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好些,都要給老師送禮,你認為這樣做有必要嗎?

市井白話


“現在很多人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好,都要給老師送禮”,這句話裡至少有兩處問題:

1,很多人給老師送禮。這一點是從哪裡得出來的結論?

如果是題主本人確實向老師送過禮,也僅僅代表個人行為。從哪裡判斷出有很多人送禮呢?是以己度人嗎?自己做了,然後就猜測別人也做了。

不排除的確有家長喜歡這一套,通過給老師送禮拉近關係,為孩子謀取更多的照顧。也的確會有這樣的老師,罔顧師德師風,貪圖蠅頭小利,無視教育中的公平。但可以放膽說,這種人這種事都是少之又少!絕不是題主說的很多人。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作為家長,孩子從幼兒園到讀大學,我從未給老師送過一次禮。作為教齡20多年的老師且當過幾任班主任的我,也從未有家長來給我送過禮。

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14年農村中學任教經歷,又10多年縣城學校任教經歷,在校一直是教學骨幹,班主任工作也是屢獲殊榮,先進集體、優秀班主任,並且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和親近,他們一直稱我為「xx(我的姓名)老師」。就是這樣,也沒有家長給我送過禮啊,難道我是一個假老師?又或者我是一個很差的老師,家長們不屑於給我送禮?


2,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好而送禮。

不否認,老師會對一部分孩子更好,有點偏愛,但這符合心理學上的人際期待。就像家裡如果孩子多,家長也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總會特別喜歡某個孩子。但是,老師喜歡某些孩子,不是因為拿了家長的東西而偏心,而是因為這些孩子值得老師喜歡。

他們要麼是品行優秀,要麼是成績出眾,要麼是踏實勤奮,要麼是活潑可愛,總之,必然是因為某些為老師欣賞的特質。倘若一個孩子是萬人嫌,調皮搗蛋、欺凌弱小、屢教不改,成績一蹋糊塗還懶惰蠢笨,家長就算奉上厚禮,老師也是敬謝不敏的。

我從來不為孩子的事給老師送禮,孩子不一樣得到老師的器重和青睞?他靠自己的勤奮、品行、成績和才藝,做合格的學生,為班級爭光,為老師長臉,老師又怎麼會不喜歡他呢?


綜上所述,家長靠送禮來贏得老師對孩子的偏私終不可靠,這一套暗地裡見不得光的玩意兒對孩子也是有害無益。與其花這個心思,不如好好培養孩子,孩子自身優秀才是硬道理,競爭日趨激烈,家長總不能一輩子替他包辦鋪路吧?

你有高見,歡迎分享。


劍客談教育


前幾天還與朋友談論到給老師送禮這事。

朋友的孩子讀五年級,學習不是很好,也不會很差。孩子個子在班上算是高的。朋友夫妻倆在外上班,孩子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的。

朋友說到,前一陣子,孩子打電話來了,說班主任把孩子的座位調到後排去了。朋友就問孩子是什麼原因。孩子自己說是班主任針對他,孩子的奶奶就說是沒有給老師送禮。

朋友也說到,前一陣子班主任聯繫朋友了。說朋友的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下降了,而且字寫的很潦草。朋友自己也知道孩子經常偷懶,寫字確實寫得差。於是,朋友就試著問孩子了,是不是因為成績下降了,字還寫的不好,上課經常走神,老師就把他調到後排去了。孩子還是認定是老師針對他,因為他奶奶說了,說朋友沒有送禮給老師。孩子和奶奶因為座位的事情都責怪朋友,怪朋友沒有送禮給老師。朋友就這件事詢問了我。

我也沒說什麼,就強調了兩點。

1、孩子的成績下降了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這個想法很可怕。明確一點的是,孩子成績確實下降了,上課表現確實不好,字確實寫的很差。而這個事實,孩子認識不到。

