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后,袭人为什么骂晴雯不是东西?

少读红楼


第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之后,晴雯被王夫人撵了出去,宝玉伤心难过,说不知还能不能见她一两面,袭人说也不至于这样起来,何苦咒她,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袭人问何兆?宝玉说:这阶下好好的一棵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然后拿孔子、诸葛亮、岳飞、杨贵妃、王昭君等举例。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紧人来!还有一说,他总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袭人为什么要在宝玉面前说这样的话?其原因还是值得玩味的。
1、袭人为人,表面温柔和顺,实则心机深沉
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重点是在“枉自”、“空云”两个词上,袭人平时待人是很温和的,不像晴雯牙尖嘴利,更不像鸳鸯和平台自带几分威势。

袭人给自己的明确定位就是贾宝玉将来的姨娘,所以一早就与贾宝玉有了云雨情,以此套住他,其次在怡红院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比如麝月、秋纹,还有就是做了王夫人的耳报神,把怡红院里有可能挡她路的人都扫地出门。可谓是步步为营。

2、贾宝玉怀疑她,她要堵他的嘴
从本回贾宝玉与袭人的对话来看,贾宝玉心里非常清楚,晴雯是被袭人一干等人诽谤陷害的。宝玉说,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袭人说可能太太嫌她生得太好了。
宝玉道:“这也罢了。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便笑道:“正是呢.若论我们也有顽笑不留心的孟浪去处,怎么太太竟忘了?想是还有别的事,等完了再发放我们,也未可知。”宝玉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只是芳官尚小,过于伶俐些,未免倚强压倒了人,惹人厌.四儿是我误了他,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作些细活,未免夺占了地位,故有今日.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说毕,复又哭起来.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劝,因叹道:“天知道罢了.此时也查不出人来了,白哭一会子也无益. 倒是养着精神,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宝玉冷笑道:“你不必虚宽我的心. 等到太太平服了再瞧势头去要时,知他的病等得等不得.他自幼上来娇生惯养, 何尝受过一日委屈.连我知道他的性格,还时常冲撞了他.他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况又是一身重病,里头一肚子的闷气.他又没有亲爷热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他这一去,一时也不惯的,那里还等得几日,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
袭人说了那句话后,宝玉听说,忙握他的嘴,劝道:“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袭人听说,心下暗喜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

袭人的这句心理描写,看似是用自己威胁宝玉,其实从更深层次来说,可以看出袭人非常了解宝玉,大观园女孩儿众多,宝玉是把个个都放在心上的,只是有轻重罢了,去了一个晴雯心里虽然难受,但他也不愿因为晴雯跟剩下的几个撕破脸,也一起撵出去,他会拼命留住自己还能留住的人。

3、再精明的狐狸总会露出尾巴来
怡红院里的丫鬟,袭人最忌惮的应该就是晴雯了,第一,晴雯是老太太给宝玉使唤的人,聪明伶俐,长得又好,本就是老太太心里的姨娘人选;第二,晴雯在袭人回家的时候,熬夜补了雀金裘,化解了一场危机;第三,晴雯在没有经过袭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做主撵了偷盗的坠儿,放在现在的职场来说,应该算是越权了。
平时袭人不声不响的,但心里早已存了芥蒂,在宝玉与芳官一起吃饭,被袭人和晴雯知道之后,晴雯说明儿我们都去了,让芳官一个人就勾使了。袭人忍不住说了这样一篇话:
我们都去了使得,你却去不得。晴雯道:“惟有我是第一个要去,又懒又笨,性子又不好,又没用。”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角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到别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烦你作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 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怎么我去了几天,你病得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缘故?你到底说话,别只佯憨,和我笑也当不了什么。”

可见她心里是非常在意晴雯补了雀金裘这件事的,她心里自然也不高兴芳官跟宝玉走得那样近,这篇话倒是说出心里话来了。

所以袭人骂晴雯,也算是句心里话了。
所谓细节之处见人物的真性情,曹公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出神入化了。

秋君羊


晴雯被撵出之后,宝玉因伤而惆,满腹哀怨无处诉,就和袭人说起草木也是有灵性的,说那半株海棠花莫名而枯,便是个不善征兆,应在了晴雯身上。袭人便说,“晴雯算什么东西,要应也在我身上”。



