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開學不一樣,那今年高考還公平嗎,你怎麼看?

初中物理小樣兒自習室


現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隨著各地復工潮的到來,開學也自然成為大家更關注的話題,究竟何時開學,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學,各地開學時間是否一致,這些問題也都在我們的腦海裡魂牽夢繞。

前幾日,貴州省第一個宣佈3月16日開學,當青海省緊隨其後宣佈3月9日開學, 一股開學的衝動頓時湧上心頭,然而,問題也來了,既然有的地方先開學,有的地方可能或落實很多天開學,甚至有的地方到4月份有可能才開學,那麼這樣的高考生面對高考不是很不公平嗎?畢竟先開學的同學可能在校學得更好,在家效果往往一般。

其實不然,李老師告訴你為什麼開學時間雖然不一致,但絲毫不影響高考的公平性。

一、什麼才是最大公平

有的同學和家長在假期裡問我,今年的高考各地方會不會因為疫情而進行調整,比如說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高考試題會不會簡單一些,其它受影響較輕的地區命題會不會稍微難一些,這樣對學生可能更公平。

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種所謂的“特殊照顧”式的“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高考制度實行這麼多年了還從沒有這樣做過,就是因為制度一旦確定必須一視同仁。很多人批評中國的高考制度,其實這是狹隘的表現,中國的高考是非常公平公正的制度安排,因為無論你是富家子弟,還是偏遠山區的貧苦學生,只要努力,只要勤奮,高考就會給你機會,給你改變家族名譽的機會。

所以,制度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不能隨隨便便修改,調整高考制度。當然,高考肯定會進行改革,但是基本的原則不能變,公平競爭的機制不能改。

二、開學時間不一致,這樣高考公平嗎?

不影響,有的同學可能有種錯覺, 感覺在家裡老師上網課不如在學校好,實際上,在學校裡上課不也是很多學生上課打盹,談戀愛,不認真聽課嗎?其實,只要真心想學習在哪裡都一樣,老師固然重要,但是自己才是最根本的,說學校比網課好的同學相當一部分是偷懶的學生。

目前各地陸續開學,有的早幾天,有的晚幾天,其實相差不大,高考時間固然重要,但是不會因為別人早開學幾天就能根本上改變很多,就能一定比你多學很多東西。實際是這只是一種心理上不平衡造成的錯覺罷了。

三、新高考改革尊重公平

目前,國家高考改革已經推行一段時間了,第一批的浙江、上海等省市屬於一個片區,第二批的北京,山東,海南,天津四省市屬於第二個片區,還有其他情況我就不再一一列舉,說這些意思就是,不在一批的省市最終面對的高考試題是不一樣的,有的是3+3,有的是3+1+2模式,所以,即使不在一個片區的同學同時開學了,但是最後高考內容不一樣,這難道就公平了嗎?

所以說,公平本身也沒有絕對的,都是相對的公平,是大的原則,大的方針的公平。假期裡也有的同學問我,這次疫情過後,有些地方出臺政策給奮戰在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中考、高考加分或變相降分措施,這樣到底公平嗎?

實際上李老師認為,一些地方這麼做好心但辦了壞事,因為這種做法傷害了考試製度的公平性,表面上看給予哪些奮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以補償,但是這樣的補償不合適,完全可以針對醫務工作者本人給予一定待遇,轉而在孩子們身上似乎有些不妥。

高考的公平性不是起點公平,不是過程公平,因為起點和過程無法做到公平,有的同學高中開始成績就好,也許遇到更優秀老師,也許自己更努力,同樣有的同學復讀,這本身就比新生多學了一年,難道這就不公平了嗎?所以說,高考的公平是機會的公平,是制度的公平,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這個平臺改變人生命運,這才是高考的真諦。


教師老李


為什麼說不公平呢?

老穆認為,今年的高考,一定是公平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高考是省內的比拼,跟外省沒有直接關係。

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小紅、小明是A省考生,大山是S省考生。

小紅比小明考得差,但卻被錄取了。

大山比小紅多1分,但卻沒考上。

為什麼呢?

因為錄取分數線的劃定,是根據本省考生的成績及排名劃定的,跟外省沒有多大關係。


二、大家都是在家上網課,學習環境也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你在家學習效率不高的話,那就是自己原因了。

老穆認為,如果你是以下這幾類考生,或許會受到影響:

【1】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沒有自律性的學生。

【2】不能夠認真完成學校老師任務的學生。

【3】基礎特別差,覺得考學無望且不想學習的學生。 尤其是基礎差的藝考類考生(如美術生、音樂生等) 他們原打算下半年到校外機構去“衝刺”,結果校外機構也不開門……

【4】不會自學,不會獨立思考的學生。


三、同一省份,高三開學的時間大都是一致的。

教育部建議:高三年級原則上省域同步開學。

我想,這就確保了考生的公平性!

