巖茶是重味求香的茶類,好的武夷巖茶一定具備:巖韻強、滋味醇厚、回甘持久、香氣優雅馥郁、耐泡耐儲……這些都是武夷巖茶代表性的品質特徵,表現越突出,品質也越好。


武夷巖茶的品飲方式


品飲武夷巖茶的重點在於滋味和香氣,外形、湯色和葉底僅供參考。


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並反覆幾次。聞香要聞幹茶香、杯蓋香、水中香和杯底香等四香。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並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徵。


劉國英: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也會熱愛一生|中國古典傢俱


總 編 | 鄧雪松

主 編丨林育程

執行主編丨程香

資料來源 | 《中國古典傢俱》2018年06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