袭人这话,当然有帮劝宽慰宝玉的意思。晴雯本就是个买来的丫环,好坏生死也不过是个奴才,何苦来要为她长吁短叹、牵肠挂肚。再则,虽然袭人与晴雯都是宝玉的随身丫鬟,但有王夫人的暗中宠信照应,更兼与宝玉的云雨之事,已然将自已视为怡红院的半个女主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自是与已最亲,于是才有了“要应也在我身上”一说。



即便如此,袭人这句话也掩遮不住自己对晴雯的醋意与妒忌。《红楼梦》一书中,大丫鬟中袭人用墨最多,而晴雯则寥寥,甚至还不如薛蟠房里的香菱。全书对晴雯的描写其实就四个特写镜头:撕扇、病补雀金裘、检抄大观园里时的反抗、以及临终时与宝玉的私下面别,虽出场不多,但却排在十二副钗之首,这是有道理的。



晴雯有三最,模样儿生得最好,针线活最麻利,心性最随意坦荡。寿夭多因诽谤生,她的任性、倔强与反抗精神,恰恰更衬托出她内心的纯洁干净。宝玉的三个随身大丫鬟中,袭人最贤能,麝月最温良,晴雯最个性,宝玉对袭人尊让,把麝月当哥们,而最心生欢喜的是晴雯。对这一点,情商极高的袭人岂不心知肚明,可以说,袭人虽未暗地里加害于晴雯,但对晴雯的嫉妒也是素来已久。




虽然晴雯临终之前,袭人曾托老妈子给她送衣物和钱,这中间也多因宝玉的关系。宝玉梦见晴雯来道別的当日,晴雯即已夭亡,当宝玉梦后痴言“晴雯死了”时,袭人只消他胡话,而并无一丝一毫的念挂担心。从晴雯被撵到卷芦火化,除了宝玉,没有一人为她掉过一滴眼泪,包括与她朝夕相处好几年的麝月与袭人。情冷至此,岂不令人心寒。



所以袭人虽贤,终不过是一忠奴,即便与晴雯同为婢子,却也视其为草芥刍狗之贱,亦见其贤,格局太小。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晴雯是“风流灵巧”过于自信自己有贾母做靠山、有宝玉宠爱,过早认定了自己将来一定是宝玉的妾室“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过早的狐假虎威冒用“宝二爷说了”过度行使怡红院“第一女主”的权力,不服袭人、不袅钗黛。

黛玉也对宝玉说过“你的那些姑娘们是该教训教训了”,贾母如果早知道晴雯丫头连黛玉表小姐都不尊重了,老祖宗恐怕也会不爽这个毛丫头晴雯的,连赵姨娘也对表小姐黛玉很有礼呢!


然而贾宝玉却和贾环一样对于一般的哪些被自己占过便宜的丫头比较无所谓。宝二爷不舍的只是哪些他宠溺的、好玩儿的、有才华、有个性的晴雯、芳官们,所以才会在晴雯被撵走后对袭人说“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你和麝月秋纹来?”、“你是头一个出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什么该罚之处!”

贾宝玉的这种心理状态类似于“红玫瑰与白玫瑰”凡是自己已经得到的就不稀罕了,还没有到手的兴趣就很高,“撕扇子千金一笑”和“烽火戏诸侯”的心态也是一样的。尤其贾宝玉特别喜欢“如水女儿”,认为女儿粘了“男人气”就变得比男人更可恶了。贾宝玉除了对自己的“第一女人”袭人至始至终的充满了依恋之情之外,对于被自己占过便宜的粘过自己“男人气”的怡红院丫头们也都比较没感觉。

王夫人知道袭人是劝宝玉读书上进学好的丫头,晴雯芳官们是惹事生非挑唆宝玉犯规矩的丫头,麝月秋纹碧痕都是认真服侍和服从主子不敢给宝玉出犯规矩的主意的。王夫人和赵姨娘毕竟身为女人,对于被自己儿子占过便宜的丫头们心有不忍。赵姨娘想找贾政老爷为儿子讨彩霞,和王夫人提拔袭人、不会撵走麝月秋纹和跟宝玉一起“洗澡”的碧痕心情应该都是一样的。
袭人面对宝玉对她的怀疑和冷漠态度心里是郁闷的,贾宝玉接着还有孔子、诸葛、岳武穆来比晴雯,又用杨太真、王昭君等坟边的草木来比怡红院中死了半边的海棠花树,把袭人听得来气了。