2、送禮是個無底洞。今天這個家長送了,老師把孩子座位調前了,明天另一個家長也送禮,又把另一孩子座位調前了。到後來所有家長都送禮了,哪個學生坐後面?所以,一開始家長們就不要送。送禮這事,家長也是有責任的。如果大家都不送禮,老師還能不上課,不給學生安排座位不成?這不就是有家長送,一而二,二而三,到後來就變成了比較誰的禮重誰的禮輕了。比到後面,還不是有成績好的學生,有厭學的學生。

所以,學生的學習優秀與否有關係嗎?短時間可能有點關係,長遠來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等到孩子厭學了,逃學了,家長就算送再大的禮物都沒有用了。

總之,作為一名老師,奉勸各位家長,千萬不要通過送禮來解決孩子教育問題和學習問題。不要讓送禮毀了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時候給了孩子錯誤的思想觀念。

家長們還要知道,送禮肯定有的老師會收,但家長們相信靠收禮來教育孩子的老師是對孩子有幫助的老師嗎?家長們既然不相信,為何還要送呢?好好去思考一下。


化學姐話教育


沒必要,我兩個孩子從來沒有送過禮。他們上幼兒園時我就教孩子們要尊守紀律,上課也專心,熱心幫助同學老師。孩子也算聽見,也是這樣做的,老師不可能對一個自覺的孩子不好。

我又不要老師對我兩孩子特殊照顧,生活和學習特殊照顧了不一定對小孩好,他們更需要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不排除老師有收到禮物的情況,也不排除老師確實收禮了便對孩子好。可是很多家長送禮只送主課老師,副課老師在堆積如山的禮物面前總是顯得暗淡無色。難道孩子不體育鍛煉了嗎?難道孩子的身體還不如一張費盡心思的答卷。


再說吧,每個人都送,老師肯定對每個人都好。怎麼有多餘的時間對你家孩子一個人好。我相信老師一定不會對沒送禮紀律不錯的孩子不好,一定不會的。


思思陽陽媽


這可能是一些人的臆想猜測和道聽途說吧。

林子大了,啥鳥兒都有,教育隊伍也沒有那麼純潔,也不能排除有極個別師德缺失的老師可能會有這樣的行為。

但我可以確定的說,99%的老師都有最起碼的職業操守,任何情況下都會盡到一個做老師的責任和義務。任何情況下,也都會公平公正,用心用情的對待每一位同學。

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引誘下,滋生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再加之,中國又是一個人情大國,很多人不相信規則,只相信關係。相信,只要關係到,禮品到,就沒有辦不了的事。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不管遇到什麼的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人,找關係,託人送禮。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下,很多家長就會臆想猜測,是不是要給老師送禮?給老師送禮後老師可能就會對自己家的孩子好一些,多照顧一些,特殊關照一些。

這部分家長真的是想多了。

你動這樣的心思,花費這樣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還不如把這些用到您自己的家庭教育上。作為家長,最應該做的不是絞盡腦汁看如何給老師送禮,而是想辦法盡職盡責,盡最大努力的去做好您的家庭教育。

只要您自己能把家庭教育這一塊切實做好,並能夠積極的配合老師做好學校教育。這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


教育探微


完全沒有必要,給老師送禮,只會害孩子子。當然,私人教練性質的老師除外,這個不在本問題的討論範圍之內。

如果老師是嚴肅認真的,不送禮,他還是會好好教學生的。

如果老師是個不負責任的,你給他送禮,他只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坑孩子。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我是教高中的。我們姑且稱這個孩子叫小凱吧。

小凱的爸媽屬於特別會來事的生意人。

剛上小學的時候,班主任說了孩子很多缺點,小凱媽媽認為老師是故意找茬呢。就趕緊給老師送了禮物,那個老師也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收了東西就得小凱各種寵溺,各種表揚,小凱媽媽心理很高興,送禮不斷,小凱也被誇的越來越理想。

因為有小學的經驗,小凱媽媽到了初中,繼續他的送禮之道。小卡還是各種各樣的好。雖然最後中考分數只夠上普通高中,小凱媽媽仍然相信老師的話,孩子只是偶爾,沒有發揮好。

到了高中,我很有尊嚴地說,我們雖然是普通中學,但是我們的教學管理非常嚴格,我們老師非常認真負責。面對小凱的各種問題,我們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和家長做溝通,和本人做溝通。小凱媽媽,突然發現這個學校實在不適合孩子,這個學校很壞,她認為老師光找他兒子的麻煩。

