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讓你記憶深刻或頗有感受的絕美唐詩嗎?

1王亞坤


記憶深刻的絕美唐詩有很多,現回顧幾首如下: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詩作者借用大量典故,採用比興手法和豐富的想象,表達了真摯濃厚而幽深的深思。詩中追記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的不幸遭遇,寄託了悲傷、憤懣的心情。全詩詞藻華麗,含蓄深沉,感人至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是慰勉友人勿在離別時而悲哀。全詩流暢自然,意境曠達。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遠隔千里的友人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劉禹錫-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上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此詩是劉禹錫答白居易的贈詩,詩中運用典故,涵義豐富。表現了詩人豁達的胸懷。頸聯是全詩感情的昇華,也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人因月而思,情真意切,樸實自然,情景交融。

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李白的送別詩,也是名篇之一。此詩對仗工整,境界開朗,委婉含蓄,自然流暢,深切感人。

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此詩氣勢雄渾,意境深遠。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瀰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也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真實寫照。


大山之林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看到你這個問題,我腦海中立刻浮現的就是唐代高駢的詩《山亭夏日》,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一幅鮮豔而清麗的山間夏日圖,遙隔千年,我們也能感受到詩人夏日午後那種愜意與悠閒。

詩句是這樣的: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譯成白話就是:

綠樹濃陰滿地,夏日悠長,

樓臺的倒影映入清澈的池塘。

微風吹起水面像水晶簾一樣抖動,

滿架的薔薇花讓一院都是花香。

讀詩,關健要發揮自己的想像,體會詩中的意境,理解詩人的感受和情感。

作者在炎炎夏日到山中避暑,午後睡起,看到濃綠的樹陰鋪滿地面,觸目生涼,詩人正因為悠閒,所以覺得夏日悠長。山亭的旁邊有一個清澈的池塘,映著遠遠近近樓臺的倒影,明淨清新的畫面讓人怡然舒爽。有了綠陰、有了清涼的池塘這還不夠,又有夏日的微風吹起,把水晶般的水面吹起道道漣漪。微風吹過水麵,自然又吹到詩人身上,讓詩人遍體清涼。隨風送來的還有陣陣花香,原來是院中的一架鮮豔的薔薇正在盛開。

詩中綠樹繁茂、濃陰匝地、亭臺掩映、池塘清澈、微風吹拂、滿架薔薇、一院花香,這些景物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夏日圖景,雖是夏日,只有清涼,沒有暑熱;只有愜意,沒有煩躁。

詩人沒有出現的詩中,但是我們彷彿看到了那座山亭和那位悠閒自在的詩人。

詩人眼中看到的,身體感觸到的,鼻中嗅到的,無一不美,無一不讓人感到舒適與美好。

我們似乎也跟隨詩人的文字,走進了山亭,享受著山中夏日的舒爽,讓人對山居生活無限嚮往。

總之,這是讓我記憶深刻、感受最深的一首風景詩,同時這首詩語言平實,富有音律美,每當我讀起這首詩,酷暑似乎也不是那麼難捱了。

細細體會,不知您是否有同感?


眉畫張敞


有什麼絕美讓你記憶深刻的最美唐詩嗎?

回答;

自信心增強一點,回答問題就多一點。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日,古代傳統黃曆記載是龍抬頭日。

唐詩中關於初春的詩句,我選擇的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詩一首;

《初春小雨》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猶如酥油一樣柔膩光滑。剛剛長起蔥綠茸茸的細草,遠看好似青青,而到進處一看確無。這種最美的景緻,只有在初春才能看到,誰都認為美不勝收的早春佳境,絕對勝過滿春時,京城裡如煙如霧的楊柳。

韓愈(公元786年至824年)

字退之,南陽人,中過進士。

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曾倡導過風格激盪,氣勢磅礴,雄健的古體詩,開創亦文亦詩之路,也就是散文句式詩歌的先河。

有詩為證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22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

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

有底忙時不肯來?

注:

白二十二,即白居易

輕陰,形容花漫漫蔽陰一片。

迷迷濛濛一片花海,傍晚爭相開放,映在樓臺上如同晴天白日。彎曲的江水倒映著滿是花樹,這樣好的美景,張籍你為何不來看?