原文: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然而,晴雯对宝玉忠勇,忠为宝玉补雀金裘落下病根,勇为免宝玉被问书之难出了“装病”的主意,晴雯也确实最终是为宝玉而死的。

王夫人撵走金钏儿、晴雯、芳官、四儿,都在给自己不守规矩的儿子贾宝玉找“替罪羊”,把贾宝玉应该负主要责任的“调戏母婢”、“要五儿”、“装病”等等全都归咎于下贱轻狂的丫头们的“勾引”和“挑唆”。这和贾宝玉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贾母到潇湘馆来教训袭人和紫鹃没有好生服侍也是一样的意思。


站在袭人的角度,怡红院中她才是真正的“第一人”,袭人说“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这时宝玉才回过神来,见袭人早已准备好了瞒着王夫人要把晴雯的东西送出去给她,宝玉也后悔自己一开始对袭人的怀疑和冷漠,宝玉“忙陪笑抚慰他(袭人),怕他寒了心。”袭人到底还是宝玉心中“同死同归”的那两三个人。


阿丹151014015


袭人面对宝玉的质疑,第一次着急了。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宝玉听说,忙握他的嘴,劝道:“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

这前面是宝玉在疑心是谁是怡红院的奸细。袭人几次内心一动,都察觉宝玉有怀疑自己几人的意思。而她这次优点口无遮拦的辩解不过是窘迫之下的一个口不择言。

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心中知道点内情,突然被人当面提问就有点不自在觉得自己百口莫辩,也经常会说出来一些口不择言的话解释下。这是下意识的反应,并不表示自己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这一点,我们可知怡红院的告密者不一定是袭人。但显然她知情。袭人是整个《红楼梦》最复杂和容易被人误解的人。但我们看书还要依据文本。作者没说,我们可以联想,但不联想就要依循作者的思路。作者对上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的女性都抱持着欣赏的态度,是不可能描写一个内心阴暗的袭人的。所以我们也基于此分析袭人这次口无遮拦的骂。

袭人对晴雯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从小一起长大,有感情。另一方面晴雯尖牙利口,嘴下不留情,也让袭人各种难堪。所以晴雯被撵走,袭人是带着说不清楚的情绪的。

她刻意用蔑视的口气说出来晴雯,也是给自己内心的纠结做个了结。她知道晴雯是不可能再进来了,只有这样做个了断,以后才不会内疚。而且也只有蔑视晴雯,自己诅咒自己,才可以暂时平息宝玉的念头。毕竟在宝玉心中,袭人还是最重要的。

最后,袭人的骂,既是骂晴雯,也是骂自己和怡红院其他人。她知道告密者是谁,又无法供出来,一句不是东西,一句想是我要死了,是袭人对晴雯最后的忏悔!

我是君笺雅,多歧为贵,看我眼中的红楼梦和你们有何不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君笺雅侃红楼


抄检大观园后,晴雯被王夫人撵回哥哥嫂子家。

王夫人走后宝玉一边寻思是谁把大家私下说的话报告了王夫人,一边感叹晴雯命不久矣。然后说院子里海棠花的荣枯暗喻了晴雯的结局。并且把晴雯比做孔子,诸葛亮,岳飞,杨贵妃,王昭君等人。


袭人听了心中不快,首先,宝玉怀疑她告密。第二,宝玉把晴雯和那些“正经人”相提并论,宝玉这是看轻她袭人。袭人不能容忍晴雯高过她去。

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袭人说了两层意思,第一,晴雯是个卑贱的丫头,不配那些有名有姓的正经人。第二,袭人捍卫自己怡红院老大的地位。晴雯再怎么着,也灭不过我的地位。

袭人的潜台词是:别忘记了,我才是姨娘!她晴雯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我比

袭人非常了解宝玉,越劝他,他越没完没了。晴雯是他的心头肉,如今走了,宝玉定是没完没了,怀疑这个告密,怀疑那个陷害。没个结束,倘或宝玉再调查下去,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为今之计,只有说些狠话,让他担心,让他害怕,他才能罢休。因此袭人说:“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正如袭人所料,宝玉害怕袭人再有个三长两短,身边连个知近的人都没了,赶紧捂袭人的嘴,表示此事作罢。袭人听了,心下暗喜

