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点的事业编单位和乡镇公务员,哪个更好?

用户61407135


这个问题没有说明单位层级,没有办法准确比较。常识理解,同级单位肯定公务员比事业编好,而且优势非常明显:

一是工资待遇优势。乡镇公务员有车补、乡镇补贴、十三薪,年终绩效等相对也高,同级之间乡镇公务员一般要比事业编高出两三万一年,即便是县城事业编也不例外。以小公所在的地区为例,乡镇公务员科员年收入到手一般在7-8万之间,而事业编也就5-6万。别不相信,实际上就是这个水平。

二是提拔晋升优势。乡镇公务员,只要能力过得去,稍微努力点,靠熬资历和机会,多数都能提拔到副科以上领导职务,而如果是事业编在乡镇走管理岗,大概率干一辈子就是管理九级即科员,很难有出头之日。更何况,公务员还有职级并行,不能提拔领导职务,至少可以晋升职级,到退休副处不敢说,至少有一级主任科员待遇,提拔晋升的宽度和纬度都比事业编高。

三是社会地位有优势。公务员在乡镇不管是不是领导,因为工作岗位等原因,至少可以使唤事业编人员。而且,公务员还有行政执法权,在外界眼里相对会更有权力,而事业编只是狐假虎威罢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差距可见一斑。

以上是同级比较。在县一级,无论是哪个事业单位,相比公务员来说都不具有优势,选公务员无疑。而如果是地市级以上事业单位,乡镇公务员无论从工资待遇、提拔晋升、社会地位包括生活便利等方面比较,都不再占优势,没有特殊考虑,肯定选地市级以上事业单位。


80后小公


就拿县城举例,事业单位的名额都是由省级人事部门调控,各地区事业单位基本工资都由省级统一调配,所以现在编制内基本不存在发不下公资的问题,只是地区奖金会有差异。事业单位人员如果没有重大过错,犯罪等行为,开除是需要进入常委讨论的,且必须全票通过,也就是有一位常委反对就要重新来议。同时,全国社会正常运转基本都有事业单位贡献,就拿上次地震预警来说,就是事业单位在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都是事业单位编制,医院基础就是事业编制人员在做,天气预报 文化艺术审核交流 卫生 绿化 美化 宣传都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在一线奉献。再说回来,高一级的事业单位会很容易体现出个人能力。而乡镇也不同,乡镇公务员基本就是文件梳理机器,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杂且乱,专业性不强。所以不要从身份上去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这有点社会二流子的意思,而应该从自身出发,如果想要专业性强的工作选事业单位,想要综合性强的工作且个人交际能力较强,选乡镇公务员。


隔壁办公室小刘


好点的事业编单位和乡镇公务员哪个更好,要看个人追求,也要分男女区别看待。

一、先说事业编单位优劣。好处是工作相对轻松,工作在县城环境较好,工作单位离家很近,能比较好的照顾家庭。坏处是提拔晋升很难,事业编制晋升空间很小,大多数人退休也就是股级,很难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

二、再说乡镇公务员优劣。好处是提拔晋升机会多,一般可以很快晋升副科级,正科级应该也不难,比县级科局公务员要提拔的快。坏处是工作辛苦加班多,一般离家比较远,顾家很难,还有副科级时想回县城很难。

三、如何选择,要看个人追求,是要追求轻松工作,舒适生活;还是追求仕途发展,谋求一官半职。前者就选择事业编制,后者就选择乡镇公务员。

还要分男女,建议男的可以选择乡镇公务员,男人还是应该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女的则建议选择事业编制,离家近,工作相对轻松,能更好的照顾家庭。这里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在体制内工作,想要提拔晋升,女性比男性要更难、付出的更多。

这里作出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工作和前途情况,没有考虑工资待遇情况,是因为不同地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资有区别,有的地区事业编制相对高些,比如我所在地区。大多数地区公务员高一些。

总之,选择事业编制就要有在一个单位一直无法晋升的思想准备,选择乡镇公务员就要有条件艰苦很难回城的觉悟打算。

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7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欢迎留言或加关注,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独善者众也


好点的事业编制单位和乡镇公务员,哪个更好?肯定是公务员更好了。事业人员想进党政机关成为公务员,这是有门槛的。而公务员去事业单位工作,一般都是去当管理人员,当领导的。你见过哪个公务员调到事业单位当一般人员去的?

