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有矛盾,那他現在怎麼還能這麼“火”,誰在幫他?

想了半天了也想不出來


郭德綱與北京電視臺矛盾起因。

2010年,北京電視臺的一個記者硬闖郭德綱的住宅欲對其進行採訪,結果被郭德綱的弟子李鶴彪給打了出來,雙方為維護自己人開始了口誅筆伐。北京衛視臺長王曉東正式和郭德綱結下矛盾,北京衛視率先封殺郭德綱。

而達到頂點是事件是臺長王曉東去逝,郭德綱一首詩使此次矛盾達到高峰,北京電視臺出文全面封殺郭德綱。

封殺成功了嗎?

答是肯定的,但是僅僅侷限在北京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沒有了郭德綱的一切身影,並且郭德綱手下何雲偉,李菁出走,離開德雲社,一時間感覺德雲限陷入了巨大的危機,很多劇場因此被暫時禁止德雲社演出,德雲社看似焦頭爛額了。

德雲社完了嗎?

顯然德雲社沒有就此終結,反而沒多久就火啦,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德雲社是非官方組織。北京電視臺代表官方,而德雲社是民間組織,德雲社開展的活動非官方,不用必出現在官方媒體上展現自己,在劇場中,而現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茶餘飯後不一定非要在家看電影,完全可以去享受其他的生活,而去劇場聽相聲成為了時下時髦的消遣方式之一,而且大家反響還不錯,也都願意去聽。並且劇場沒有了德雲社演出,收入直線下降,還真是需要德雲社,所以從受眾方到平臺,需要德雲社演出。



2、一個人的幫助。大家不要忘了,德雲社除有郭德綱外,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那就是于謙,于謙的業務水平也很高,能力很強,並且于謙家底殷實,人脈廣泛,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幫助郭德綱,這個郭德綱也是在舞臺上承認過的。有于謙的幫助也有助於德雲社火起來。

3、郭德綱的個人能力。不德不承認郭德綱個人能力太強,他講的相聲無論單口還是對口的確讓大眾愛聽,三句一包袱,讓人捧腹,效果相當不錯。並且,除北京電視臺外,上海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天津衛視等地方臺可沒封殺郭德綱,他在這些衛視上做的節目收視率屢創新高,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郭德綱,一定程度上宣傳了德雲社,著實火遍大江南北。

4、德雲社眾相聲演員的崛起。郭德綱門下弟子眾多,其中人才濟濟,走了何雲偉,還有岳雲鵬、孫悅、張雲雷等等的後起之秀,也是相當的厲害,這些人加一起德雲社的紛絲就更多了。可以說德雲社做為民間團體已立於不敗之地。


王恆思


郭德綱現在“火”的原因恰恰是北京電視臺在幫他;

看到標題大家應該會非常納悶,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有矛盾,而且北京電視臺還一度呼籲各大衛視和觀眾一起抵制郭德綱,為什麼幫他的反而是北京衛視呢?

這就要從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的矛盾說起了;

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郭德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獨自去北京打拼了,1995年,22歲的他和張文順、李菁二人一起創辦的“德雲社”,才開始漸漸有了點知名度,最起碼在頭銜上他要稱為“德雲社創始人”,就像古時候所說的一派宗師一樣;

而2006年,是他的轉折年,他成功進入了北京電視臺開始主持《星夜故事秀》這個節目,提升了自己名氣的同時,也提高了北京臺的收視率。但好景不長,最後因為報酬的原因,和北京衛視起了分歧。

到了2008年,他又讓德雲社的何雲偉和李菁擔任該節目的主持人,而他自己卻去了天津衛視的《今夜有戲》節目,也因此兩方的矛盾再次惡化。

之後的2010年,北京電視臺的一個記者硬闖郭德綱的住宅欲對其進行採訪,結果採訪不成,反被郭德綱的弟子李鶴彪給打了出來,這個時候,郭德綱維護自己的弟子,北京衛視維護自己旗下記者,雙方“大戰一觸即發”;這也是北京衛視臺長王曉東正式和郭德綱結下樑子的原因,也是北京衛視率先封殺郭德綱的原因;