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

袭人在拿捏宝玉上面比宝钗高,宝钗只会死劝宝玉读书上进,袭人也劝宝玉读书,将来立身扬名,但是袭人站在宝玉的角度,让宝玉装装样子,免得老爷不高兴自己吃亏。袭人的话,宝玉爱听。如果宝钗婚后留下袭人,宝玉不一定出家。

回到袭人骂晴雯不是东西上来。袭人是真觉得晴雯不是东西。

1.晴雯没有等级观念,不尊重她,不服从她指挥。

晴雯连宝玉都怼,当然时常怼袭人。怼袭人说自己和宝玉是我们;怼袭人和宝玉偷偷摸摸的事;挑唆丫头们说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袭人让晴雯干活,晴雯不干。晴雯下级不服从上级,上级自然讨厌她。

2.嫉妒宝玉爱晴雯。

晴雯有那么多臭毛病,宝玉还惯着她。自己兢'兢业业地伺候,宝玉也没有特殊对待自己。宝玉把晴雯抬得太高了,竟然把她比杨贵妃。袭人自己才是杨贵妃,怎么会是晴雯!

3.晴雯出身比自己低贱,不是东西。

袭人自认是良家子女,不得已卖身为奴。而且是一等大丫头。晴雯是奴才的奴才。晴雯本是赖嬷嬷的丫鬟,赖嬷嬷把晴雯当个东西一样送给了贾母。袭人自己有名有姓有来历,晴雯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岂能和袭人比!再者,怡红院的排序,袭人占第一位,晴雯她不过是第二位。袭人是一等大丫头,后来是姨娘待遇。晴雯不过是一个二等丫头而已。在袭人心里,晴雯比自己低贱多了,她当然不是个东西。

润杨阆苑 恭候您多时了!欢迎 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润杨阆苑


抄检大观园,象征着贾府已经开始败落,在“假仁慈”王夫人的主导下,王善保家的小报告中,还有袭人伪善的提醒下,晴雯,司棋,四儿,芳官等小姑娘被恶意驱赶出贾府。


宝玉对于这些姑娘的离去伤心欲绝,尤其是晴雯,在他心中是不一样的存在。想着忍不住就哭了起来,袭人见状就去安慰宝玉,宝玉看着袭人突然想到:怎么太太不撵别人,单撵她们几个?袭人见宝玉怀疑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宝玉后来的话却让袭人忍不住醋意大发,暴露本性。宝玉说原来海棠之死,就是晴雯要走的预兆,还把晴雯和王昭君联系在一起。

袭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她觉得大家都不过是奴婢而已,凭什么把晴雯说的那么高尚。


往日里,无论晴雯等人怎么胡闹,袭人都像大姐姐一样不追究,贤惠又得体,怎么晴雯被赶走后,袭人一反常态大骂晴雯不是个东西?

一,晴雯长的比袭人美

袭人和晴雯作为宝玉身边的一等丫鬟,自然长得都不错。但是袭人比起晴雯来,还是差一个等级。这一点王夫人很清楚,宝玉也清楚。

那晴雯长什么样呢?水蛇腰,削肩膀,高挑身材,眉眼恰似黛玉,不施粉黛,都有一种风流之态,惹人怜爱。就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都说“若论这些丫头们,总供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袭人长什么样呢?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描写,但通过侧面描写:贾芸看到的袭人是“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不是别个,却是袭人。”宝玉也曾说过,鸳鸯的皮肤白腻不在袭人之下,这就说两个人的皮肤都很白皙。

总得来说袭人长得身材高挑,长脸型,皮肤白皙,也算清丽脱俗,但比起晴雯,终究还是差一等,难免不会有嫉妒之心。尤其是宝玉总是当着袭人的面夸晴雯,所以袭人心里对晴雯是有芥蒂的。



二,晴雯手里有袭人的把柄

自从袭人和宝玉初试云雨后,袭人对宝玉越发好了,她自己也默认了自己“姨娘”的身份,但是宝玉还没有成亲,所以她的这个事情也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可晴雯就是一个小机灵鬼,早就发现了他们两个的秘密。刚好有一天宝玉心情不好,看晴雯把扇子摔坏了,就对晴雯撒气。袭人这个贤惠的一等丫鬟自然要去劝,就说了一句“原是我们的不好。”



顿时让晴雯更气,“我们?”不就是她袭人和宝玉吗?合着他俩成一家的了,就说“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来了?”