當然,如果有些地區疫情較重的話,還是要晚點開學,畢竟成績與健康安全相比,後者更重要!不是嗎?

綜上所述,今年的高考依然是公平的!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各地開學時間不一樣,我覺得高考也是公平的(但湖北不敢保證,不能確定武漢能和其他城市一起開學)。

我在想為什麼最近總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根本沒有上過高中啊?還是即使有高三的孩子,也從來沒有提前為孩子準備過關於大學和專業這些事?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根本沒有搞清楚高考的機制是什麼樣子的,高考比的是什麼?

為什麼我覺得是可以保證公平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高考雖然是全國性的,但是招生是各個省份分別進行的,不同省份互不影響

雖然大部分省份高考時間是6月7日和6月8日,當然了部分省份現在新高考了,有6月7-10日4天高考時間的。

因為教育水平不同,教材不同,所以大家試卷不一樣啊,有全國卷一、卷二、卷三還是自主命題的(江蘇、北京等)。不同的試卷當然沒法共同比較了,所以就分開招生,各個學校呢都會給不同的省份分配不同的名額,至於你們省內部誰能去,那就自己比。

比如北京大學今年招生3000人,北京200人,山東90人,河南80人,河北100人,甘肅50人,西藏40人等等。如果你是山東的考生,那麼你只能佔用山東的這90個名額。哪怕你考了660分,在西藏可以排全省第一,但是在山東你只能排到200名,你也是不能佔用西藏的名額去到北大的。你只能乖乖去復旦了。

第二、同省份高考比的是位次和相對分數,不是絕對的分數

我想有的人也許還擔心的一點是,今年開學那麼晚,分數都低怎麼辦?

我想說的是正常開學的年景,也出現過今年分數普遍很低,不如往年的,不是照樣沒影響你上學嗎?

比如2017年山東省的理科本科線只有433分,2015年理科本科線還是490分,2014年竟然本科線是547分的高分呢,3年竟然有100多分的差距,這個你怎麼說?

所以這種絕對分數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各個學校錄取的時候,看的是你今年在省裡的位次。比如30000名可以進到青島大學,2019年的30000萬名大約是560分,如果今年大家考得都不好,500分就是30000名,你照樣可以去到這個學校。

再說了,分數高低的這個問題呢,主要是和試題難度有關係的,其次才是學霸和學渣的實力差距,如果今年的試題很簡單,那高分也一定很多的。

第三、每個省份都是全省統一開學,大家起點一樣

既然是自己省份的比較,那麼只要是全省高三統一開學就可以了。

比如濟南的實驗中學,德州的德州一中,青島的三十八中等等,大家統一在3月25日開學,就好了啊。你管人家其他省份什麼時候開學呢?人家和你有什麼關係啊,你這不是多管閒事嗎?

所以,只要各個省份保證自己省份的所有學校同時開學就可以了。比如山東省3月16日高三全部開學;甘肅3月20日高三全部開學,至於你湖北4月20日高三全部開學,也和你們山東、甘肅有什麼關係呢?

高考是對自律者的獎賞,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出來。加油吧,高三學子們!


煮酒論高考


雖然各地開學時間不一樣,但是今年的高考絕對是公平的。

原則同一個省是同一時間開學時間相同,這樣同一個省的學生即使有時間上的損失,損失也一樣。教育部明確指出,原則上高三年級省域同步,這樣開學就公平了。

另外高考是以省為獨立單位,統一試題、統一試卷、統一閱卷,錄取與原來年份一樣,每年都你只需要與本省考生比成績高低,其他省市佔不了你省的錄取名額。

大學招生每年在你所在的省人數是相對穩定的,比如清華大學近幾年年在浙江省招生100人左右,2020年人數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只要你報考清華大學,在浙江省所有報考清華大學的人裡,排前100名,你就會被錄取,反之你的檔案進不了,這與原來是一樣的。

即使是某省的某一個市開學時間推後,也有辦法保證公平。2008年四川地震,許多市的高考延後,這樣就成了同一個省分兩次高考,但同樣保證了高考的公平,這一點請廣大家長和考生放心。

結語:

高三學生應該靜心靜氣地在家裡好好學習、複習,每天都要完成好當天的任務,也只有沉得住氣、定力非常好的學生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人才,高考是公平的,中國的高考是全世界公認的。