到了2013年的11月,北京衛視的臺長王曉東離世,郭德綱卻在微博發了條打油詩,並配了一個“囍”字為圖;而該打油詩的意思也非常明顯,就是諷刺王曉東的為人,也順便感嘆王曉東“終得報應”(以下是打油詩原文)

之後北京衛視大怒,也髮長公告譴責郭德綱,並號召全國電視臺一起封殺郭德綱。

北京衛視在“封殺”他,也是在幫他;

眾所周知,除了“央視”,最牛的衛視應該就是北京衛視了;但他也畢竟不是央視,沒有央視的地位,更沒有央視的影響力;

他這樣大肆宣揚郭德綱的劣行,反而擴大了“德雲社”的知名度,也加強了大家對郭德綱的關注度;畢竟現在沒有什麼比“謾罵”更值得大家注意的了,也是從這件事開始,從名不見經傳的德雲社創始人,搖身一變變成了“流量明星”;

再之後,因為郭德綱本身的相聲表演風格和傳統相聲背道而馳,又再次被“主流相聲群體”輪番Diss,又讓一大批的相聲愛好者轉成了“鋼絲”;到現在,郭德綱蛻變成相聲界的“第一流量”;可以說郭德綱的成長離不開被大家的“點評”所以幫他的人除了各大衛視和各個相聲大師,還有喜歡他的觀眾;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影視巨能聊


2010年8月,因為記者事件,整個德雲社停演,然後有弟子退出。內憂外患,“八月風波”可謂德雲社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一個月後的9月12日,德雲社復演。這次演出,郭班主在開場中演出了平時不多唱的《百忍圖》,也叫《公道老爺勸善歌》。班主唱這首曲的時候,那個時候還年輕的高老闆,在班主身後擰著眉瞪著眼,臉上寫滿了憤怒。在演出快要結束的時候,郭鶴鳴彈弦,班主唱出了經典一版《探清水河》,優美高亢,表情生動,一曲唱畢,班主滿頭大汗,讓人動容。《探清水河》在被張雲雷唱紅後,郭班主就很少唱了。

這場演出得到了觀眾們的強烈支持,臺下的掌聲不斷,叫好聲此起彼伏,粉絲們多次喊出“郭老師,我們支持你”。感念觀眾們的支持,德雲社將這一天定為“鋼絲節”。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德雲社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們最大支持的肯定是觀眾,是粉絲,是班主口中的衣食父母,是他們托起了德雲社繼續向前。不論曲協某些領導和某些同行多麼不喜歡,恨得牙癢癢,架不住觀眾喜歡啊。說破了天,就是一幫說相聲的藝人,沒有犯法,也不能動用公器。

其次,經常看郭班主的節目就知道,除了商演,班主多次為一些身居高位的人表演過,自古大角都是如此。記得有一場演出,郭班主在臺上介紹說,臺下有兩位是東城區和西城區的區長,也來看演出。這些人也是支持郭德綱的一股力量。

另外相聲屆並不團結,有倒郭派,就有親郭派。于謙的師傅石富寬,侯寶林關門弟子師勝傑,還有相聲屆最大的扛把子,輩分最高的少馬爺等等。這些大腕也能夠與曲協某領導的力量較量下。

上面這些都是郭德綱不倒的原因。郭班主確實本事大太,給相聲帶來了希望,給觀眾帶來了歡樂,不支持他支持誰呢?


黑貓視界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北京臺與郭德綱結下樑子,導火索是李鶴彪打人事件,只不過事件起因還是因為社團與電視臺的發展利益點不同,長年累月下來,自然而然的引發了矛盾。而這次危機後,德雲社如涅槃鳳凰般,越來越好,主要歸因於以下幾點:

李鶴彪打人事件引發的連鎖效應,實際上幫了德雲社 !