小凱的思路也基本和她媽媽一致 ,聽不得半點批評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把學校對她做的各種工作都認為是找茬,整人。

他們母子二人把精力全都用在搞人事關係上,我們老師也覺得非常的累,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和孩子的學習成長。

最後這個孩子終於,被他神通廣大,媽媽轉了學。據說在後來的高考中也並不理想。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他要學會面對人生,學會面對錯誤,學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成長的煩惱。她要學會聽不同的意見,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當家長把禮物送給不負責任的老師,就等於把孩子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問道用戶827893487858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話,解釋出教與學的真諦。所以給老師送禮物沒有必要。

題主所說的,給老師送禮,老師對學生好。所謂的“好”就是格外關注一下孩子對吧?老師正常教學面對那麼多學生,就是能格外照顧能照顧多少呢?何況學生又能領悟多少呢?極其有限。

如果給老師送禮被孩子知道,孩子會怎麼想?一般孩子會反對家長這種做法,同時會對老師有想法,對於老師的格外照顧會虛心接受嗎?是不是事與願違呢?

其實老師喜歡的學生是愛學習的學生,而不是家長送禮的學生。而學生學習主要在於學生自己,老師次之。所以給老師送禮沒有必要。

我是老師,這是我的真實想法。






幸福的園丁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沒有必要。

我孩子自上學以來,到現在上高三一直都得到老師的重視。不過從來沒有給老師送禮。應該算是非常幸運,我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都是特別優秀的老師。同時也說明了現在絕大部分老師都是非常有職業道德,個人素養非常感的好老師。

再說,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重視,家長平時在尊重各位老師的前提下,積極配合和支持學校班級各項工作即可。

另外還有一點,即從小開始讓自己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尊重老師,積極樂觀,健康成長。認真學習並完成老師交給的各種作業和有關事情。

家長和孩子凡事都能禮貌待人、和諧相處,遇到事情積極和老師溝通。老師自然也會更願意重視這樣的孩子。

我個人覺得對於那些總是需要靠家長送禮才能重視和鼓勵孩子的老師,其實也不知道老師到底是怎樣關心孩子的?家長也需要並不斷投其所好嗎?假如孩子知道家長給老師送禮了也有些不好。難免心裡會有一絲優越感:父母給老師送禮了,覺得自己可以多些“優惠政策”影響了學習和生活,這樣反而不是很好。

因此我覺沒有必要給老師送禮。盡職盡責的好老師自然會關心班級所有孩子。也呼籲大家從我做起,發自內心的真正做到尊師重教,還學校一片淨土。





NMBSHN


如果,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加的關注,送禮完全是錯誤的做法。對於一名合格的老師來說,他們既不會接受家長送的禮物,同時他們也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話說又回來,老師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心裡總有幾位比較喜歡的學生。但是,評判老師喜歡學生的標準型不僅僅是學習成績,而是多方面的。所以與其給老師送禮還不如培養孩子這幾個方面的優點。下面我說一說我的建議。

一、培養孩子的尊師重道和良好的行為作風

在學校,如果孩子調皮搗蛋,自己不愛學習還要去騷擾其他的同學,雖然也引起了老師的注意力。但是反而會讓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次數多了,老師本來一天工作量大,肯定就會厭煩。

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尊師重道和優良的行為作風,不僅能夠給孩子帶來諸多的好處,同時也會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這樣自然而然就會引起老師的關注。

二、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態度

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老師雖然喜歡那些讀書成績好的,但同時也喜歡那些有上進心的學生,也會給那些學生很多的鼓勵和關注。

我初中的時候,就是憑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成功的引起了老師的關注,同時自己的成績也上去了。很多時候,老師其實也知道,一個學生黨學習成績好與壞由很多方面決定的,他們不會對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產生偏見,但一定會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好,還不去努力學生,就會產生不好的印象。

總結

與其想通過給老師送禮來引起老師對孩子的關注,還不如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想讓自己的孩子引起老師的關注,就好好去培養孩子吧!