大庭广众之下,袭人又羞又臊又气恼,这件事可是袭人最隐秘的心事,晴雯这么扯着嗓子一喊,无疑击中了她最脆弱的软胁,这以后还怎么见人啊?就这样,一颗仇恨的种子在袭人心里种下。


三,晴雯比袭人更得宝玉欢心

在“扇子风波”发生后,宝玉被晴雯一顿怼,袭人去劝解,也被怼的体无完肤,又气又恼!可谁知,没过多久,宝玉和晴雯又和好了,两个人还撕扇子玩,这让袭人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晴雯此举无疑告诉袭人,我和宝玉之间的事情用不着你来插手,就算你和宝玉有了夫妻之实又怎么样?宝玉心里始终还是有我的。

话说回来宝玉对晴雯确实不错,在晴雯生病时嘘寒问暖,一直陪她安慰她,让麝月去二奶奶那里要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依弗哪”给晴雯用。

这西洋药何等珍贵,宝玉却是舍得给晴雯用,女孩子生病最虚弱的时候,最怕别人用心,因为她会感动会爱上对方。

宝玉对身为丫鬟的晴雯这般好,晴雯就算死也值了,所以她病中补雀毛裘。可这在袭人眼里,不仅仅羡慕嫉妒,还有威胁,所以她对晴雯越发的忌惮。


四,晴雯是袭人当姨娘的最大竞争对手

晴雯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更讨宝玉的欢心,不仅处处和自己争风吃醋,手里还有自己最隐晦的把柄。如果以后她们都为宝玉的姨娘,晴雯定要处处压她一头。

袭人觉得晴雯必须除掉,既然你晴雯能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连个姑娘都没挣上,那我就让你连挣姑娘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刚好王夫人问她话时,她就抓住机会吞吞吐吐,王夫人看出来什么,就让她直说!


袭人就提议: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 然后袭人讲了一番“男女之事、不得不防”的大道理,站在封建礼教的角度,全方位维护宝玉的声名体面。

矛头直指那些和宝玉亲密又漂亮的女孩子,加上王善宝家的告晴雯黑状,王夫人又亲眼看到晴雯训斥其他下人,这还了得?遂将晴雯辱骂了一番,撵出了园子。

袭人最大的威胁已经没有了,而且她本人也得到了高层的认可,所以当宝玉把晴雯比作海棠花和王昭君联系在一起时,袭人才卸下了自己多年来的伪装,忍不住要为自己正名。



袭人一直都认为自己并不比晴雯差,因此,袭人才大骂,“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这不仅仅是女人间的争风吃醋,更是属于封建礼教的权力之争,也点明了人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小编对《红楼梦》的小小理解,只是抛砖引玉,望与更多的红学爱好者共同探讨。


冬梦雨的花木书屋


抄检大观园后,袭人为什么骂晴雯不是东西?

  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一度怀疑是袭人告的密,他还说其实海棠已经预警过了,估计再扯下去,满天神佛都要出现了,袭人马上接话,她很不高兴,觉得很荒唐,但还是很优雅地笑着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她摆正自己的立场,是怡红院第一,这本是她的心里话,也算不得惊世骇俗,没什么好批判的,可是她说晴雯是个什么东西,这话就有些过分了。

  虽然我并不多爱晴雯,但是生而为人,各有各的处世之法,骂人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晴雯的被撵,袭人本身也并没有多清白,虽不能肯定是她做的,但连宝玉这个没用的人都怀疑她,可见不是她就是她的人干的,这个时候,不是得往外摘吗?

  袭人不是个急躁的性子,晴雯也一直被宝玉宠着,此次被撵,宝玉伤心着呢,可是她却这样说话,难免让人觉得气急败坏,不合身份,不合时宜,可她还是说了,为什么呢?

  她吃醋是必然的,晴雯长得比她好,手也比她巧,更得宝玉喜欢,可是要说她为此就骂晴雯不是东西,我觉得还不够,至少不充分。那她为什么还是会泄愤似的骂晴雯呢?