詩中直敘說話的的形式,點明瞭我正在寫什麼?

記憶是否深刻?關鍵是詩人的名頭好大,所以只能選此來回答!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唐詩裡經典絕美的詩非常多,不過哪怕是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也沒能抵過我心中這首最絕美的唐詩。就是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崔護這個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世人皆知,就不用多說了。後人還戲稱為‘桃花緣’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的體驗可能人們或多或少都有,真正的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記得當時年紀小,青梅竹馬兩不知。等到錯過了才懂得其中真意。可惜早已物是人非。所以現在讀來分外能體會詩中感受,常常看到此詩就感慨不已。也許世人多不如意,還好寫下這絕美桃花詩的詩人擁有了幸福相守的結局,空留下我們後人感慨自己吧。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那必然是有“孤篇壓全唐”之稱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聞一多先生曾指出:劉希夷使愛情中平凡自然的思念, 在宮體詩中成稀世珍寶, 而張若虛使純潔愛情經宇宙意識的滲濾, 輻射出廣泛同情心,

“才是詩中的詩、頂峰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千百年來備受讀者青睞, 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它不僅以唯一的身份使這種宮體詩形式流芳百世, 而且摘取了宮體詩、哲理詩、山水詩精華為一體的桂冠。

它美在意境,美在音韻,美在詩情。而我最偏愛的卻獨獨是藏在那一彎春江潮水中的宇宙蒼穹。

從初唐開始, 詩人‘已從美的暫促性中’逐漸領悟到一種宇宙意識, 一種超時空的永恆觀念, 並把這種觀念, 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在詩中體現、表達出來。

“春花春月, 流水悠悠, 面對無窮宇宙, 深切感受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那如夢如幻的情思, 經警深邃的哲理連同春江月夜的美景, 一齊展現於讀者面前。

那是一個月白春深的夜晚, 江邊高樓上的妻子,望眼欲穿, 思緒綿綿。而客旅他鄉的丈夫同樣也在月下夢中,無限惆悵。

他們也許有過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總角時光,也許有過賭書消得潑茶香的無憂歲月。但此時此刻唯餘“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滋味在心頭。

人有情, 餘暉樹影情搖搖。不知何者是景, 何者是情, 此情此景綿綿無盡。以月升起, 以月落結,月亮劃了一條優美的弧線, 上面點點滴滴都是情。

詩人勾勒出的是一幅淡雅而迷濛的春江月夜圖, 有景、有情、有理, 三者交融無痕, 如行雲流水, 沁人肺腑。

雖然在寫春江, 實際上他的思緒已飛向了整個宇宙空間, 心靈所觀照到的是“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大景觀、大規律。

我們似乎感到詩人一顆悽清的心在這透明的空間跳動。他是那麼的孤獨, 那麼的惆悵, 他的眼睛望著空中的一輪孤月, 任思緒在江天一色、空靈澄澈的世界遨遊。

他的思緒逆歷史長河而上, 追溯先人遺蹟, 探尋人生和宇宙的交接點。在宇宙面前,人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又孤獨。

人生的無窮已和江月的永相似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呀。人生短暫, 而宇宙無窮。詩人把二者巧妙融為一體, 使二者達到了終極的統一。

江水看似無情, 但宇宙萬物和人生何嘗不是這樣?詩人把宇宙自然作為一種生命融入人的生命之中

, 物中有我, 我中有物, 物我無間, 物我兩忘。

他似乎站在宇宙之外和生命之外觀照今與古、萬物與生命。此刻, 我們感到《春江花月夜》娓娓道出的宇宙意識即對永恆的領悟, 原只是一種時代精神, 是一抹盛唐氣象,它的出現既難能可貴而又理所當然, 因為這是時代賦予詩人的使命。

(文字摘自本人微頭條,圖源網絡,侵刪致歉。)


木辛子的藏書館


《走在雲深不知處》

古人筆下下絕美的詩詞,總有那麼一處觸動人心的地方,且隨我們慢慢讀來。

時光再美,怎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清·納蘭性德《木蘭詞》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呀!

