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医生辛苦,为什么医科大学收分却很高?都说教师收入低,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读师范大学?

极地游侠


现实中这个现象确实存在,医生的工作很辛苦,可是医学院录取分数还相当高;教师收入低,还有很多人读师范大学。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了,为什么辛苦的工作,分高也有人去?收入低的师范类,仍然不少人去选择?


首先我觉得这个择业现象反映了兴趣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

1、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读救死扶伤的故事,觉得治病救人是天底下最伟大的职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理想,于是把读医学院当医生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学医的人中,这样的占了相当比例,所以无论分数多难考,也要努力,有的甚至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因为喜欢所以付出再多也愿意。

工作后,医生很辛苦,但是非常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高,更重要的是医生这个职业能让人充分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当成功救助一个病人,那种喜悦和满足是别的职业很难体会到的。所以即使分数高又辛苦,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做医生。


2、教师这个职业和医生差不多,也是很多人从小的偶像职业。上学就接触老师,相当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树立了当老师的理想,而且我国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家,所以师范类也是人们选择的热门。

和医生相比,教师工资要低很多,这是现实。所以报考师范类的女生比较多,男生偏少,如果增加教师工资,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

以上是从职业理想角度,来分析上面的现象。

其次,出现上面现象我认为还有现实的原因。

1、现实中,医生社会地位高,收入也是非常高的。和别的职业相比,稳定,高薪,所以成为人们理想的职业,虽然辛苦,但是付出有回报,这也是受欢迎的愿意。

2、而教师职业虽然工资低,但是相对稳定,受人尊敬,而且还有两个假期。是别的职业没法比的,同时还可以辅导自己孩子。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女教师是最受欢迎的择偶对象。


当然出现上面现象还有个别几率比较少的原因,比如高考报错志愿,或者听家长的想法,还有的因为被调剂。但是这些占比例应该比较少,主要还是以上两点。


终将长大


据我了解,很多一般的大学师范专业收人确实不少,但是好点的大学师范专业根本招不满,我大学是一所双一流,当年我是调剂到师范专业,而我的同学,有三分之一都是调剂来的,男生几乎全是调剂。毕业今年第三年,一个月两千的工资拿了一年半,转正后加上这两年呼吁的涨工资,一月两千九,绩效一月四百多。之前的教师学历大体不高是事实,但是现在的教师招聘都要求很高,招教考试要求本科以上不算啥,人才引进政策现在哪个地方都有,招的这部分老师,基本上都是一本,还有些985、211的,研究生也有不少,这还是一个小县城普通中学,大城市基本没有低学历。说实话,对这些人来说,两三千工资确实低。

医生的话我周围有不少,我同学也很多学医的,医学院学生学制都是五年,并且大多数都是需要读研深造的,不然顶多进个县城小医院。没问过人家工资,上次头条有个医生晒工资,他的工资是三千多,绩效还是啥一月七千多。其他方面不清楚,不敢乱说。但是,个人感觉医生工资不是很高,因为人家求学阶段投入更高,并且医院是可以盈利的,有自己收入,工资高正常。而学校,完全是公益的,本身没有一分钱收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教师工资,上边拨多少,就是多少。(见识不多,说的都是小县城情况)


禅灯霜枕梦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姐河师大毕业后回到我们小县城中学教书,结果有亲戚就说读了那么多年书结果还是回小县城,一个月才两三千。其实谁都懂医生老师是万金油,越老越吃香,那些看着做IT的月入过万,如果不积极转型,到了三十多就可能会被辞退。人生选择都要考虑未来的路怎样,不能老想着工资多少。总之一句话,事业编能进就进,没有不好的事业编。


Ditto74562519


刚才报导有误,师范类像985或211大学高考分数要求很高,尤其公费生,2015年我女儿高考成绩高,读公费,4年大学免学费和住宿费,每月有600元的生活费补贴,今年毕业还包分配。为了选自己爱的学校,考进一所满意的学校。至于工资要看你在哪个城市?像厦门一个新老师每年至少有15万还有住房补贴没算在内的收入。另一种非公费的985或211的师范类分数也高,当时录取看你排名,怎么说读师范类的高考分数低才读这类学校,报导错误严重,不要误导他人!


