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太原都市圈有前途嗎?

二鵬510


有沒有前途這個確實不好判斷。我只說我個人的看法。太原其實是一個尷尬的省會城市。往北走大同就醫購房等是去北京。晉南所謂的運城有什麼去西安。晉東南晉城有什麼下河南。其實往太原來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原平忻州,呂梁,晉中,長治等。綜上所述,人口紅利沒有,人才引進也達不到。那麼再分析當地產業,我01年來到太原在太原目前生活18年,唯一給我帶來覺得太原變化的是13年開始太原大規模城市建設這是唯一的變化。其他沒有。旅遊產業,太原沒有當然有些人可以說有晉祠等。但那叫景點不叫產業。我的理解應該是一個有希望的省會城市應該是人才引進,人口眾多,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重工業企業,當然有人又會說太鋼全球全國文明,可太鋼上班的人居住條件是什麼。那附近是什麼。有人,有人才,有支柱產業,有名片,有存在感,這才是一個城市有沒有希望的重要衡量標準。目前一說山西的省會城市好多人都不知道。


想神馬就有神馬


太原都市圈發展空間還是挺大的,畢竟太原城市群是國家重點建設的14個城市群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會差。但太原都市圈的天花板太過明顯。

從規劃來看,太原、晉中、呂梁、陽泉、忻州的24個市縣納入太原城市群和經濟圈中。這24個市縣包括:太原市10個縣(市、區);晉中市榆次區、太谷縣、祁縣、平遙縣、介休市;呂梁市交城縣、文水縣、汾陽市、孝義市、嵐縣;忻州市靜樂縣。

但總體上看是以太原和晉中為主體,這兩個地區2018年常住人口不到800萬,全範圍加起來也不過1300萬。

以太原盆地的環境來看,很難承受過多的人口,人口這會是制約太原都市圈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

另外一個不利因素在於整個山西省緩慢的產業結構轉型,以省會太原來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方面,還主要是以煤炭、鋼鐵等為主,可以說太原在產業方面的升級轉型速度也會是決定太原都市圈發展的很重要的因素。


駑馬小卒


有啊,前途無量啊!二青會一開,知名度打響全國,外資企業,國內各大名企肯定紛紛來投資,全國各地人才湧向太原,流動人口增多,拉動了太原經濟,太原房子肯定被搶購一空,房價上三萬也壓不住,另外地鐵最少開個七八條線,過個十來年肯定比肩北上廣,到時候申辦個亞運會,奧運會的應該不成問題!


流年光圈


是沒有較大前途和發展的。

太原的優點是缺點都十分的明顯。

優點,山西省省會,吸引了省內的人才,資源,資金等向太原流動。產量高,質量高,種類全的各類礦產資源,以資源加工為核心的強勢工業,211高校,三甲醫院等各類優質資源。

缺點,太原盆地的封閉性,太原市只有向南發展一條出路,太榆同城化推進實在太慢,以煤炭為之主的工業結構單一,抵禦風險或是波動的能力較差,霧霾嚴重,競爭力地下,周圍強勢的國家中心城市如北京,鄭州,西安等的虹吸效應太強,留不住高端頂尖人才,止不住人才外流的整體趨勢。交通不便,另大部分地級市到達外省的的省會都比到達太原要快。


一笑堂前


龍城太原要想成為一線城市,唯有開拓性思維,突破性舉措,斷腕性決心才可實現。所謂龍城,斷然離不開左太行、右呂梁這兩條巨龍的擁衛,而現階段呂梁山和太行山地區落後的發展狀況,根本起不到輔佐龍城肩負一帶一路”東承西接”的國家發展戰略重任。因此,龍城的發展空間即所謂太原經濟圈,不應僵化地用圓規在地圖上以太原為原點劃圈圈,而應該有整體戰略思維,勇敢而主動地肩負起帶路建設的重任,把太原經濟圈建設成東含陽泉市,西括呂梁市的帶狀經濟圈,北輔以大同市,南佐以臨汾、長治市,儘可能拓展一帶一路在山西境內的寬度和廣度,大幅調整區劃,形成全省一條心,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唯有此太原才有希望,古老的三晉大地才能龍騰虎躍,再鑄輝煌。


春星72964979


不必過分看衰太原的經濟發展前景,太原乃至整個山西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決定了他的發展方向,就目前來說跟沿海開放地區大力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和第三產業比,太原先天具有短板,所以經濟發展年年墊底,但是這也不能抹殺他所具有的先天資源優勢-煤炭和鋼鐵資源,第一產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煤和鋼鐵的社會是不可長久的,更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所在。尤其是在戰爭年代!太原就如同你家裡的宅基地,任你在外如何打拼,飛黃騰達,抑或是一敗塗地,他永遠飽含著那份家底兒。希望國家能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考慮太原,乃至山西的發展!


沖天虎99


太原晉中不合並,說什麼都是扯淡!山西曆來辦事效率太低已成共識,太榆同城化至今進度緩慢,太晉合併也許是下個千年的事了!


薛維雄


前途肯定是有的!國家放開鬆綁山西,不在作為能源輸血地,這就是最大的戰略機會!綜改區,農谷,太榆同城,太焦線這都是他的未來!另外,周圍地市融入中原都市群,京津冀群的是好事,山西整體發展了,太原城市群只會越來越好!


海之幽靈842


太原有前途,但有限!如追求更高一籌的想法還是出國或國內北上廣深發展。


往事如風9


建設宜居城市,留住人才,建設高鐵縮短城市距離,合理擴大經濟圈範圍!大國企裡混工資的也要出來搞建設!經濟發展就是要動起來!而不是捧著半碗飯的鐵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