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宣揚一切隨緣,但鑑真為何執意六次東渡日本?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佛教思想自印度傳入中國,經過數百年的消化吸收,中國僧人又西行萬里前去印度求法,中國漸成為佛教中心,並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佛法東傳的一條主要線路是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早在南北朝到隋朝時期,就不斷有新羅(位於今朝鮮半島)僧人來華求法;當然也有直接前去印度學習的,但後來他們傳播的佛法,可以說主要還是得自於中國。佛法最初傳入日本時,作為一種外來的宗教信仰,還曾引起日本朝廷貴族的分裂,支持派與反對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甚至天皇就此頒發的諭旨也幾經反覆,一時禁佛一時解禁,可見其矛盾心態。直到聖德太子執政之時,這個問題才徹底解決,他鼓勵學習佛法,將日本本土信仰、儒家思想與佛學整合到了一起,從此日本佛教走上了昌盛之路。


隋唐時代,日本曾前後近20次向中國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使團成員中包括各類學者和專業人才,其中僧人佔相當數量。除了官方派遣以外,私人前往求法者也絡繹不絕,由此蔚然成為場日本對中國的“西行求法運動”。這一運動在日本平安時代達到高潮。一些日本高僧在中國學習和修行,並將佛經典籍帶回日本弘揚佛法,最澄和尚與空海和尚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們回國後都成為開宗立派的大師。日本佛教歷來視中國為其母國,各家宗派在長安都有其奉為祖庭的寺廟,而唐朝的大和尚則被尊奉為祖師。此後,隨著佛教的傳播,以及它與日本國情、信仰的結合,逐步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宗教,至今共保存有大小寺廟數萬座,其中京都地區最為集中,儼然成為佛教之都。 與日本佛教發展欣欣向榮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佛教卻接連遭遇到了打擊與挫折。


唐武宗會昌年間的滅佛運動,是佛教在中國從輝煌走向衰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滅佛的原因從宏觀來說有兩方面。其一是政治和經濟的因素,以儒家道統為正宗的中國曆來將宗教與政治區分得比較清楚,佛教以及僧人的號召力與影響力過大,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政治,也會影響世間的權力體系,這是統治階層所忌諱的;加上當時佛教的發展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衝擊,國家財政也面臨困境,於是拿寺院開刀便在情理之中了。其二是思想的因素,雖然佛教已經與中國文明漸漸融合,但在源流上畢竟有所不同,這種不同表現在方方面面;而隨著科舉取士制度的推行,唐代朝堂之上大多是學習儒家經典出身的士人,在他們的心中會時常泛起對佛教的戒備、排斥之心 。


會昌滅佛對中國佛教發展的打擊是巨大的。佛教在中國從此便走向下坡路,其影響非常深遠。實際上,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遠在會昌滅佛之前,一些高僧出於強烈的憂患意識,便希望能開闢新的佛土,在鄰國的天地中多保存一些佛法的種子;而當時的日本,佛法方興未艾,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他們很早便開始東渡日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鑑真和尚(688-763)。他應日本留學僧的請求,曾先後六次東渡,但由於當時人們尚未掌握中日間海洋季風的規律,前五次行程都告失敗,其間鑑真歷盡艱辛,以致雙目失明。但他篤志不改,終於在天寶十三年(754)第六次東渡時到達了日本。那一年他將戒律之學傳人目本,成為日本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鑑真在目本受到朝野的尊敬和愛戴,位於今天奈良西南部的唐招提寺以及盧舍那大佛。便是當年鑑真及其弟子建造的。在中目文化交流史上,鑑真和尚有著重要的地位。

更多精彩,盡在我的問答!


尚武菌


首先鑑真是什麼人,?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鑑真14歲在揚州大明寺出家,18歲從道岸禪師手菩薩戒,28歲任大明寺主持,46歲時成為當地佛教領袖和大明寺方丈,同年受日本留學僧人(代表日本佛教界和政府)延請去日本傳戒。大約在天寶二年鑑真開始東渡日本,不過十年內失敗了五次,尤其是第五次失敗後鑑真大師的雙目失明,在天寶十二年鑑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終於成功了。那麼為什麼鑑真要不遺餘力的要東渡日本呢?