若只是初見,一切美好都不會遺失。很多時候,初見,驚豔。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沒有距離,便少了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時光的流逝,距離的遙遠,可以使人淡忘很多往事,但彼此間的愛意,卻永遠都不會磨滅。正是在不盡的思念中,人的感情才得到了淨化和昇華。

以驀然一眼為始,以相伴一生為終。

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先秦《擊鼓》

簡簡單單一句話,道盡了古今多少人的願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其實啊,人生在世,求什麼呢,若有一個人,願意與你生死相隨,這一生,也就夠了。

世間再多紛繁,也抵不過最愛的人的一個眼神一個擁抱。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親閱滄海,再沒有見過真正的波浪;履歷巫山,世上哪還有入眼的雲彩?輕輕揮去一路上迷離的風景,我的心只和你的音容緊緊相依。

見多了舞榭樓臺,燈紅酒綠,看慣了鶯歌燕舞,花徑逶迤。就算把俗世的春色盡收眼底,也比不上夢裡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韶華流逝,物是人非,風亦感傷,人亦彷徨。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過盡,才開始知道回頭;要等到流離失所,才開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會開始懷念。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往陰暗處尋找我們心中的她,卻總不見其影蹤,驀然回首,才發現她其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當真正的美好逝去的時候,回憶,又能挽留什麼呢?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李商隱《錦瑟》

一個“已”字,可怕至極。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懂得珍惜。

一思一念是情節,一步一遙是想念,一夜一盼是枉然,一煙一雨是十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宋·蘇軾《江城子》

哪怕是蘇軾那樣的豪邁男兒,對著亡妻的墳墓,也只剩感傷。

十年是一個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長,卻足以讓一個呱呱嬰兒變成一個懂事孩童,足以讓一個滿懷熱血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年。

提升自我的唯一法則是不斷學習,吸取能量。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永葆活力。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一次旅程。

生活要懂得豁達,不怕霜花凋落,不怕風雨疊加。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蘇軾《定風波》

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跌宕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林意詩語


1、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輞川別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李商隱

《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李白

《清平調 ·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4、白居易

《遺愛寺》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溫庭筠

《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 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 滿庭山杏花。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喵小淺


《宣州眺樓 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

棄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日多叫人煩憂。

遙望著千里長風吹送秋雁南來的倩影,正好可以開懷酣飲。你寫的文章有建安風骨,我好比謝朓,詩歌應清發雋秀。我倆都懷有豪情逸興,壯志凌雲,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抽刀去斷江水,江水流得更猛,想要舉杯消愁,卻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散著頭髮駕舟到江湖去漂流。

品讀千年古詩


劉楚雲817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是黃巢《題菊花》中的一句詩:假如有一天我變成青帝,我一定要讓你和桃花一樣開在春天裡。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好多年前,當我還在【墨城家族】文學群的時候,偶爾有一天,翻到了某大佬空間的一篇文章——《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本以為這是一篇普通之文章,看完之後大吃一驚。作者彷彿得了什麼重病,不久於人世,因此將他的病情、他的痛苦以及思念寫了出來。

在此之前,我只是聽過這首詩。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他對於【菊花】有著與眾不同的熱愛和執念。他寫的桃花詩有兩首,均是傳世名章,除了上文提到的《題菊花》,還有一首《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一首貌似更有名。兩首詩的語調格外相似,都懷著黃巢的雄心壯志,但《題菊花》這一首更多了一點溫情、憐愛。“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菊花在瑟瑟的寒風中盛開,黃巢並不是像普通人那樣讚歎菊花“不畏嚴寒”、“生命力頑強”類似的態度,而是“把菊花當成是自己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一個寶物那樣,自己要像春神青帝那樣守護著菊花,對菊花特殊關懷。


在當年,黃巢是農民起義的領袖,打打殺殺,也參與過屠城,對於“黎民之生死”毫無概念,更何況一草一木。然而唯獨對菊花,黃巢願意“報與桃花一處開”,可見其對菊花的鐘愛。


安若凡


張若虛的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第一次讀到這首詩便終身難以忘懷,其情之深切,其對月夜的描寫,其詩歌韻律的節奏。順暢婉轉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