手机用户59669270187


这个题目有两个问题,一个个回答。

一.医生辛苦为什么医科大学分数很高

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正是因为医生的勤勉工作,才有那么多的病人重新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甚至重获生命,他们是白衣天使。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医生都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除治病救人之外,还拿着很高的工资,每天在办公室坐着,享受着舒适的待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到医院看病的经历,辛辛苦苦排半天队,终于轮到自己了,到了诊室医生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你,要么就直接让你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就这样,患者还得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生怕一句话说得不对,遭到医生的呵斥。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种医生给病人家属耐心详细地解释患者的病情,恐怕也是在电视剧里面存在吧?医生整体上在社会上认可度较高。

二。教师收入低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读师范大学

工资不高这也是一份工作呀,而且对大部分刚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刚从大学毕业在哪个工作岗位工资都不会很高。

工资不高不要紧,如果是正式的有编制教师工作,很多人看重的是相对稳定的编制,而且工资高和低一说,在不同的城市收入待遇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多省会城市,以及江浙沿海一带城市,有一定工作年限的老师收入虽然没有到达金领的级别,但最起码已经到达白领的级别,对很多老师来说,如果夫妻双方是双职工,日子其实过得不会太差。

对很多人而言,一旦考取了教师编制,获得一份正式的工作,总比在社会上朝夕不保来的要强很多。其实有很多的年轻人,虽然有梦想,有情怀,但在内心还蛮期待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数学严老师


观点:

第一:医生、教师是事业编制。

第二:医生、教师工作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医生、教师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阐述:

1、“都说”医生辛苦,一般都是没有从事医生行业人说的;“都说”教师收入低,一般也是没有从事教师行业的说的。

2、考生报考志愿过程中,家长的干预性是很强的,家长都是过来人,人来人往经都经历过,家长为孩子选择的方向往往是保守和稳定的那种专业,或者说将来能从事有一定社会地位那种工作。其实,真正通过自己打拼大富大贵的,毕竟是少数。

3、医生和教师的工资还是最能接近城市平均工资水平的。随着医生和教师阅历和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提升,工资收入也会随之提升。

4、大家忽略一点,医生和教师经验积累是长期有效的,可以说是“永不过时”的,越积累工作越从容,其它行业很难保证这一点。

5、还有有很多人对医生和教师工作有着天生的敬畏感,在自己的心中一种有着自己的一个梦。

6、医生和教师类专业相对其它专业招收的学校及人数本身就少,所以相对难度大。

个人感言:教师和医生,一位教师教书育人,一位治病救人,他们所处的岗位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真心希望他们都能善待每一位需要他们去帮助和救护的人!

至此向从事教师和医务职业的人致敬!!!


越来新锐


确实,这几年的医科大学和师范大学录取分数和填报人数相对比较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一、医科大学为何录取分数高

首先,你的问题中说医生辛苦。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现在哪一行的工作是不辛苦的?程序员不辛苦?外卖员不辛苦?比如你在华为等公司上班,过了35岁,你就会被下岗的危机,而且如果是下岗了,想要两次找工作那是非常难的。因为大部分的公司招聘都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对大部分的行业来说,存在着这种现象: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尤其是程序员的更新换代太快了,刚毕业的新生一代,他们来势汹汹,有技术,有激情,更重要的是有体力,有时间,可以随便加班,而年纪大的程度员之类的工作人员,因为家庭,因为身体等原因,相比之下显得弱势。

而医生的工作是辛苦,但是只要你没有违纪,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下岗危机,而且随着你的年龄增长,你的价值更是在成倍增长。有经验的医生,技术高明的医生,他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到哪一个医院都是受欢迎的,尤其是老中医,所以这是刚毕业的医生所无法代替的。

因此整体上看,医生的投入与所得是成正比的,它的本科要五年,它的录取分数也高,但是每年还是吸引着众多考生的家长的认可,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辛苦有所值。

二、师范类大学报考人数为何多

确实这几年师范类大学的报考人数增多不少,因此录取分数也在水涨船高。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也是一位教师,可以说是很有体会。

在刚毕业那会,真的很少有人主动报考师范类院校。但现在不一样了,比如今年江苏学霸考生放弃清华上华东师大,好多可能是源于发自内心的喜欢,当然也有外部客观原因。

首先,教师工作的稳定性。说实在的,当你进入教师体制后,只要你不犯错误,你基本上是可以工作到退休,不会有人给你下岗,最多你成绩不好,可能会调动岗位,但不可能开除你,这一点与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有点相似的吧。

其次是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工作,看得见的那就是每年的寒暑假,想必这是好多人羡慕教师的主要原因,因此也可以顺便给自己家的孩子辅导功课什么的,都是方便的事。

第三是工作的薪酬,如果是十年前,那么教师的工资还是被人鄙视的,但现在教师的工资可以说是被好多人羡慕,这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是你,相信对医生和教师的工作也应该不会排斥吧,你说呢。


导航生涯


我是一位教师,所以我希望先说一下,为什么都说教师收入低,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读师范大学。