平淡是真oymlq


高考按省招生,還是公平的。

2月29號,教育部發布通知:【1】各地根據疫情輕重,自行決定開學時間;【2】高中按省域統一開學,初中按市域統一開學。



之所以,教育部發布這樣的通知,就是為了保證學生們考試公平。

首先,要了解一下高考錄取制度:

高考是按省進行招生的,一個省內的高考生有競爭關係,省與省之間的高考生沒有競爭關係。

全國的大學,在各省裡投放一定的招生名額,然後根據省裡學生成績的排名,進行錄取。

比如說,清華北大,每年在山東省投放100名個錄取名額,那就只錄取山東省,報名的前100名考生。



教育部規定:高中按省域統一開學。

為了保證一個省的高中生公平高考,教育部要求各省的高中統一時間開學。

也就是說一個省的高中是否能開學,要取決於這個省裡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否滿足開學條件。

同時,這樣的政策也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

如果一個省,讓疫情比較輕的地區的高中,優先開學。

那麼,疫情較重的地區的高中學生,就會比較緊張。雖然不滿足開學條件,但是也會強制開學,有可能造成肺炎疫情感染擴散。


牽牛花牽牛郎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各地的開學時間不一樣,有網友認為,今年的高考不公平,真是這樣的嗎?我認為是公平的。

以青海和北京為例,青海省教育廳發佈通知,從3月9時就對高中階段學生復課,高三學生今天就可以進入學校學習。北京市教委還沒有確定開學時間,估計在4月份開學,目前這段時間,老師給學生上網課。青海省的高三畢業生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某高校A在青海省招考的人數比例是確定的,有意向報考這所高校的學生,在全省內競爭,與其他地區的考生不發生衝突。同樣,北京市的考生也是在相同的環境下競爭,與青海省的考生不發生衝突。對於這兩個地方的考生來說都是公平的。



疫情對高考生的影響還是有的,在同一省份內,沒有確定具體開學時間的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學校給學生上好網課,而偏遠農村地區的學生網絡信號不穩定,在網課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有的學生反映網絡學習平臺擁堵,還有的學生沒有進入到指定的網絡學習平臺,這都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於條件較好的學生,他們可以進入更多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習,享受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總體來說,雖然沒有確定是否會推遲高考時間,但今年的高考是公平的,現在離高考還有80多天時間,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學習,學生都要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好功課,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態決定了高考的成敗,把時間用在討論高考是否公平上,不如潛下心來認真學習,多考幾十分勝過任何的抱怨。


Lance課堂


公平是相對的,當我們在質疑別人先開學不公平的時候,是否想過農村的師資,農村的教學條件?我們是否想過河南、安徽學子每年高考的壓力?看看下面這份985高校2018年在各個省份的錄取率,憑什麼天津可以達到5.8%,安徽只有1.1%,但我們更應該理智地看一下全國平均也只有1.6%,這樣心理就平衡多了。而最重要的是高考的相對公平性一直還在:

1、眾所周知,儘管存在著農村和城市的條件差異,儘管有著地區差異,但高考仍然是年輕人追逐夢想最公平的途徑,沒有什麼比高考讓人實現夢想更公平的事情了,只要你有實力,窮小子也可以做狀元,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的命運得以改變。

2、高考看的是省內成績排名,並非是全國成績排名。簡單的說,清華北大想要錄取的一定是某省的前幾十名學生,而不是把全國的學生進行排名錄取,哪怕某個省的文理科狀元只有600分,也照樣能進清北等一流院校。

3、關於開學時間,教育部在2月24日的會議上已經明確了一個信息:開學時間的研判實行屬地責任制,由縣區一級自行決定開學時間,但是必須由省級教育部門統籌,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某省的整體開學時間表還是由省教育廳統籌規劃的,不會出現各個地市開學時間相差太多的情況。

3月3日,江蘇省教育廳就發佈了春節開學工作通知,其中就規定了要統籌做好區域內所有中小學的開學工作,堅持錯區域、錯學段、錯時間分批有序安排開學,原則上同一縣(市、區)所有中小學在2周內完成返校開學工作。

分批開學的第一撥就是高三學生,即便實行錯區域開學,全省高三學生也都能在1周內完成開學工作,不存在不公平的問題。

4、在線學習期間,基本上都是以省級教學資源平臺共享的方式展開的,可以說是全省同上一堂課,對全省高三學生來說又有什麼差異呢?如果說有的學校比較重視,尤其是省級示範高中,他們還會有自己老師的直播,在線特別輔導,郵寄各種試卷等,這的確有不少優勢,但我們必須清楚這種優勢資源即便沒有疫情的存在,他們也都是超越一般學校的,這個更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畢竟中考的時候已經選拔過一次了,這是他們應該享有的優質資源。

總的來說,我不太認同推遲開學會導致高考不公平的說法,我們只能說對高考有一定的影響,但公平是不會改變的,現在更多的是在考研高三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學習方法的調整,學習策略的改變等,適應性強,心理素質好的同學自然會佔有優勢,我甚至可以說這已經是高考的序幕,現在的點滴表現就意味著接下來高考是否能旗開得勝。

你認為開學時間不一樣,會導致高考公平性問題嗎?歡迎留言討論!


