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一家老小如何找回失去的年味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一家老小如何找回失去的年味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一家老小如何找回失去的年味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一家老小如何找回失去的年味

尋找年味

文 劉忠山

孫吉是個不大不小的老闆,眼看又要過春節了,忙得他腳打後腦勺,一連幾天不見人影兒。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他也是很晚才回家,剛進門,妻子芹芹就提醒他:這幾天,老爺子又絮叨現在過年沒年味了。等孫吉從父母房間出來,可犯了愁:這老爺子不願意在城裡過年,也不願意回農村老家過年,嘴裡絮叨的就是現在過年沒年味,一臉的不高興。

孫吉一出去又是好幾天,再次回到家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回到家,他讓芹芹簡單收拾了一下,就開車拉著父母和女兒孫媛媛出發了。

老爺子孫老漢在車上問:“阿吉,你像屁股上著火一樣,這是要拉著一家老小去哪兒啊?”孫吉說:“去過年啊!”孫老漢不高興了:“我不是說過嗎,不回老家,現在在老家過年也沒那味了!”

芹芹就安慰說:“爸,阿吉這是要帶著你和媽去尋找年味呢。”孫媛媛高興地說:“爸爸,你要帶我們去旅遊過年嗎?那可太好嘍,去三亞,溫暖如春……”沒等孫吉開口,孫老漢一聽更不願意了:“旅遊過年?那不是花錢找罪受嗎?停車,停車,我們哪裡也不去!”孫老太太也附和著,堅決不去,要立刻停車回家。

孫吉停下車,安慰二老說:“爸,媽,你們不是老絮叨現在過年沒年味了嗎?我呢,今年就是帶你們去尋找年味的,咱既不在城裡過,也不在老家過,更不去旅遊過年,您只管跟著我走就是,到了您就知道了!”

車子向市郊的一處深山開去,在盤山公路上七拐八拐,最後在山坳裡的一處院落前停下來。

除了孫吉,車上的人都有些疑惑。“這是到了哪裡?”孫老漢下車瞧了瞧就問。孫吉笑著說:“這是咱家呀,爸,您進院子去看看就知道了!”說著話,孫吉把院門的鎖頭打開了,帶著大家走了進去。

孫老漢剛邁進院子,就不由自主地“啊”了一聲。這院子裡的擺設,彷彿就是孫吉小的時候自家院子的模樣:院子的東南角有一盤石磨,石磨旁邊還有一口壓井,五間土坯瓦頂的房子,還有兩間偏房,一間是廚屋,一間是豬圈,豬圈裡居然還有一頭小豬。豬圈的旁邊是雞舍,有幾隻雞在悠閒地刨食吃。一大堆劈柴整齊地碼放在朝陽的牆根下曬著……孫老太太也看傻了:“老頭子,這個院子怎麼看怎麼像咱農村老家,可這不是咱家呀?”

孫吉打開門,讓大家進屋,這才說出事情的原委。

孫吉從農村老家出來後就在市裡打拼,摸爬滾打幾年後,開了一家貿易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孫吉就把父母從農村老家接來住樓房,老兩口在城裡過了一個春節,就說沒意思。

第二年,孫吉就帶著父母回農村老家過年,可老父親也說沒意思。孫吉一開始很納悶,現在生活這麼富裕,要啥有啥,怎麼會過年還沒年味了呢?他仔細想想,想明白了。

在城裡過年,他的各種應酬交際太多,就連除夕晚上都不消停,大年初一更是四處拜年,根本沒時間和家裡人安安穩穩地守歲。

原本想回到農村老家會好一些,可是依然不省心。最近幾年他常給老家捐資助學、修路,名氣也越來越大。

他一回老家,凳子還沒坐熱,就有人登門拜訪,更要命的是,應酬酒席不斷,搞得他精疲力竭,連和父母說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時間一家老小過個真正屬於自家的團圓年?這大概就是老父親嚷著沒年味的原因。

這處山裡的小平房,就是他專門買下來過年的。這裡沒有電,孫吉準備了一箱蠟燭和一個老式燈籠;沒有煤氣,準備足夠的柴火,睡的是用柴爐子燒得熱烘烘的土炕,現在一家人可以在這裡安安靜靜地過年了。

孫老漢激動了,說:“阿吉,把車裡的過年物品搬下來,老婆子和媛媛媽包餃子,我和阿吉要推磨磨豆腐!媛媛自己撒歡玩。”

孫媛媛不高興了:“這裡手機沒信號,電視也沒有,連春晚都沒法看,怎麼過年?”孫吉笑著拍拍女兒的肩膀說:“我們小時候,沒電燈,沒手機,沒春晚,一樣過得有滋有味,你不是常說很想體驗一下爸爸小時候過年的樣子嗎?現在正是機會。”孫媛媛一開始還不情願,和大人們一忙活,忽然覺得非常開心,忙前忙後不亦樂乎。

孫老頭喊孫吉幫他推磨磨豆子,爺倆推著磨,孫老頭忽然問:“阿吉,你是不是還有心事啊?”孫吉一愣,忙遮掩說:“沒有,沒有!”孫老頭搖搖頭說:“你小子從小有心事的時候,常常走神,老拿手撓脖子,你以為我看不出來?是不是生意上遇到什麼麻煩了?”

孫吉說:“沒有,真沒有。”孫老漢停止了推磨,坐下點上一袋煙,對兒子說:“按咱們老家的風俗,說過年就是年關。年關,該清的清,該還的還,輕輕鬆鬆好過年。你小的時候,我到了年底,都是想方設法把一年欠的各種小賬目還上,既不欠人家人情,自己心裡也安然。”孫吉猶豫了一會兒,匆匆出門開車走了。

到了傍晚,孫吉回來,車上還帶了好多鞭炮和禮花。

孫老太太一見兒子就說:“你怎麼招呼也不打,又開車走了大半天?”孫吉打著哈哈說:“媽,忘了買鞭炮,我進城去買鞭炮了。”

芹芹拉孫吉到一邊問:“你又幹啥去了?”孫吉說:“我這段時間生意不好,賠了不少錢,進貨又套進去了好多流動資金。年前說好還人家一個公司一百多萬的貨款,人家的職工還等著發工資。我要還了,怕過了年資金週轉不開,更被動,就想拖著不給。這幾天那老闆一直追著我討債,我怕他到咱家裡鬧,所以才讓一家人躲到這裡。可是,老爺子的話點醒了我,欠著人家的債,這年過得不踏實。我下午去銀行轉賬,把貨款全付清了,人家老闆在電話裡都感動哭了,說明年繼續給我送貨,他的錢可以先欠著,這樣我也能週轉開了。”

除夕那天,孫老漢和孫女用大紅的春聯和五顏六色的“過門錢”,把山間的房子打扮得充滿了喜氣。芹芹和婆婆忙著準備年夜飯,孫吉則爬到院子裡的大樹上,掛起了大紅的燈籠。

到了晚上,孫媛媛叫道:“爸爸,沒法看春晚沒關係,咱們一家人自己演節目,爺爺講故事、奶奶唱戲、媽媽唱歌、爸爸變魔術、我跳舞!”一家人都齊聲說好。

除夕夜,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孫老漢,喝了一口酒後,笑眯眯地對兒子說:“兒啊,這年味丟了十幾年,今年終於找回來了啊!”

摘錄於今古傳奇故事版2014年3月下

圖片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若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原創故事,傳播愛和正能量,希望你的生活如故事精彩……

愛看故事的您,可以關注我的“讀點好故事”,每天都有好故事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