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

——費孝通


文 / 吳曉波


1939年,29歲的費孝通出版了英文版的《江村經濟》(Peasant Life in China)一書,日後它被奉為中國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費孝通還是世界上第一個指出鄉村也能發展工業經濟的經濟學家。


其實沒有“江村”這麼一個村莊,它的原型是開弦弓村,位於距離上海一百公里的江蘇省吳江縣。


這本書的誘因是一個讓人心碎的青春悲劇。


就在該書出版4年前的1935年秋天,清華大學社會系學生費孝通與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廣西大瑤山做瑤寨實地調查,在翻山越嶺中,費孝通誤入瑤族獵戶為捕捉野獸而設的陷阱,王同惠為了救他獨身離去尋援,不慎墜淵身亡。


第二年開春,為了療傷和平撫喪妻之痛,費孝通來到他姐姐費達生居住的開弦弓村。在這裡,他拄著雙柺,帶著一顆破碎的年輕的心,開始了一次細緻的田野調查,《江村經濟》就是結出來的果實。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蘇南的吳縣一帶自明清以來就是江南蠶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晚清,歐洲的機織技術引進中國後,這裡的紡織工業就開始萌芽,費孝通無意中找到了觀察中國鄉村工業的最佳試驗點。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當時流行的經濟觀點認為,工業的發展必須集中於城市,鄉村最多是原料和勞工的來源地,費孝通則不這樣認為,他說:


若都市靠了它的技術的方便,代替農村來經營絲業,使本來可以維持生活的農民成了饑民,成了負債的人,結果是農民守不住耕地,都向都市集中。


在農村方面,是經濟的破產,在都市方面是勞動後備隊伍的陡增,影響到都市勞動者的生機……


所以,我們想達到的就是把絲業留在農村,使它成為繁榮農村的一種副業。在農村設廠,規模就要受到人口的限制,所以我們尋求最小規模、最大效率的工廠單位。


費孝通的這種觀察超出了同時代的所有人,不獨在中國,即便在全球學界也是獨步一時,它完全不同於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大工業設想,而是一種來自中國的經濟思想靈光。

事實上,開始於1978年的中國經濟大改革,由鄉鎮企業為“預料之外”的突破口,正是從這裡發芽的。


開弦弓村在1929年1月,就購進了先進的繅絲機,辦起了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絲廠,它被認為是現代企業史上第一個農民自己辦的絲廠。村裡還成立了民間銀行性質的信用合作社,費孝通的姐姐、畢業於東京高等蠶繭學校制絲科的費達生正是這一事業的重要倡導者。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開弦弓村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繅絲車間


這些新事物的出現讓費孝通好奇不已。他把開弦弓村當成是中國工業變遷過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主要變化是工廠代替了家庭手工業系統,並從而產生社會問題。


而他最終得出的調查結論是這樣的:


由於家庭工業的衰落,農民只能在改進產品或放棄手工業這兩者之間進行選擇,改進產品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再組織的問題……


因此,僅僅實行土地改革、減收地租、平均地權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最終解決的辦法,不在於緊縮農民的開支,而應該增加農民的收入。因此,讓我再重申一遍,恢復農村企業是根本措施。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1938年春,費孝通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這就是第二年出版的《江村經濟》,這本書一直到1986年才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它被看成是人類學中國學派的代表作,是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從“異域”轉向“本土”,從“原始文化”轉向“經濟生活”的嶄新嘗試。


不過,它的經濟學意義從未被發現。因為在20世紀的40年代到70年代,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嘗試在農村培植自己的工業基礎,這是反大工業的,是可笑的。


費孝通一直以來被看成是一個社會學家,他當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和中國社會學會會長,而他的觀點在經濟學界受到關注是從批判開始的。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1957年,他重返二十多年未歸的開弦弓村做調研,在那裡他又從田野裡拾回了三十年前長出來的那個疑惑:“農民為什麼還是那麼窮?”他在《重返江村》一文中大膽地設問說:“現在土地制度變了,每個農戶都擁有了土地,怎麼還是缺糧食呢?他走村串戶,盤賬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問題出在副業上。”


我提出這個主張和當前的趨勢是不合的。至少過去幾年裡,似乎有農業社只搞農業,所以加工性質的生產活動,都要交到其他系統的部門,集中到城鎮去做。甚至像礱糠加工這樣的事都不準在農業社裡進行。