除了对大学报名什么都不懂,而直接胡乱填写了自己的志愿的那些人,剩下的报考师范学院的有这两大类人:一类是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喜欢教育,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就想做这一份工作,无关收入,兴趣使然;第二类是因为个人或者家庭原因,需要尽快找到工作,需要交较少的学费。最终做不做老师,那不是现在考虑的。

第一类人,他们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而选择了读师范。最终可能如当初的他们一般,开开心心的在这个行业做下去,和孩子在一起,永远保持自己的童心,开心快乐。也可能在真真正正从教几年之后,甚至几个月之后,发现教育并不像自己当初所想的那样,闷闷不乐。或选择离开或继续留下。第二类人,他们毕业的时候未必会选择教育这个行业,可能会做其他工作;也可能因为家庭原因或者个人原因选择了这个行业,因为和其他的事业编和公务员相比,教师编制更容易考一些。

至于说医生辛苦,为什么医科大学录取分数却很高。我想如果不是十分优秀的人,他也不能做医生吧?毕竟医生可是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不容马虎。因为对医生不了解,所以我不想说医生收入高,但是我知道,医生的工作至少有一点是其他所有的职业都比不了的,那就是

当一位医生从死神手里面将病人抢救回来。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啊!这种兴奋,这种激动,这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比不了的吧?因为爱得深沉,所以无所畏惧!


我是i微观教育,专注教育领域的问答与创作。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那我十分荣幸。还请评论、转发,关注我哦。谢谢!


i微观教育


在这里,我想理清大家对医生这个职业认识上存在的片面和刻板印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即使是同一个行业,里面的人根据自身的能力,职称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我们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数值去衡量一个群体,因为这样的群体往往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我们要看的是这个群体的平均水平,以及分布情况。

医生的准入门槛高不高?

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既有几天获取“资格”的黑窝点美容院“医师”(当然这些人不算正规的医疗行业从业者,但市场份额不可轻视),也有大学本科毕业,考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到中基层工作的大量医生,还有在大型三甲医院工作的要求名校硕博起步、对科研能力要求极高的医生。大家都想成为后者,但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个门槛。

说实话想要成为一个基层的医疗工作者其实门槛并不高,只不过政策使得这个过程变得比其他行业更曲折(5年本科+3年规培),而这个门槛,从性价比角度考虑,确实不算划算甚至有点坑爹。

而顶尖高素质人才,进入大型三甲医院工作,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临床/科研),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即使不是全国知名的大专家,在这个平台里也不会差到哪去。

医生的待遇怎么样?

医生的收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的医生收入差距极大,从勉强维持温饱的基层医院的基层工作人员,到名望财富双收的顶尖医院全国知名专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越高级别的医院,越高级别的职称,在专业内学术地位和名望越高,就有越多的收入(连挂号费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总体上来看,处于中层水平的医生收入应该比当地平均工资高50%多的样子。但跟同等学历和工作年限的IT行业和经济金融等热门行业相比,收入要明显低不少。

当然,要说完全没有灰色收入是没人信的。但随着国家管理越来越严格,冒着丢饭碗的风险去拿灰色收入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况且,大家都是从最底层干起,想要混到有资格拿灰色收入都不知道要多少年(你会给管床的住院医包红包嘛?肯定要给也只能给专家教授)

综上,对于一个刚工作或者开始规培的医生来说,生活压力是十分大的,收入非常非常低(想要拿到差不多养家糊口的工资至少也要主治级别),而且年龄也不小了要面临结婚,买房,生孩子等等重大而且极其需要钱的事情。

医院是一个等级极其森严的组织,作为最底层的你,需要包揽所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每天起早贪黑,却拿着悲催的基本工资(规培更惨,相当于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

如果你的家庭有足够的条件帮你度过这个困难期,或者你自己有强大到毅力以及足够的忍耐力(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混过最黑暗的若干年,生活水平就会随着经验积累和职称进阶水涨船高。


教培小助手


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求安稳”。

医生,受人尊敬、收入高、待遇好,不管是穷人、富人都需要;教师,古往今来在大家眼里是“辛勤的园丁”,在如今就业难的社会里,的的确确是一份收入稳定的职业。


一份调查显示,在过去六年里,香港产生的 50 名状元中,30 名同学都决定学医:

随着政策的扶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金融行业的饱和,使得医生虽然是一份相对学习年限比较长,但稳定的工作性质和较好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这也使得医学高考分数水涨船高。

今年考研人数近300万,而18万人已经是第三次考研。考研人数的增多侧面反映了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的现状,与之相比,公费师范生计划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教师资源的缺失,尤其是贫困地区。而国家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鼓励了教师这个行业。而大家心里最了然的,便是当老师,假期多、稳定性强这两大特点,可以降低现在考生对“毕业后就失业”的焦虑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