沒錯,德雲社最終能夠紅火起來,並且發展如日中天,最重要的就是德雲社鶴字科弟子:李鶴彪的打人連鎖效應。這並不是隨口說說,李鶴彪打人,儘管在短時間內給德雲社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還一度讓德雲社停業整頓,把北京臺與德雲社的關係降到冰點。

可是從另一方面,一場關於德雲社轟轟烈烈的巨型廣告正在慢慢展開,而這場廣告的發起者正是李鶴彪。

北京臺為了與體制內相聲藝人形成合力之勢,全方位立體化的妖魔德雲社,醜化李鶴彪,甚至想把李鶴彪當做德雲社的切入點,從而一舉切除德雲社。

在大家的預想中,德雲社有很大概率會捨車保帥,拋棄李鶴彪成全德雲社。可是郭德綱沒有,就是在這麼緊要的關頭,郭德綱仍處處為李鶴彪發聲,處處維護弟子的利益與安全。

北京臺幾乎沒日沒夜的批判李鶴彪,北京日報在內的當時諸多報刊也都參與進來,甚至國家電視臺也進行了近十分鐘的不點名批評。這樣大的輿論效應統統加到李鶴彪身上,帶來的數據和流量簡直難以想象。所以,就出現這樣一種神奇的現象:罵李鶴彪的人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知道德雲社和李鶴彪的人也越來越多。諷刺的是:德雲社第一次走向全國,竟是被北京臺罵出來的。



張文順、侯耀文恩威尚在,幫助了德雲社 !

我們常能聽到:侯耀文在世的時候,體制內的相聲藝人忌諱侯家在相聲圈的威望,不敢過分招惹德雲社;張文順在世的時候,體制內的相聲藝人也稍有忌諱,不敢太為難郭德綱。

人死如燈滅,怎麼還會有這麼大的影響?一直持續到2010年?事實上,在2010年的時候,已故相聲藝人張文順對德雲社的幫助要遠大於侯耀文對這個弟子的幫助。因為侯耀文已經去世,並且郭德綱與侯耀華鬧得不可開交,整個侯家能站出來幫助郭德綱的除了侯震應該再沒其他人了。



可是張文順老爺子不同了,儘管老爺子也走了,但是當初老爺子有一個耀眼的頭銜:中國相聲21世紀復興的奠基者之一,曲藝團學員班第一批學員。第一批學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包括李金斗、王謙詳等相聲藝人都得喊張文順一聲師兄。

不看僧面看佛面,這二位老藝術家雖然已經仙去,但對德雲社應對此次危機的幫助還是蠻大的。


徹底消除德雲社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幫助德雲社渡過了難關

絕處逢生,是很久之前就存在的成語,看完德雲社的發家史,我信了:成語果然來自生活。 德雲社與北京臺矛盾達到不可逆轉的時候,甚至德雲社一度面臨垮臺的時候,德雲社內部也出現了一大片危機。這倒可以理解:鳥擇良木而棲,都是人之本性。可在這次危機上,德雲社雲字科的三位弟子離開了了,正是他們的離開為德雲社其他雲字科和鶴字科的弟子發展帶來了空間。

更重要的是,這次危機猶如試金石,把好的弟子篩選出來,把壞的弟子剔除出去,短時間內不利於德雲社的發展,長久來看是√發展有利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外界給德雲社再大幫助,德雲社要是扶不起的劉阿斗,那也是白搭。德雲社能夠在最危急的時刻找準方向,巧用輿論,才是度過此次危機的重要原因。


第一娛記


哪有什麼人幫他,不僅沒有人幫他,反而是有人落井下石,2010年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發生矛盾之後,何雲偉便離開了德雲社,隨後曹雲金也離開了德雲社,用郭德綱的話說“有些人”是想致他於死地啊。


那麼,當年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的恩怨糾葛是怎麼回事呢?

2005年郭德綱小有名氣之後,北京電視臺邀請郭德綱主持《星夜故事秀》,這個節目因為郭德綱的加入收視率一路飆升,郭德綱的名氣也因為這檔節目有所提升,可以說那時的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關係相處的很融洽,後來郭德綱不再主持《星夜故事秀》,讓何雲偉和李菁主持《星夜故事秀》,郭德綱轉而主持天津衛視的《今夜有戲》。

真正的矛盾是因為2010年北京電視臺的記者硬闖郭德綱別墅拍攝,郭德綱的徒弟李鶴彪為了阻止記者硬闖打了記者,自此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結下了樑子。


隨後北京電視臺解除了和郭德綱所有的合作,企圖封殺郭德綱,德雲社也因為此事一度面臨“土崩瓦解”,也是在此次事件發生不久之後,何雲偉和李菁宣佈退出德雲社,此二人依然和北京電視臺親密如初。