美蛙英語


高考會保證他的絕對公平性

1、高考錄取分數線

一本二本分數線是這樣劃分的:各省招考部門根據當年文理科招生計劃數,再結合當年報考人數和高考成績分佈情況,確定各批次上線人數,上線人數再對應一分一段表,正好排在那個位次的考生高考成績,就是一本線、二本線。至於專科線,各省劃定相對沒有那麼嚴格,所以經常出現整十整百的情況。說明了這個分數線是各省根據考生成績定的,與別的省份開不開學,分數線高低沒有關係。

2、報考省外的考生

先來看看北大的招生原則及人數分配,

北京大學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情況確定提檔比例,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北京大學在內蒙古自治區按分數優先原則(分數清)進行錄取。北京大學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關規定進行投檔錄取。2018年,北京大學在各省錄取名額的分配如下。北京市296人,河南省210人,浙江省144人,湖北省147人,江蘇省146人,四川省160人,山東省160人,湖南省137人,河北省130人,廣東省132人,安徽省111人,山西省107人,遼寧省142人,上海市87人,江西省95人,福建省100人,陝西省117人,天津市76人,吉林省88人,廣西省75人,黑龍江79人,重慶市:清華大學100人。

3、報考省內的考生

那更不需要考慮了。教育部也考慮到高三初三學生的特殊性,於2月28日印發了《關於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通知》,其中對高三初三開學時間做了部署和要求。通知中要求:“原則上高三年級實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級同一市域同步。”高三同步開學,所以不會影響到你的考試錄取情況,也不會影響到考試的公平性。

總之:高考是我們經歷過的最公平的一場大考,還是希望所有的考生,不管現在是在家學習,還是開學在學校學習,都要拿出全部精力來備考,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屈大強


沒有絕對公平,只有相對公平。怎麼理解呢?先來看各地高三年級的開學條件,2月28日教育部下發文件指出:原則上疫情沒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開學,…,中小學開學工作要強化屬地責任,錯時錯峰開學,做好教學銜接,原則上高三年級實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級同一市域同步。



由此通知可以看出,各地區的高三年級開學時間是可以不一樣的,尤其是湖北省,肯定是最後一批開學,具體要看各地的疫情發展情況。

但是,我們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高三年級實行省域同步!其實這一規定,就使得高考可以做到“相對公平”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選拔的標準是什麼呢?其實是“全省排名”,而非“絕對分數”,簡言之,高考拼的是“名次”。而教育部的此項規定,確保了所有高三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是一樣的,而且“本省的學生”只跟“本省的學生”比名次,所以說,競爭是相對公平的。



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前段時間在接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採訪時表示:

①“我覺得大家都一樣,都不在學校,都在家,面臨的困難也是相似的…”

②“高考,我認為是一種綜合實力的大比拼。它不僅考知識、考能力,還考學生的心理素質、心態、意志品質、行為習慣、身體健康等等”

對此,我深表認同。



綜上,我認為各地區儘管開學時間不一樣,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平的。只不過那些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會比較吃虧,有可能成績會出現下滑。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

♻️關注“教練講高效學習”,教你普通學生如何可以通過掌握方法考上清華北大♻️


教練講高效學習


教育部規定:高中按省域統一開學。


為了保證一個省的高中生公平高考,教育部要求各省的高中統一時間開學,這也是在充分的保證高考的公平性。

1、雖然各地的開學時間不一樣,但是保證了本省的高三開學時間統一,這樣留在學校的集中學習時間是一樣的、公平的。

2、高考的招生工作也是以省進行,自己的高考分數、成績只和自己本省的學生進行排名、比較,然後擇優錄取,不和其他省份比較。

3、高三學子在家網上直播學習這也客觀條件也是公平的,不一樣的只能是自己的基礎、自律性、學習氛圍、努力程度。

4、國家肯定是從大的政策上保證高考的公平性,高考也是最公平的考試,但是公平永遠是相對的,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要客觀、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


最後,高三學子需要在家做好複習規劃,認真複習,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也許正是你在這段特殊時期的努力、拼搏將成就你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