  我觉得是价值观不同导致的(价值观这个词那会儿可能没有,但不代表其他),在袭人眼里,丫头就是丫头,是不应该越过丫头的本分的,她和丫头斗,和婆子斗,她想的总是自己是个奴才,比如说老祝妈请她尝鲜,她立马否决,还没给主子们上供呢,我怎么能吃?一顿规矩规矩的,把老祝妈说得好一番自我检讨。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只有一次,袭人作为宝玉身边的第一丫头,讨好她的大有人在,但是袭人从来没有做过摆谱的事情,她是最有条件扎人骂人的,但是她都不去做。因为她知道,自己就是个奴才,不能越礼,她可以享受宝玉私下给的尊重,什么言听计从,但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看看李嬷嬷一骂,她就只能忍着委屈,不敢和李嬷嬷大小声,在她心里,她只知道在贾府生存,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游戏规则,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折腾,但不能过,想跳出这个框,那就只有等死了。

  而晴雯呢,她从来不在这上面动脑子,她把怡红院当家,把宝玉当兄弟,把丫头当自己的丫头,你和她说什么主仆不主仆的,她懒得记,她只记得和宝在一起,要和宝玉在一起,于是她成天地狂,装小姐,把自己的身份完全给忘了。

  袭人和晴雯,完全是两类人,两人互相看不惯。在袭人眼里,晴雯不守本分,被撵是迟早的事情,她不但自己作死,还连累了怡红院一众人,使得王夫人把她们划在狐媚子的行列,害得宝玉在外面名声不好,在她看来,做丫头,就得有做丫头的觉悟。你条件好,你得宠,都无所谓,但别越过人家的次序,越不过去摔死在龙门下,成了那条死鱼,怪得了谁?安安心心地,不跳龙门会死吗?不会。只会活得更安稳。

  或许这,是袭人骂晴雯的原因。


宛如清扬


袭人是情急之下找到的托词,因为当时宝玉的哭诉大有深意,她担心这件事越查越深,越来越乱。

抄检大观园之后,除了晴雯之外,芳官、四儿等也被撵了出去,然而袭人一条战线上的麝月秋纹安然无恙。其实讽刺的是,恰恰是袭人一条战线的三个人和宝玉有肌肤至亲,被撵出去的姑娘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实际上的越轨。

最可疑的是,四儿和宝玉一天生日,曾私下和宝玉玩笑,说“同一天生日就是夫妻”,这种私密聊天王夫人都知道。芳官私下要安排柳五儿进宝玉房里当差,王夫人也知道。而且王夫人明确表示“我身子不大来,但是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这里谁的利益最大?谁排除了异己,不言自明。宝玉虽然痴,但并不傻,他怎么会不了解这背后是谁当了内线。于是他和袭人痛哭的时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无言以对,于是想岔开话题。

在和宝玉的相处中,袭人一直充当着小母亲的角色,母亲想制止儿子的话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佯装发怒。于是她发怒制止了宝玉的追问。“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并且发狠话称“我要死了”。宝玉果然急了,赶快捂住她的嘴,制止她的不祥之语,并说从此不要再提。袭人心中暗喜。

因为袭人的心机深沉,让她在这场抄检大观园的战役中大获全胜。


大先生的故纸堆


这个问题的描述之中,有很强的误导意味。《红楼梦》中写了许许多多的丫环形象,但在太虚幻境中给出判词的,只有晴雯和袭人两个。可见,这两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

袭人和晴雯同是宝玉的丫环,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之下,一起相处了很多年,相互之间既有情宜,也有冲突。其间,他们也有斗啃争吵之时,但直接骂人不是东西,就有点过分了。但在第七十七回中,袭人确实说过“晴雯算什么东西的”的话,但因此就把晴雯和袭人之间定位成相互竞争互相排挤的关系,恐怕就有些问题了。这样的提问,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命意之时曾说过,根据各人的眼光不同,有的人看到“易”,有的人看见淫,有的看到缠绵等等。因此,从《红楼梦》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也是很正常的。通过七十七回的这个情节,确实可以看出荣国府中,各种人物之间的斗争。但怎么斗,袭人和晴雯之间也到不了骂对方是“什么东西”的地步。所以,这个情节是在特定情况下,因为特别的原因,才发生的。

