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弟子:可清楚道门太极拳传承谱系?

武当山道门太极拳同其它同类技艺传承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漫长历史过程。

中国道教协会北京白云观正一清微派第15代传人安声远道长介绍:

武当弟子:可清楚道门太极拳传承谱系?

道门原始太极拳传人 安声远

相传太极拳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说是他根据蛇鹊相斗的形态所悟创太极拳的雏形。历代高道在此基础上,不断揣摩、体悟、演化,形成了多种拳法。早在唐朝时在武当山修炼多年的丹道鼻祖,吕洞宾曾创编有《吕氏太极拳》,实为至今仍在道门内外传承的武当纯阳拳功;宋代陈抟老祖曾创编《华山太极拳》,在武当山留下“睡仙”美名;再经历代高道不断传承与融合,到宋元时期,武当武术日渐丰富。元明时期张三丰祖师在武当山创编《三丰太极拳》,在中国道教历史三位代表性人物都在武当山修炼多年,不断传经诵法,教化育徒,普渡众生,逐步形成了武当山特有的太极地域文化。武当山道门太极拳便是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

武当弟子:可清楚道门太极拳传承谱系?

近代武当太极拳代表性传人 徐本善

据《武当宗谱》及《武当秘鉴》作者,前清道长严嘉康手迹,藏书共八册,其中记载:张三丰祖师是武当太极拳公认的集大成者、公推为武当太极拳的创始人。实际是对武当太极拳有创新的代表性传承人。

道家传说张三丰曾得“天书”一部,而后到武当山金顶龙岩观挂丹,于是在武当山修炼文、武两技,并创造了武当山内家拳正宗一派。

后有史料记载,先哲祖师张三丰曰: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后地产阴阳,太极占中央。

三丰整编有无极拳12式,太和拳8法,太极拳16式,后经三丰多年苦心研究,三种拳术之精华融入一炉,通称为太极拳36式。从这以后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武当太极拳。此拳经下传后,不断补充完善,达到武当太极拳共88式。到第七代弟子武当山玉虚宫玄武真人陈敬儒本人,多年习练形意拳和八卦掌,汇中一炉,天、地、人合一为太极拳,又精补了20式,主编了武当太极拳108式,为尊重张三丰,也叫三丰太极拳,后来统称为武当太极拳。此拳曾为三清道教正宗秘传,非道家而不传也。

武当弟子:可清楚道门太极拳传承谱系?

当代武当太极拳(道总徐本善架)代表性传人 康五爷

近代武当山道门太极拳道内传承有记载的是武当道总徐本善;在庙道长王至道、朱诚德和百岁坤道李诚玉。

到现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武当山道门太极拳道内一支濒临失传。直止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重视挖掘整理武当武术,武当道内传承的太极拳才陆续显露于世。

目前,武当山下主要有四支代表性太极拳传承。

武当道总徐本善架太极拳(108式)和百岁坤道李诚玉文太极(13势)主要由岳武(蔡星生)、蔡星峰及其众弟子承传。

武当朱诚德道长太极拳主要由钟道烛、游彥学及其众弟子承传。据考证,所传拳架与杨式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有渊源关系。

另外,近代由武当道内流传于东北的武当太极拳,由武当山南岩宫杨丰慧道长传出。具有明显的武当太极拳共性特点。1989年由岳武(蔡星生)从襄阳民间习得,返回到武当山,目前在十堰地区已经流行。据考证,所传拳架与胡绍和老师有渊源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