2013年,北京電視臺臺長王曉東因病去世,郭德綱在微薄寫了一首打油詩,這激怒了北京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呼籲全國電視臺封殺郭德綱,一時間硝煙瀰漫。

可以說,當年和北京電視臺結了樑子的德雲社確實面臨很大的危機,然而郭德綱也是一個有“能耐”的人,不僅一手捧紅了岳雲鵬,更是把德雲社管理的井然有序,說到底,只要郭德綱說的相聲會有很多人喜歡聽,德雲社就不會覆滅。


所以,哪有什麼人幫助郭德綱,自古天助自助者,郭德綱懂得努力,所以德雲社才會在逆境中化險為夷。


草根說電影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郭德綱與北京電視臺的矛盾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當年,郭德綱一夜爆紅,小劇場人滿為患,更是創下了三天連續接受140家媒體採訪的記錄,可以說是炙手可熱。隨著郭德綱的爆紅,媒體可是樂開了花,有了這樣的人物,就不愁賣不出去報紙咯。接著就是郭德綱與北京電視臺的一段蜜月期,那時候郭德綱與春妮主持的《星夜故事秀》,可以說是紅的一發不可收拾,蟬聯收視冠軍。郭德綱不僅收穫了很多的掌聲,也為北京電視臺贏來了大量的關注,還捧紅了何偉、李菁。後來合作土崩瓦解,還是因為郭德綱爆料北京電視臺說大話、使小錢兒,可以說是利益上的紛爭,也可以說是產生了不信任。於是就是《每日文娛播報》的記者私闖郭德綱違建的別墅,李鶴彪大打出手,這也讓他們之間的恩怨再次升級。郭德綱遭到了北京電視臺全面的封殺,郭德綱更是非常袒護自己的徒弟,以民族英雄打雞者為中心思想展開了口水戰,甚至還在相聲中說沒有北京電視臺德雲社還是德雲社,無非再回到小劇場說相聲,但是北京電視臺有本事也別用德雲社的人,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於是就有了何偉、李菁宣佈退出德雲社的那出“臨危變節”啦!

當年的德雲社,雖然說和北京電視臺鬧得不可開交,但是大家都很喜歡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誰幫助了郭德綱,我覺得倒不如說是郭德綱自己救了自己,因為自己確實有才華,北京電視臺後來力捧苗阜王聲上了春晚,《滿腹經綸》這個作品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但是時間一長,和郭德綱的水平真的是高下立判。德雲社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長河中,20年彈指一揮間,但是對於民間相聲團體來說著實不易。郭德綱為觀眾帶來了太多的歡樂,北京電視臺即便再擠兌,也是在給觀眾添堵,肯定是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的。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北京臺封殺郭德綱之後,老郭不但沒有消聲滅跡,反而到現在如日中天,他之所以這麼火,完全倚仗億萬綱絲的支持!沒有億萬綱絲的支持,他哪來的底氣與封殺他的電視臺叫板?沒有億萬綱絲的支持,哪有那麼多的衛視在老郭被一家衛視封殺之後又上趕著跟他合作?沒有億萬綱絲的支持,哪有那麼多演出商請老郭商演?



其實北京衛視封殺郭德綱,也是間接幫郭德綱做了廣告。北京衛視仗著自己深厚的背景,不但自己封殺郭德綱,還聯手400多家電視臺強烈譴責郭德綱,甚至連央央電視臺都不點名的批評了老郭。一時間郭德綱“臭名遠揚”,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郭德綱之前的粉絲並沒有因為北京衛視的封殺而遠離他,反倒之前不瞭解郭德綱的人,開始接觸他的相聲。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郭德綱的相聲,老郭的粉絲進一步擴大。


郭德綱曾經有一句名言,他的成功全仰仗同行的襯托。軒主覺得說的非常正確。郭德綱能有今日的如日中天,還真要感謝以姜昆老師為首的主流相聲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姜昆老師在不同場合,沒少給郭德綱做廣告!政協會議提案取消灰色小劇場;接受記者採訪,質疑郭德綱的相聲觀眾;藝術人生吐槽郭德綱的相聲是盒飯……有時候軒主也和朋友們一樣,讓姜昆老師弄得一頭霧水,這是不是變相捧郭德綱呢?