在開弦弓村我就看到有個礱穀機,可以把礱糠加工成為養豬的飼料。但是鎮上的礱谷廠不准他們這樣做,寧可讓村裡大批礱糠當燃料燒掉。


以蠶繭說,烘繭過程也要劃歸商業部門去做,結果實在不很妙。但是看來國家遭受損失事小,逾越清規卻事大。


費孝通重申了他在年輕時得出的那個結論:“在我們國內有許多輕工業,並不一定要集中到少數都市中去,才能提高技術的。以絲綢而論,我請教過不少專家,他們都承認,一定規模的小工廠,可以製出品質很高的生絲,在經濟上打算,把加工業放到原料生產地,有著很多便宜。”


他更大膽地用數據說明鄉村工業的倒退,“總的看來,副業方面現有的水平是沒有二十一年前高了。作一個大約的估計,1936年,副業佔農副業總收入的40%多,而1956年,卻不到20%”。


這樣的觀點理所當然地受到了猛烈的批判,費孝通被指責“在副業上大做攻擊共產黨的文章”“反對社會主義工業化”。在隨後開展的“反右”運動中,他被劃為著名的大右派,在其後的二十年,悽慘度日,自稱“連一張書桌都沒有”。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1978年,費孝通始得平反。誰也沒有料到的是,他在1935年所期望的“農村企業”竟成了日後中國經濟改革的突破口。


1981年,費孝通第三次訪問開弦弓村,他看到家庭工業開始復甦,家庭副業的收入佔到了個人平均總收入的一半,而在吳江縣一帶,鄉鎮工業遍地開花,甚至跟城裡的大工廠爭原料、爭能源和爭市場。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費孝通第三次到訪開弦弓村


1983年底,費孝通寫出《小城鎮再探索》一文,認為農民充分利用原有的農村生活設施,進鎮從事工商業活動,在當前不失為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正是在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蘇南模式”。


從西方工業革命發展的歷史經驗上看去,蘇南的鄉鎮工業是不倫不類,難以理解的東西,而從中國農村的家庭經濟結構上看去,鄉鎮工業卻是順乎自然的事情……


與西方工業革命的歷史相對照,草根工業無疑是中國農民的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1986年,已經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費孝通在一篇新聞報道中看到,在浙江南部的溫州出現了一種有別於蘇南模式的民間工業,他當即以76歲的高齡親赴溫州考察,陪同者描述,“費孝通一行在鄉鎮政府的接待室裡聽介紹,四周窗子的玻璃是殘缺不全的,冷風絲絲吹進,他雖然穿著呢大衣,可清鼻涕仍不由自主地淌下來,雙腳也凍得難受,有點坐不住”。不過,在溫州看到的景象還是讓這個睿智的老人很興奮。


在當時國內,對溫州私人經濟的批判和討伐之聲不絕於耳,而開明的費孝通則認為,“用割的辦法是不能奏效的,割了還會長出來。”他撰寫的長篇調研報告《溫州行》予以傳播,後來又提出了“溫州模式”的概念。


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成為中國民營經濟最引人矚目的兩大成長模式,竟然都出自費孝通之觀察,斯人貢獻,以此為大。1990年之前,每逢宏觀調控,鄉鎮企業都會成為被整頓的對象,費孝通一直是最堅定和大聲的捍衛者。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費孝通長壽,逝於2005年,晚年名滿天下。他年輕時英俊清瘦,入中年後則胖碩開朗,寫得一手好律詩,做起學術文章來卻是婦孺能懂,舉重若輕。


我曾在1997年採訪過費老,面對後生小輩,他不厭其煩,耐心以對,反覆說的一句話正是,“農民和農村的問題解決了,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


日後,每當談論農村問題,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會自問自己:“費老會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吳曉波:中國農民怎麼生活,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走向


遙想1936年的那個開春,當青年費孝通拄著柺杖,好奇地走進開弦弓村的那一天起,他就是一個小心翼翼的改良主義者,在他看來:


社會是多麼靈巧的一個組織,哪裡經得起硬手硬腳的嘗試?如果一般人民的知識不足以維持一種新制度時,這種制度遲早會蛻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