結束語: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和轉發。我是落筆解憂愁,關注我,與大家一起看教育!

落筆解憂愁


現在總有一些不懷好意,肆意摸黑老師的人,故意編造一些莫須有的問答獲取他人回答賺取閱讀量。強烈呼籲頭條編輯:注意甄別惡意提問,杜絕摸黑人民教師。


秦巴樵夫ckc


家長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好一些,送禮請吃飯確實很普遍,作為老師,老梁可以肯定的說,這樣做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會關注每個學生,而且真的不會說家長請吃了頓飯,送了點東西,就非常明顯地去關注一個孩子。


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校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或特殊的照顧,但除非孩子有一些特殊的問題,老師基本上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送禮而有所改變的。

老梁在四川工作時,當班主任期間,經常有學生家長帶一些自己家種的水果和山區的野味丟在學校門衛室,晚上給老梁打電話去拿。這種情況,老梁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非常為難。還有家長每週四、週五就開始約老梁和所有科任老師,週五、週六晚上去吃飯,老梁拒絕多次後,甚至有人拖校長、副校長喊老梁和所有科任老師去赴宴。

這些送禮、請吃飯的行為老梁都能理解,家長也並不像網絡上說的那樣都在給老師挖坑,關注孩子教育問題的家長,總是想方設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校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特殊的照顧。於是他們用一些很“社會”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是讓老師“欠人情”。


家長其實沒必要送禮或者請吃飯,有事和老師多溝通,才是老師最希望的。

老梁曾多次在家長會提到過送禮和請吃飯的問題,學校不等同於社會,老師必須對所教班級全體同學負責,一定要一視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不然的話,老師會在學生中失去自己的威信,受特殊照顧的那個孩子也可能會被整個班集體針對。很多老師其實東西收了,飯吃了,回去以後該怎樣還是怎樣,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唯一能得到的信息是,這個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

多數教師其實都很煩有家長送東西或者請吃飯,老梁也是。但事無絕對,班裡曾經有一個抑鬱到割手腕自殺的孩子,在老梁和科任老師的不懈努力下,他很平穩地度過了高中,並在大學抑鬱症自愈了,家長請吃飯,這頓飯老梁帶著老師們吃的心安理得。

所以,有時候,該特殊照顧的孩子,即使家長不說一句話,老師都會特殊照顧,沒有什麼毛病的孩子,即使家長再怎麼使勁,老師頂多就是多看兩眼,不會去打擾他們的正常學習的。家長最應該做的是隨時關注孩子的情況,當孩子心理有問題,情緒有問題時,多給老師打個電話,當孩子成績沒考好而沒有得到關注時,多給老師發個短信,老師可能馬上就會糾正自己的一些疏忽,將孩子從不良情緒中揪出來。因為,育人是老師在工作崗位上本就應該做的事情。


教育應該更多一些相互信任和包容,少一些金錢銅臭和社會習氣。

才開始工作前幾年,作為班主任和六個班的科任老師,忙碌了一週,本想著週末能夠好好休息一下,卻被所教班班主任或者校領導拉去應酬吃飯,喝的昏天暗地,這種事情,發生在哪個老師身上,他都不會太舒服,老梁也是如此。

這幾年風清氣正,應酬一律拒絕,身體也好了,陪家人的時間也多了,家長也逐漸歸於理性了。一應大小事情,常和老師坦誠溝通,學校一應大小決定,都能夠從大局上得到支持,教育教學工作也達到了一個高速運轉的階段。

其實,家長不送禮、不請吃飯是每個老師的心願,帶著一份虔誠和淳樸投身到工作,領一份工資,幹一份事業,無愧於心才能最安心。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不能被金錢銅臭和社會習氣所沾染。家長交錢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就應該盡心去教;家長有什麼合理訴求提出來,老師就應該盡力去做,如此而已。


總之,家長送禮這事兒,老梁覺得挺煩的。不支持,也不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