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code>我們對中國書法應該一直保持著敬畏之心。

說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影響深遠等等絲毫不為過。/<code>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放眼全世界,中國的書法真可謂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一是隻有中國的漢字寫出來才有味道,雖然只有黑、白、紅三種顏色,卻有無限的變化,成千上萬種形態;二是書體、風格多變,點化多變、結構可塑,普通人對書法美與醜、對與錯真的很難分辨。

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才使得諸如射墨的邵巖、盲書的張強等等“大師”們有了市場,更有甚者,竟以私處運筆寫字,還自稱“性書”!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射墨大師邵巖正在表演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盲書大師張強正在表演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性書大師羅珊正在表演

所以說中國書法的“水”是很深的。

有的人一輩子練習書法,具有相當的水平,可一直是默默無聞,沒有人去注意他;有的人學了一點書法的皮毛,卻能憑著“三腳貓”的功夫獲獎無數,甚至弄個某書協理事、秘書,過足了官癮……

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朋友和老松一樣,一直對書法保持那種純純的愛,追求的是一種弘揚傳統文化精神,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浸淫……

學了這麼多年寫字(姑且叫寫字吧),我本人還是經歷了好多書法上的“坑”,不知學習書法的朋友們是否也有過呢?

好多問題一直在糾結,總結如下:

一、先學什麼書體?

關於初學書法者從什麼書體先行入手呢?恐怕每個書法家都有自己的見解。我所知道的就有好多種說法。現在談談其中的三種。

一種說法是先學楷書。我上小學的時候,有個精於書法的語文老師就和我說,學寫字要從楷書學起,所謂先學走,後學跑。

他說,楷、行、草三種書體,楷書是最易學的,草書最難,所以要先從容易的學起。

但是,真正拿起字帖練起來,楷書真的容易學嗎?答案是否定的。

楷書的每一個筆劃都要做好“起、行、收”三個環節,而且每個古人的楷書都是法度森嚴的,基本筆劃、筆順、偏旁、字形、佈局……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如果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可能練不了幾個字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繼而放棄自己的書法夢想。不信請看你身邊的人,有多少半途而廢的書法愛好者?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後來,我想明白了:先學楷書最大的作用就是先熟悉筆性、墨性,就象我們學開車,首先要知道這個車的性能,適合在什麼路上跑的道理一樣。

熟悉了筆性,這對我們掌握控制毛筆打下了基礎,所以,如果能挺過來書法練習初期的枯燥乏味,那你的書法成功之路就真正開始了。

第二種說法是先學篆書。這種說法應該比較少一點。

那是我有一次拜訪我們縣裡一個知名書法家,由於他在本地書畫界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他既開了一個出售書畫材料的商店,也收費進行書法培訓。

他說,篆書是書法的“營養液”,不僅學書法應該先學篆書,就是有了成就的書法家,也應該經常練習篆書,為自己的書法增加營養。因為書法藝術終歸是線條的藝術,篆書筆劃圓勻,就像鐵線一樣,比作棉中藏鐵,非常合適。方圓兼備、剛柔相濟,幾乎全部都是中鋒行筆,所以,篆書作為練習書法的基本功和日常的“營養餐”是最合適的了。

說完,他拿了一本鄧石如的篆書字帖賣給了我。

我始終相信,他不會因為要賣一本十幾塊錢的字帖而誤導我的。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第三種說法是先學隸書。這種說法是現代著名的書法家楊再春先生說的。

他說在年輕的時候,問過他的老師鄭誦先先生,學書法是不是要先學楷書?

鄭老沒有回答,卻反問楊再春一句:你為什麼要倒著來呢?接著就解釋了楷書在唐朝時才定型的,而隸書在漢朝已經成熟了,所以就該順著來,應該先學隸書。

之所以鄭老有這樣的理論,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有以下理由:一是隸書所處的朝代屬於承前啟後,常練習隸書的人都知道,長時間寫隸書就自然地悟了篆書的一些奧妙所在;二是隸書基本是四平八穩的結體狀態,延伸到以後楷書的書寫有很多的益處;三是隸書筆畫簡單,比較容易辨識,但結體灑脫典雅。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二、如何執筆?

古人有云:凡學書者,先學執筆。可見,從古至今是把執筆作為學習書法的第一步的。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書法教材,基本都會教大家“五指執筆法”,即用“擫、押、鉤、格、抵”五個字來說明每一個手指的執筆姿勢和作用,如下面圖示: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這樣的執筆方法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我一開始學寫字,拿毛筆和拿鋼筆的方法一樣,還一寫就是好多年。

後來,看到好多書法家都認可這種“五指法”,我又硬生生地改過來,一開始那個彆扭勁就甭提了。

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中寫道:蘇軾蘇東坡老先生說“執筆無定法”,意思只要能寫好字,寫得自在無論怎麼拿都無所謂。

曾經楊再春先生拜訪現代書法泰斗啟功先生問過怎麼樣執筆是正確的呢?啟功老先生說:你最愛吃的宮保雞丁上來了,你是否要研究一下如何正確拿筷子的方法呢?

等你把拿筷子的方法研究透了,宮保雞丁也被別人吃光了!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所以說無論是“五指執筆法”、“龍睛”執筆法還是“鳳眼”執筆法,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執筆法,但明顯違揹人的生理結構,既費力又不靈便的執筆方法還是摒棄不用的好,啟功先生曾批評何紹基那種彆扭的“迴腕法”執筆是“豬手法”!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最終,我還是認可啟功先生不拘泥於固定的執筆方法的理論,也敢於抨擊另類、搞怪的執筆,客觀地為我們解釋了“執筆無定法”的含義。

三、究竟是先學筆法還是先學結字?

一開始學書法時,老師一般都說:學書先要學好筆法。

“筆法”,簡單的兩個字卻包含著大量的信息。筆法,顧名思義就是用筆的方法。唐朝張懷瓘寫的《玉堂禁經》中所說: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即我們常說的永字八法。

元朝大書法家趙孟頫在《蘭亭跋》中說:蓋結字因時相傳,筆法千古不易。也就是說書法在結字上會隨著時代變化所傳承的東西會與時俱進,但在用筆上千古以來總是不變的。

學書法不會筆法是寫不出好字的,這是肯定的。說明學書法過程中筆法太重要了。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重要我們初學者就要先學它?另一個重要的結字問題放在什麼地位?

初學書法的你,有沒有經過這幾個坑?

這也是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

最後還是從啟功先生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啟功先生的意思大致是,筆法解決了字的局部問題,但結字解決的是一個字的整體,一定是先把結字搞好,再去學筆法。

就好像一個人一樣,必須要身材勻稱,整體氣質好,才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其次才能注意到手、腳、臉長得好看與否等結節問題。

以上的問題都是老松學書過程中遇到的“坑”,一直在努力學習,力求把坑填平。

正在學書法的你,是否遇到類似的問題呢?可以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