在事业单位和乡镇公务员之间选择,无非就是因为想去的事业单位在县城,生活条件好一些,方便照顾家庭,不用两头跑,另一半忙的时候,父母、子女也有人照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觉得所去的事业单位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福利,这一点是极为不靠谱的,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都是统一的,不能私自提高发放额度,否则就有违规违纪的风险。而公务员比事业人员工资高,还多了公车补贴,有的地方还有年终奖,这些都是通过正当途径发放的,没有一丝一毫的风险,孰优孰劣,哪个拿的安心,不言而喻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公务员职务晋升前景不看好,觉得自己没有背景没有特殊能力,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虽然公务员有“职级并行”政策,但有名额限制,还是有非常激烈的竞争的。如果是出于这种考虑,可以去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兢兢业业工作,努力提升职称等级,同样也会有前途,工资福利待遇也不比公务员差。


职言管语


可以肯定地说,乡镇公务员好。

我个人觉得你所说的好点的事业单位,按我理解你认为好就好在以下2点:

1、福利待遇好。现在这个体制还有那个单位敢发放福利,一切都已取消了,就算现在他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发放,很快也会被相关部门发现,并且还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再说现在发给你也只是暧暧心、胀胀荷包而已,很快就会被相关部门发现,到时候也会被全部收回。

2、工作环境好。还有一种可能是县级的事业单位,有的单位工作环境好、离家近,能够照顾老人和孩子。

虽然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属于体制内的人员,但仔细分析公务员不管是从工资福利待遇、政治待遇等都优越于事业单位。

1、工资待遇的区别。同等条件下公务员的工资比事业人员的工资每月要高200左右,再加上公务员的公务用车补贴每月也有500左右,乡镇每月还有30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公务员就算在行政级别上得不到晋升,按照现行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公务员刚参加工作几年就可,只要考核在称职以上可以晋升到四级主任科员,并县以后每2年晋升一个职级,而事业人员如果走管理岗位,如果得不到提拔,也就是管理9级,管理9级的工资与四级主任科员的工资相差近1000元左右。如果你走专业技术职称,要通过考试难度也相当大。


2、政治待遇的区别。公务员提拔任用的空间比事业人员的大,再说公务员还可以参加省市的公务粼选考试难度比事业人员考公务员小得太多。公务员还可以享受工龄满30年或工龄满32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提前退休政策。再说,在乡镇干出了成绩,提拔为副乡长后,就有机会调到县级各行政部门任副职。而县级的事业人员要想提拔为副科级公务员,必须先提拔到乡镇任副职,工作出色后对能调回县级所属的行政机关任副职。

因此,不论是从工资待遇还是政治待遇上,公务员都比事业人员优越得多。


文博自媒体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无所谓哪个更好,关键是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假如为了照顾家庭,或者自己不想这么辛苦,当然是去好一点的县直或市直事业单位。但自己的志向如果是想将来在政治上更有前途,则乡镇公务员更具优势。

首先,乡镇工作的特点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会非常的辛苦,很少能够顾及家庭,假期也非常少,但有了基层的磨练和摔打,对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更是大有裨益。这种帮助,在县直单位工作,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是永远都学不到的。