第一,鑑真做為一名自幼出家僧人,其對佛教的虔誠自是不必說的了。

第二,做為一名僧人尤其是領袖僧人可不是無慾無求的,傳播信仰就是其最大的心願。

第三,唐朝時的佛教是比較盛行的,但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而日本當時的佛教比較混亂,出家隨意也沒有什麼定式的戒律,而且又是收到當時的政府和佛教界共同邀請,只要能順利到達日本就能立即開始傳播自己的教義。

所以,鑑真才不惜六次東渡日本進行傳教。


鐵翼鷹揚之大秦銳士


唐朝時期,日本派遣了大批的使者、留學生和學問僧來我國學習,同時,又邀請唐朝學博藝精的專門人才前往日本傳授學問。當時,我國應邀去日本講學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鑑真大師了。

鑑真蘇揚州人,唐朝高僧,本姓淳于,十四歲出家,後遊學於洛陽、長安等地。他到處尋師訪友,潛心鑽研戒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年努力,鑑真終於成了一位德高望重、名揚四海的律宗大師。經他剃度出家和受戒的弟子達四萬多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

唐朝前期。佛教雖已在日本傳播,但是,日本當時還沒有精通戒律學的僧侶,所以,他們積極地派遣學問僧前來我國,一邊學習戒律思想和授戒方法,一邊物色唐朝的著名法師,邀請他們到日本去傳播戒律。

742年,日本的兩位學問僧榮睿和普照拜訪了鑑真,懇切地請求他派一名弟子去日本設壇授戒。鑑真對日本的邀請十分重視,他環視眾弟子問道:“你們之中,有誰願意前往?”許久,才有人回答道:“不是我們不願意去,只因橫渡大海,是九死一生的事啊!”鑑真毅然地說:“為東渡宣揚佛法,哪能顧惜自己的生命。你們不去,那就讓我去吧!”弟子們見師傅這般堅定,深受感動,決心與他風雨同舟,共赴東土。

743年,鑑真等人正準備揚帆出海,官府卻來阻擋,致使他們首渡未能成行。後來,第二、三、四、五次東渡都因氣侯惡劣和航程艱險而告失敗。尤其是748年第五次東渡,途中遇到了颶風,航船像斷了線的風箏,在海上任憑風浪驅使,漂流了十四天。最後,他們忽見天邊露出了一線大地,滿以為前面就是日本了,但上岸一問,才知道漂流到了海南島的最南端。無奈,他們只好回返,751年又回到揚州。連續八年,五次東渡均受挫折,鑑真悲傷不已,加上航海生活的折磨和暑熱的侵襲,他得了眼病,醫治無效,不久雙目失明瞭。

然而鑑真毫不氣餒,他發出了“不達日本國,壯志不息”的誓言。753年,應日本再次邀請,鑑真登上了日本遣唐使歸國船隻,帶了弟子、工匠、經卷、佛像、手工藝品、藥物等,作第六次東渡。這位六十六歲的盲僧以他百折不撓的精神,歷盡艱難險阻,終於取得了東渡的成功。到達日本後,鑑真一行受到了日本天皇和各界人士隆重而又熱烈的歡迎。鑑真依次給日本聖武上皇、光明太后、孝謙天皇,以及四百四十多名僧侶授戒,成子日本的“律宗太祖”。

鑑真為中日兩國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偉大貢獻。他將大量的佛經以及唐代寺院建築、醫學、佛像雕塑等方面的技術和有關書籍帶到了日本,促進了日本佛教的傳播和文化、技術的發展。