軒主說句心裡話,郭德綱的粉絲不太在意他的人品,只是喜歡聽他的相聲而已,當然如果郭德綱當漢奸除外。而封殺郭德綱、打壓郭德綱的人,往往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頤指氣使的譴責郭德綱的人品。其實他們弄岔劈了,郭德綱與北京衛視鬧矛盾、郭德綱與姜昆鬧矛盾,你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和我們這些聽相聲的何干?


靖逸軒主


郭德綱和北京臺有矛盾,是郭德綱及德雲社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藝人和電視臺有矛盾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德雲社剛剛起步的階段,對郭德綱還是打擊不小,因為在資源佔優勢的北京臺當時封殺了郭德綱。然而,相對於全國各級媒體和網絡世界,北京臺覆蓋面還是小多了,北京臺的封殺沒能阻斷德雲社的快速發展。

郭德綱及德雲社的持續火熱,實事求是的講,主要是郭德綱的相聲功底深厚,郭德綱為人耿直、善惡分明、嫉惡如仇的性格等,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郭德綱從名不見經傳到現在的大火,他的恩師侯耀文功不可沒;一起從零開始建社的張文順李菁功不可沒;還有明裡暗裡幫助德雲社的老藝術家楊少華、師勝傑、石富寬等等功不可沒;還有陪練們(不說誰了)功不可沒。

于謙這個好搭檔,王慧這個賢內助,岳雲鵬張鶴倫等得力徒弟的幫襯,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了以上種種原因,德雲社才把中國傳統相聲重新炒熱,火遍全國,走向世界。


平民小事


郭德綱的火不火跟與北京臺有沒有矛盾這兩件事情沒有必要的關係。

北京臺和郭德綱之間屬於私人矛盾,北京臺當年捧郭德綱,覺得郭德綱的成績是因為有了北京臺才成就了他的,進而店大欺客,產生矛盾就要封殺別人。

郭德綱如今不去北京臺,仍然吃的開,或者說反而獲得了更大的舞臺,北京臺當初的判斷失誤,他們的封殺並不能斷了郭德綱的後路。

其它電視臺和北京臺是競爭關係,並不是說北京臺不用的藝人其它臺就不能用。

把眼光從郭德綱身上拿開,放眼整個電視行業,這種衛視與衛視之間的競爭是普遍存在的,有些藝人就只上某些衛視的綜藝節目,有時候某個人甚至成了某個衛視的代表。

就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的競爭來看,當初有一個新聞,是鄭愷參加大本營鏡頭被剪,原因就只是因為鄭愷是浙江衛視跑男的常駐嘉賓。

正所謂: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衛視之間的競爭本來是平常的事情,只是因為郭德綱是相聲界的,而在相聲界沒有出現過幾家衛視搶一個藝人的時候。

你拿這個說事,是想說明點什麼嗎?


閒白社


老郭在相聲方面不為人所熟知之前,做過各種行當,一來維持生活,二投入到相聲事業中。所以說,郭老師才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人。與電視臺交惡好像是因為徒弟打人事件,當時狗仔隊太過分,郭老也沒嘴下留情,才導致被北京臺封殺。這十幾年裡德雲社的劇場演出沒有停過,群眾基礎很牢固,後來郭老師也說過,是網絡和自媒體的興起才讓相聲又被人們所關注,而不是主流的默默付出,不說沒有成績,只是我們沒有看到吧。

郭老師也說過藝人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雖然初中就輟學,但是7歲學評書,9歲學相聲,(各位可以去看看坑王駕到,評書裡要會的東西比相聲要多很多,正真的學識淵博,而不是像上學似的,級別越高,懂得知識越單一),之後又一直走在相聲的不歸路上,各種歷史,文化知識一點不比當代大學生差,單論學識方面。所以不像一些戲子一樣,紅靠緋聞,一段時間就銷聲匿跡,當然這也跟經紀公司有關,不說太複雜。郭老師能一直紅著是因為有文化壓低,還有自己之前的坎坷人生閱歷。當然還有一個志同道合單純愛相聲的謙哥陪伴。還有結髮妻子王慧在背後的默默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