要说明这个事情,必须要讲明袭人和晴雯之间的关系。因为有许多人认为,睛雯的被逐,是袭人进谗造成的。这事大概没那么简单。《红楼梦》中袭人向王夫人进言的时候,是从维护宝玉名声上讲话的,没有打丫环们的小报告。这一点,书中写的是很明白的。

晴雯被逐,到底是吃了谁的亏,受了谁的暗算?说到底,恐怕找不出一个准确的凶手,是许许多多人一起作用的结果。最终的原因,还是要怪自己的性格。

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这样写的: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因为性格的直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人。得罪了人,人家有机会的时候,自然就有整你。想要不倒霉恐怕是很难的。

林黛玉在《葬花词》中形容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里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现在,我们简单的看一下钟鸣鼎食的怡红院里是怎样的一种斗争形势。

一是丫头之间的争斗,贾宝玉房内有四个丫环,为了争宠,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是有的,但相对比较平静。竞争的态势不是很明显,只是暗流涌动。晴雯因为漂亮,得到宝玉的喜爱,成为这一级别人妒忌的对象,就很正常了。

除了四个大丫环之外,外边还有干粗活的小丫环。她们的地位比前四个低一等。如果他们聪明伶俐,得到主人的赏识,进到房内,就会影响到房内四个人的地位。这也就是小红进屋给宝主倒茶之后,受到屋里大丫环们一致打击的原因。大丫环要压制和管理小丫环,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抗。晴雯因为性子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更容易得罪人,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小丫头坠儿偷了平儿的镯子,这事本来是应该袭人处理的。可是,晴雯因为性子急,直接把坠儿赶走了。这是砸人饭碗的事,别人都躲着,他却毫在顾忌。引起人家的痛恨,也就很正常了,坠儿的家长宋嬷嬷当场就和晴雯争了起来。虽然被麝月压了下去,但心里恨恐怕永远无法消除。

第二方面,除了丫环之间的争斗,老妈子和丫环之间,也是一种明争暗斗的关系。有一次,宝玉给袭人留的茶,被宝玉的奶妈喝了,引得宝玉大发脾气。老妈子们因为年纪大了,离主子远了,得到的好处少了,自然很瞧不上凭色相勾引主子们的丫环。这种争斗也是无处不在。有一次宝玉在薛姨妈处喝酒,奶妈百般阻挠,搞得大很无趣,最后林黛玉狠狠的抢白了宝玉的奶妈。老妈子,虽然不敢把黛玉如何,心中定然是不快的。晴雯是有黛玉风格的。她与老妈子们类似的冲突,定然也是不少的。

第三,荣国府大房二房之间的争斗,也是无处不在。刑夫人借绣春囊一事发难,就是因为二房当家,故意找麻烦的。于是由此引起了抄检大观园一事。在此之前,两房的争斗,也是无处不在。有一次,迎春的丫环司棋想吃蒸鸡蛋,管厨房的柳家不给她做,引的司棋大闹厨房。这里虽然也有迎春司棋处事上的问题,但也有两房利益之争。迎春司棋是大房的,柳家的是二房的奴才。后来,大房的秦显家的去争夺厨房管理权,最终失败。柳家的五儿与晴雯是好朋友,在厨房的争斗中,晴雯是柳家一派的靠山。所以,在这个事件中大房的奴才一定是恨死晴雯了。

晴雯因为自己直率的性格,身在江湖,不由自主的卷入到各种利益斗争的旋涡里。到最后,自己吃了谁的亏都不知道。

七十七回,是对抄检大观园一事的最终处理。王夫人亲自出马。各房被赶出去五个人,除了迎春的司棋和惜春的入画之外,另外三个全部是怡红院宝玉的丫环。除了晴雯之外,还有芳官,四儿。和入画司棋真有违反规矩之事不同,宝玉房里的三个人,都没有确切的违规事项,四儿是因为和宝玉同一天过生日。芳官是戏子,妖精,自然不能放在宝玉身边。而晴雯的罪名是长的太漂亮了。三人被逐的原因,《红楼梦》中是有交代的:

