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歌》

陝北民歌是陝北人的生命,陝北民歌是陝北人的血液,陝北民歌是陝北人的靈魂,陝北民歌是陝北的標誌性文化! 陝北民歌是生於斯長於斯,綻放在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束民間藝術奇葩.。陝北民歌形成於陝北,與陝北的歷史環境,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居住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愈是民族的愈有她的代表性,愈是條件艱苦的地方,愈能突顯出一個民族的性格,陝北民歌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綿延數千裡的陝北黃土高原,山連著山,溝連著溝,歷史上陝北曾經是邊防要塞,戰火不斷,環境惡劣。艱苦的環境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勤勞樸實的高原漢子,也鑄就了他們敢愛敢恨,粗獷豪爽的性格、和那瞭一眼就讓人心動,俊格丹丹的陝北女子。他(她)們就象生長在黃土高坡上的一枝枝山丹丹花,美而不豔,嬌而不俗,活生生的展現於世人面前。陝北民歌形成於陝北,絕非偶然。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使陝北民歌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首陝北民歌都承載著陝北人的夢想和心路歷程。

遙望陝北,我生命的母體,我的棲息地,我的家園,那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啊! 陝北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兒時的我唱著陝北民歌長大。陝北民歌是陝北勞苦大眾一種心聲的表達,和情感的渲洩。陝北民歌伴隨著多少陝北人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黃土地裡哭來,黃土地裡笑,瞭不見那個村子,瞭不見那個人,我淚格蛋蛋泡在那沙蒿蒿林! 白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見個面面容易哎呦拉話話難!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山丹丹的那個開花紅豔豔,咱陝北有個好延安……”那鏗鏘激越,悠揚動聽的歌聲,極具感染力,征服了億萬觀眾。陝北人因陝北民歌而美麗,陝北人的生活因陝北民歌而精彩!

歷史時期,陝北地區交通閉塞,文化落後。受自然條件限制,陝北人練就了唱歌傳情,隔溝拉話的一副好嗓子,唱歌也是他(她)們與外界溝通交流,增進感情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傳遞男女之間真摯情感的一種方式。“崖畔上開花崖畔上紅,受苦人盼的是那好光景!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有幾句知心話兒你要記心頭! 對面疙梁樑上那是個誰?是不是我那要命的二妹子?上河裡的鴨子下河裡的鵝,一對對毛眼眼望哥哥,三十里的名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看呀嘛看妹妹,你拉我的手,我親你的口,拉手手親口口,咱們二人旮旯旯裡走。”等等,應該說這一時期的陝北民歌也是情歌,多以陝北人自身命與男歡女愛為基礎,內容還比較單純,視野還沒有觸及到一個大的層面(當然,民歌來自於普通老百姓嘛)。

國內革命時期和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以後,陝北民歌經歷了一個質的轉變和飛躍式發展,陝北人的思想和陝北人的內在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全新演繹。陝北人的思想不再僅僅停留侷限於“三十畝地一犋牛(兩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的那種狹隘的自給自足的傳統生活模式。而是把個人的感情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的聯繫了起來。給陝北民歌賦予了新的內涵,上升到了一個更高境界! 可以這樣說: 這一時期是陝北民歌與陝北紅色民歌發展的分水嶺和里程碑。由此誕生了許多歌頌陝北鬧紅、歌頌共產黨毛主席劉志丹等老一輩革命家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民歌,從此奠定了陝北民歌在中國樂壇的地位。並且影響著一個時代,成為了當時陝北民歌發展的主流,表達了陝北群眾對共產黨毛主席的無比熱愛和軍民魚水情深!“一道道的山來一道道水,咱們中央紅軍到陝北,正月裡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對面那個高嶺流河水,南山上下來了游擊隊,提起家來家有名,家住綏德三十里鋪村,三哥哥當兵上了前線,高樓萬丈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頂,邊區的太陽紅又紅!” 更有陝北佳縣農民李有源的一曲“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嗨呦,他是人民大救星1”唱出了普天下老百姓的心聲。時至今日,這些民歌經久不衰,成了中國紅色民歌中的經典曲目。

每一首陝北民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首陝北民歌,都是陝北人對現實生活真情實感的流露,陝北人為生命而歌,為生活而唱,像黃土地一樣淳厚,像大山的流韻,生生不息。陝北人表達情感直抒胸臆,簡潔、乾淨、直白、明瞭、不矯情,不做作!

品味陝北民歌,品味大美陝北,就像喝了地地道道的陝北老玉米酒,綿甜爽口,回味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