759年,鑑真參與建築的唐招提寺在日本落成。這是一座依照中國盛唐建築樣式和風格建造的寺院,十分壯觀。日本天皇為“唐招提寺”書寫了匾額。763年,鑑真在日本逝世,火化後,骨灰就埋在唐招提寺。

鑑真又是位造詣很高的漢醫。他用中藥為日本人民治病,藥到病除,深受日本人民愛戴,直到十七世紀,日本藥行出售的藥袋上,還赫然印著鑑真的圖像

相傳印刷技術和做豆腐的方法也是由鑑真帶到日本的。至今,日本豆腐作坊裡的工人,還尊奉鑑真為他們的祖師爺!鑑真還把乾漆夾絲造像的工藝帶到了日本。現在,只有日本還收藏著最古老的夾絲乾漆像。

鑑真東渡,用集體的力量,把唐代高度發達的文化和藝術傳播到了白本,十分圓滿地完成了一代文化使者的光榮使命。千百年來,日本僧侶和人民始終尊稱鑑真為“過海大師”“盲聖”“聖僧”“日本文化的恩人”。

鑑真為中日文化交流而獻身,死後,又一直被視為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鑑真的乾漆坐像,直到現在仍然被安放在日本唐招提寺開山堂,被定為日本的“國寶”。1980年4月,鑑真的壽像回中國“探親”,受到了祖國人民熱烈而又隆重的接待。


歷史君主


因為是鑑真大和尚,所以不談歷史了,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問題。

佛教講隨緣,鑑真東渡日本就是隨緣,那既然隨緣幹嘛還要去七次,因為鑑真隨的就是去七次的緣。。。

(其實史料有記載,鑑真一共東渡了七次才成功,可日本那邊,考慮到七的日文發音和死字差不多,不吉利,這才改成吉利的六六大順。如此說來,日本當年侵華註定要輸)

鑑真都沒有較真,大家就別在這個問題上較真了,隨緣。。


膽大而鍋蓋


為了搶地盤,浙江商人有了日本佛教的關係,就主導了中日貿易,當時日本有銀礦,漆,木材,是很搶手的貨物。


莫折念生


佛陀可以悉知一切,當然可以塑緣~當然,其他人就算了吧!染了因果,你就只能隨波逐流咯!邏輯思維是線性的,是有方向的矢量,而無之境界,是一個體,當然包含了一切邏輯,一個人腦袋裡沒有任何邏輯,可能嗎?哈哈哈!就是這麼不可思議啊~


洋蔥圈之體


根據《鑑真東渡》這部電視劇上說,大師有一次夜裡參禪打坐入定後見到了南朝的慧思禪師在日本託生做了王子,並吿訴他與日本有法緣,然後又受到了日本皇家派來的為首的兩個日本僧人叫榮睿和普照,見過鑑真,便開門見山道:“佛法傳入我們日本國也有一百八十多年了,如今更是如日中天,但是因為沒有得過真傳的傳戒師,結果一直不能正規地授戒,僧眾都擔心自己的虔誠得不到認可,所以對傳戒的大德望眼欲穿吶。我們到揚州來,就是請大和尚您推薦律師到我們國家弘揚佛法,整頓戒律。”最後鑑真大師才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東渡生涯。


清風教主


佛家講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 不變的是 救眾生 護眾生 度眾生的心 就像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的本願 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本願 隨緣的是方式方法 因為眾生根性不同 所以需要在合適的時間 合適的地方 對合適的眾生 用合適方法 度眾生 佛經曰 應以何身得度者 而現何身而為說法 你所說的東渡日本 是屬於 不變的行願 隨緣的是 坐船去 還是做飛機去(那時也沒飛機)是今天出發還是明天出發 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伍平6


因為鑑真法師執意六次東渡日本也是因佛緣的關係…我一直在猜想,六為吉數,也為陰數,或許法師早已預知將出現的侵略戰爭,希望用佛教的傳播來感化他們…但似乎…改變不了歷史,故六次為一度。


此生能記起多少當年


因為那裡的人剛強難伏,遠甚於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