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舊聞:張姥姥


孔府舊聞:張姥姥


俗話說,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巜紅樓夢》裡的劉姥姥就是個鮮活的形象,揭不開鍋了就去賈府打秋風,憑著機靈弄了個滿載而歸。號稱“天下第一家”的衍聖公府,也有一門平民親戚,也是個姥姥,一個稱為世代恩親的張姥姥。張姥姥家在林前張羊村,每逢孔府有紅白喜事,張姥姥就帶著全家人來孔府赴宴。在眾多珠光寶氣的王孫貴族中,張姥姥一身粗布衣衫,肥大的褲子下扎褲腿,挎著竹籃子,顯得土裡土氣。即便如此,孔府眾僕都要小心翼翼地侍侯她,就連衍聖公也要對她特別尊敬。這是什麼原因呢? 還要從孔家的一段血淚史說起。

孔府舊聞:張姥姥


傳說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朝代更替頻繁,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孔府經常失去與朝廷的聯繫。第42代老公爺孔光嗣被奪了文宣公的封爵,僅靠泗水主簿一職支撐門面,有一獨生子名喚孔仁玉。後梁乾化三年,孔府灑掃戶孔末,也就是給孔府打掃衛生的僕人,趁黃巢造反之際篡位奪權,殺死了老公爺孔光嗣,並且要斬草除根,殺死孔仁玉。孔仁玉被母親張氏抱回孃家避難,孔末一路追殺到了張家。張姥姥家有個兒子和孔仁玉年齡相仿,而且這兩個孩子都是光頭,張姥姥就給自己的兒子穿上孔仁玉的衣服冒充孔仁玉,結果被孔末殺死了。

孔府舊聞:張姥姥


孔末回到孔府,奪了大印、令箭,自薦襲了文宣公的封爵,以孔子後裔自居,而真正的孔子世家遭到滅門之災,自此斷了宗。就這樣過了十多年。這十多年裡,孔仁玉改名換姓為張仁玉,發奮圖強刻苦讀書,到了後唐明宗時赴京趕考,被朝廷授以太學生。見時機成熟,孔仁玉一本奏上,將孔末弒主殘害聖裔的罪行列舉,皇帝震怒,派官員來曲阜查實,將孔末治罪誅殺,恩准孔仁玉回到孔府襲爵,主持林廟祭祀,重振孔子世家。為此,孔氏家族後世尊稱孔仁玉為“中興祖",單獨立祠祭祀。

孔府舊聞:張姥姥


對於舍子救孔,大仁大義的張姥姥,孔仁玉奏請皇帝批准,孔家與孔仁玉的外祖張家結為世代恩親,意為世代都是孔家的恩人。並且立下規定,孔府內專設報本堂,歷代的公爺都要為張姥姥樹報恩碑,張家的後人不管哪一代到了孔府,都必須以貴賓相待,不僅供吃供喝,走時可隨意取用,如有招待不周之處,就是觸犯家規祖例。孔仁玉還賜給張姥姥一柄楷木製的龍頭柺杖,可以用來管教孔府的一品夫人。張姥姥死後“姥姥”的官稱和龍頭柺杖由長房媳婦繼承,世代相傳。

孔府舊聞:張姥姥


自孔仁玉立下規定後,孔府每有重大節日,都請張姥姥家的人參加而且都要坐首席,由公爺的夫人親自伺候。歷代的張姥姥來時必得拄著那根象徵著權利的龍頭柺杖,別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本地大員,統統不放在眼裡。吃飽喝足,還得帶著酒和饃饃回家。每逢祭祀中興祖時,要有張家的兩個嫡孫站在兩側陪祭,以示殊榮。

孔府舊聞:張姥姥


2008年的夏初,曲阜市文物局對孔仁玉墓冢進行修葺時,發現墓後室的券頂已經被揭開,墓中被盜竊一空,只留下一塊墓誌石一孔仁玉《魯國郡“孔府君”墓誌銘》,銘文清晰地記載了:孔仁玉,字無違,為孔子四十三代孫。在九歲時,其父“泗水君”孔光嗣去世後,“乃傳家為陵廟主”,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奉祀職位。銘文對孔末亂孔的事兒隻字未提,而且記述的生平與傳說完全不一樣。究竟為何流傳孔仁玉的故事,要靠歷史學家來研究了,但是張姥姥的事蹟是確有其事的,這在孔府歷代的年譜中都有記載的。

孔府舊聞:張姥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