原来王夫人之那日着恼之后,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晴雯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王夫人皆记在心中。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一则为晴雯犹可,二则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不长进教习坏了。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乃从袭人起以至极小做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总之,我觉得,晴雯的被逐。是由于她的性格与王夫人不相投。她的作派王夫人看不上。这是她被逐的内因。外在原因,是看到她失势的时候,老妈子们墙倒众人推的结果。袭人和晴雯虽然有冲突,但没有置之死地的理由。她只要保住自己能当上姨娘就行了。晴雯走了,还有麝月,还有会有其它人。

把上面的情况大体弄明白。就可以讨论上面所提的问题了。

晴雯被逐之后,宝玉很伤心。袭人为了安慰他,告诉他,等太太气消了,请示一下老太太,太太,再把晴雯叫进来。

宝玉觉得,晴雯出去之前,已经病了五六天了。说不定没等太太气消,她自己就死了。袭人这时又劝宝玉,你这样说她,不是在咒她吗?

宝玉当时已隐隐觉察到晴雯出去之后的结局。于是就给袭人讲了一通道理。

宝玉道:“我不是妄口咒人,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

袭人忙问:“何兆?”

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道有坏事,果然应在他身上。”

袭人听了,又笑起来说:“我要不说,又掌不住,你也太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怎么是你读书的人说的?”

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有情有理的东西,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像孔子庙前桧树,坟前的蓍草,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这都是堂堂正大之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他就枯干了,世治他就茂盛了,凡千年枯了又生的几次,这不是应兆么?若是小题目比,就像杨太真沈香亭的木芍药,端正楼的相思树,王昭君坟上的长青草,难道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越不过我的次序去。就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的了。” 

宝玉听说,忙掩他的嘴,劝道:“这是何苦?一个未是,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袭人听说,心下暗喜道:“若不如此,也没个了局。”

上边就是袭人说“晴雯算个什么东西”的具体语境。面对晴雯的离去,贾宝玉多情的痴病又犯了。担心晴雯像枯了的海棠一样死去。袭人为了让他不胡思乱想,出了这样一个狠招,假如海棠枯了就应死人的话,那死的也应该是我,晴雯算个什么东西。明白了这样的用心,就应该明白,这句话其实不是为了骂人的。

这里,宝玉说到了海棠的枯死,认为它预示着晴雯之死。但在晴雯死后,宝玉做了《芙蓉女儿诔》祭她。这样看来,海棠花恐之枯大概并不是晴雯的预兆。很有可能真是袭人的预兆,或者袭人在这儿一语成谶也未可知。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宝钗是被比做杨妃的。比如题目中就有“滴翠亭杨妃扑彩蝶”。而海棠与杨妃是有联系的。《冷斋夜话》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是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海棠睡未足耳!”

袭人被认为是宝钗之副,如此看来,海棠之枯成为袭人之谶,或许是有点道理的。袭人的追求,是宝二爷的姨太太。最后嫁给了蒋玉涵。这被许多人认为还算是不错的结局。但是蒋是戏子的身份,当时的社会地位与妓女同列。袭人做了戏子之妻,大概算不上什么好的结局。因为第五回中明确的揭示了,她也是簿命司中之人。


七月流火140400643


金钏儿跳井而死,宝钗说她:

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宝钗并不冷血。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的亲戚、朋友偶然做错了一件事,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她又悔又怕,你会怎么说?“你是无心的,他也不一定因此而死”,还是“这完全是你的责任,你应该自杀谢罪,否则你会一辈子后悔,终生无法得到宽恕”?


不能说宝钗对金钏儿的死毫无怜惜之意,她不是慷慨允诺,不避忌讳,要送两套衣服给金钏儿作装裹吗?但是一个是偶然见面、没有深交、勉强可算熟人的陌生人,一个是嫡亲的姨娘。谁亲谁疏,谁远谁近,不问可知。

袭人与晴雯同事多年,也可以算是姐妹了,当然比宝钗与金钏儿的感情要深。但是感情再深,也比不过对宝玉的感情吧?不仅是晴雯被逐之后,就是在此前,一个是同事,一个是丈夫、情人、终身的依靠,谁轻谁重,不问可知。

宝钗说金钏儿是糊涂人,不足为惜,袭人说晴雯是“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心理:从眼下出发,照顾自己心中重要人的心情。这是任何有理智、有人情的人的正常作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