其次,公务员的身份比事业编的身份要好很多,按照目前的规定,行政部门的领导职务,一定要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身份的干部想都别想。在县一级来说,将来提拔的话,乡镇公务员一般5—6年就可以提拔副科,按照大学毕业就考取公务员的话,30岁之前或许就有副科级别。从更长远来看,如果想提拔副处的话,一般都要有乡镇党委书记的经历,而乡镇党委书记又需要两年以上的乡镇副职的经历。换句话说,在县一级工作,除了非党人士,想要提拔副处,在政治上走的更远,必须在乡镇担任公务员,否则想都别想。当然,并不是所有乡镇担任公务员的,都可以步步高升,但一般来讲,50岁左右提拔到正科级(或主任科员)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而如果去机关事业编的话,很可能一辈子都是一般干部,当一辈子的办事员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综合来讲,对于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乡镇公务员要更好!


孤舟钓江雪


你提的事业编单位和乡镇公务员有点混淆。

首先事业编单位是哪一级的需要说明。中央、省、市、区、县、乡(镇)都有事业编。

另外事业编的某些职级的干部可以调任或者选举等形式解决公务员身份。

如果是乡镇一级的事业与乡镇公务员相比或许要好一点,但是老师、医生等事业身份的薪酬待遇也不错。

如果是县及以上事业编的同志,没必要去乡镇当公务员,不行你可以试试。到时不要后悔。



轻松一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

从编制角度

事业编单位

1.参公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中,有一部分参公事业单位,如金融办、史志办、党史办等。虽然人员编制隶属于“事业编制”,但是人员管理参照公务员管理法,这类人员也是实打实的“公务员”。

2.非参公事业单位:人员都属于事业编制。

乡镇公务员

毫无疑问,乡镇公务员的编制都隶属于“行政编”。

从平台角度

事业编单位

1.好的事业编单位要么是部分局委,要么是局委下属事业单位,要么是参公事业单位,但无论是哪一种,基本都是市直单位。

2.市直单位的起点就是“市”级机构,虽然说有的机构行政级别跟乡镇的级别相同,但统归起来仍是市级单位。

3.市级单位的业务相对单一,除了个别局委外,事业单位整体没有乡镇忙。

乡镇公务员

1.乡镇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镇的公务员也是最基层的行政工作人员。对上要对上级各个局委、办公室、中心汇报,对下要联络村组、社区,甚至直接对接普通群众。

2.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既有岗位任务,更有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哪个都得干,一年到头都很忙。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

事业编单位

事业编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得到晋升提拔的机会不大,从一般科员(九级科员)做起,做到中层之后在本单位内轮岗。没有超过35岁的可以考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的人除外),不能参加遴选。除非有大的人事变动,否则离开本单位的可能性不大。

乡镇公务员

乡镇公务员占乡镇正式编制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是一般科员级别的就更少了。这类人如果在乡镇干得时间比较长、能力也不错、年龄在32岁左右,根据最近几年干部提拔向乡镇倾斜的趋势,普通公务员得到提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不想在乡镇呆的时间长,只要条件符合还可以考遴选。

从实际便利角度

事业编单位

1.好的事业编单位工作不会太忙,假期加班的现象不多,平时也能够做到按时下班,利于个人照顾家庭。

2.鉴于很多事业编单位都是市直单位,在城区办公,离市区较近,可以享受到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当然,相对应的生活压力比较大。

3.薪资待遇对比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不会差太多,但是只能公务员享有的补贴不能享受。

乡镇公务员

1.很多乡镇会为在乡镇上班的干部职工提供宿舍,虽说不是一人一间,但是至少有个住处,平时值班加班了都有地方可以休息。

2.乡镇的花销也不大。但是离市区远,家在乡镇的还好,不在乡镇的需要早晚来回跑。

3.一旦忙起来,家庭可能就顾不了太多。

4.工资薪酬比同等条件的事业编单位稍好些,既能享受乡镇工作补贴,还能享受公务员享有的工作补贴,但是不会相差太多。

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参照,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工作单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一朵朵花海


各有利弊

第一,工资而言,同等级别下,乡镇公务员高些。现在公务员都车改了,事业单位还遥遥无期,乡镇公务员工资收入(车补+乡镇补贴)高些,而且现在提拔都向一线倾斜,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现在容易一些。当然,你不能拿个事业单位副高职称(相对于副县级)跟一个科员比较。当然事业单位可以兼职,拿点外快,公务员就不行,政策规定禁止兼职。不过事业单位兼职的,也是很少一部分人。

第二,工作而言,乡镇公务员要复杂性,压力大些,而事业单位单纯些,压力小些。乡镇就是个小政府,一个公务员要负责诸多工作,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信访维稳等,尤其是维稳信访,特别令人头痛,压力很大。事业单位则不然,单纯些,多搞搞职称,工资就上去了。

第三,上升空间方面,乡镇公务员被选择的余地大些。因为负责多种工作,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加上不错的个人综合素质,很容易被上级部门相中,进而调入县直、市直等机关。

个人现身说法,希望能帮到你!


xshkdjs


无论是就业条件,还是个人发展的性价比,就当前而言,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好,小猿在此无须赘述。如果摆上乡镇这一层级的修饰词来看,那么在选择时就值得商榷了,理由如下:

一、关于乡镇公务员的一些情况。

首先,讨论下地理位置。既然称之为乡镇,而不是街道办事处,可以大概猜测其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乡镇是偏僻、落后的代名词。到县城的车程两三个小时的不在少数,如果是选择公交出行,候车、通行,那么别说去办事了,一来一回就占据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偏僻的位置,意味着留不住人,外出务工者众,夏秋时节,农村只有老弱妇孺在留守,年轻的公务员在工作之余,加之进城较难,各种活动很难开展。

其次,工作内容繁杂。基层年轻人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有相当本事或志向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离开乡镇,冒尖的年轻人会被掐尖。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下沉,计生、劳保、就业、党务、安检等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乡镇工作人员不懂、不会,也不想学这些系统,那么这些就都推给年轻人去做。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综治、维稳、组织、党建、宣传、计生、新农村等口子,乡镇的年轻人往往也要参与其中,一人身兼多职并不是特例。周休日、节假日加班是常态,如果赶上检查和专项工作,按时下班也不能够保证。


再次,个人问题难以解决。因适龄人员较少,且位置偏僻,很难找到条件相仿的对象,有点尽管有对象,因距离和其他条件,也很难持久,身边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往往是同事之间,或者与本地的老师结合,但也就意味着定居于此,此后再难离开。

再次,薪酬待遇。乡镇的收入其实是很微薄的,所得仅够维持日常基本生活,想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是比较难的。前些年,安徽一乡镇副镇长,因收入拮据不得不跑滴滴以维持家用。

最后,个人前途发展。除去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多数乡镇为正科级单位,公务员的晋升发展受限。因职位少,很多人一辈子科员到退休,情况稍好些的长期为科级副职,就是基层常说的久治不愈的“副科病”。

二、关于题主说的好点事业单位。

如果是县处级单位的职能部门的事业单位,如县区农业局、统计局、商务局等,因级别对等,那么此时无疑是公务员身份更有优势,此时尽管事业单位在县城,相比之下,乡镇公务员为上佳选择,起码仕途上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是地市级及以上单位,或者说是处级以上单位事业编,此时就不要偏执于公务员这一身份,大可选择事业单位。因层级更高、平台更大、视野更开阔,生活便利是其次,个人的发展空间更大,奋斗到一定的级别,是可以打破行政与事业的界限,可以交流任职。从这个角度而言,事业单位的选择会更好。

三、关于两难情形的选择。

当然,个人的选择不能仅仅从职务晋升来看,尽管发展有空间,但还得靠个人的努力和时机的把握。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公务员更有竞争力,但这是建立在时间长轴之上,更偏向于结果导向,但生活不仅仅是结果,过程也很重要,这也就取决于个人的综合考量和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