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張 捷(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導讀


“13省市34萬億”基建是新版“4萬億”嗎?新基建能否撐起穩經濟的一片天?


摘要


一、“13省市的34萬億基建項目”是新版“4萬億”嗎?到底多少是疫情催化出的?


  • 第一、結合媒體清單和地方兩會報告,我們能查到明確有規劃總額的9省市的計劃投資總額為25.6萬億,有2020年投資數據的13省市年度投資金額為5.42萬億。
  • 第二、上述這些總投資額和2020年年度投資額是疫情發生後新推出的刺激方案嗎?不是;
  • 第三、疫情後地方政府投資會加碼嗎?肯定的;
  • 第四、新增投資金額會有“4萬億”2.0版?部分會有。


二、“新基建”是未來的方向,但能撐起穩增長的一片天嗎?


  • 什麼是新基建?我們將新基建分為四個層次:


(1)最內核是為數字、信息經濟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提供基礎設施,如5G基站、IDC數據中心等;

(2)第二層次是電子化、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的傳統基建設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項目;

(3)第三層次是在城市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例如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支持的充電樁、光伏、垃圾發電等;

(4)第四層次也是最外層,實際上並不能稱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補短板基建,如科技園區的開發、連接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高速鐵、輕軌等。


  • “新基建”規模知多少?發展空間巨大,但不足以撐起穩增長。“新基建”項目在17多萬億PPP項目庫中少的有點可憐,不足1000億元,佔比只有0.5%。類“新基建”項目,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6萬億,佔比14.7%左右。兩者加總大概佔整個PPP庫的15%左右。


  • “新基建”概念變火,一方面是政策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反映市場人心在TMT,只是換個名頭,以基建的名義來炒TMT而已。


正文


1. “13省市的34萬億”新一輪投資是新版“4萬億”大刺激?到底多少是疫情催化新推出的?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截至3月1日,包括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共計33.83萬億元——我們加總該報道明確列出投資金額數據的8省市的投資之後是22.23萬億元。[1] 咋一看這類信息,能讓市場立即聯想2008年“4”萬億基建大刺激。那麼有多少是因為疫情而放出來的項目呢?2020年又準備投多少?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梳理了相關省市的兩會報告和相關報道。值得一提的是,除雲南、四川,全國29個省(市)已經召開兩會,而且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召開的。因此,我們可以進行最近報道的數據和兩會報告公佈的數據來看地方政府有無因為疫情而新增投資項目。


我們梳理的結果是:


第一、結合媒體清單和地方兩會報告,我們能查到明確有規劃總額的9省市的計劃投資總額為25.6萬億,有2020年投資數據的13省市年度投資金額為5.42萬億。我們的清單裡面,8個省市在地方“兩會”報告裡面有具體投資金額,10個省市是被媒體報道的有具體投資金額的。兩份清單有重合之處:


  • 有總規劃投資金額的是9省市:雲南、四川、福建、陝西、河南、重慶、河北、黑龍江和寧夏(圖1);


  • 有2020年年度投資金額的是13省市:河南、江西、四川、江蘇、陝西、福建、雲南、重慶、北京、河北、黑龍江、廣西、寧夏(圖2)。


第二、上述這些總投資額和2020年年度投資額是疫情發生後新推出的刺激方案嗎?不是。


我們將這些省市與其“兩會”報告中公佈的投資額對照,分為三種情況:


  • 媒體公佈的數額與兩會公佈的數額完全一致的:重慶、河北省、陝西、福建省四個省市;


  • 之前未公開(可能未開兩會或者兩會報告中未提到)但新近被媒體公開的是:雲南、四川、北京,和黑龍江;


  • 投資金額在兩會報告和新近媒體報道有變化的是:河南(表1)。


由此可見,基本上這些數據尚未反映疫情對基建投資的影響。


[1]《21世紀經濟報道》題為“投資額近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粵蘇甘三省緊急擴容公共衛生項目”中一張表列舉了13個省市的項目,有些省市缺少投資金額的數據。表中最後彙總得出34萬億,但表中只有8個省市(河北、黑龍江、福建、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寧夏)有投資額數據,合計總額為22.23萬億,而不是表尾合計33.83萬億。在這張表上,北京、上海、山西、江蘇、山東等5個省市有項目數,但沒有金額數。如果不是該報道計算錯誤的話, 那就意味著這5個省份的金額數據不方便單獨公開,可以推算出他們的投資項目總和約是11.6萬億。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第三、疫情後地方政府投資會加碼嗎?肯定的。地方對基建新增的具體方向和規模恐怕都需要等待中央“兩會”的指導。也有可能加快現有存量項目的進度。


第四、新增投資金額會是“4萬億”2.0版?部分會是的。

現在恐怕很難完全再現2008年的那種新增GDP的10%(當年新增的4萬億,約佔GDP的10%左右)投資刺激量,但我們認為總體基建投資規模應該會比年前規劃要高得多。


2. “新基建”是未來的方向,但能撐起穩增長的一片天嗎?


最近資本市場冒出的“新基建”概念對於不少財政部門人士來說多少有點突兀,不是這個概念有多特別,而是規模太小,且大部分需求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圖3)。雖然新型基建是過去幾年一直在努力的而且也將是未來五年規劃的重點方向,但就當前地方政府穩增長需求來說,可能有點杯水車薪。


2.1 什麼是新基建?四層次看新基建範疇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因此,新基建是相對於傳統基建的一種說法,重心不再是鐵公基(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等)、房地產等相關的項目,而是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相關的項目。


我們理解新基建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圖4):


(1)最內核是為數字、信息經濟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提供基礎設施

,如5G基站、IDC數據中心等;

(2)第二層次是電子化、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的傳統基建設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項目;

(3)第三層次是在城市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例如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支持的充電樁、光伏、垃圾發電等;

(4)第四層次也是最外層,實際上並不能稱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補短板基建,如科技園區的開發、連接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高速鐵、輕軌等。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2.2 “新基建”規模知多少?發展空間巨大,但不足以撐起穩增長


在政府基建投資中,尚未有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統計,我們可以從PPP庫細分項目中窺見一斑。目前存量PPP項目總投資規模大概17.6萬億元,其中鐵公基(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是大頭,約7.1萬億元,佔比接近41%(圖5、6)。規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產、土儲相關的,包括廣場、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儲備等,約3.4萬億,佔比20%左右。而醫療衛生只有3000億左右的項目,佔比1.7%。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從現有PPP項目庫來看,新基建空間大有可為,“新基建”項目在整個PPP項目庫中少的有點可憐,不足1000億元,佔比只有0.5%。類“新基建”項目,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6萬億,佔比14.7%左右。兩者加總大概佔整個PPP庫的15%左右。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2.3 “新基建”概念變火,反映市場人心在TMT,以基建的名義來炒TMT


與動輒上萬億的傳統基建項目相比,“新基建”規模太小,對拉動上百萬億元的經濟體的增速來說杯水車薪。根據工信部,未來8年國內5G投資總額將達1.5萬億,因此2020-2021年運營商5G投資額度總共才有2,000-3,000億元(圖7)。政府可以大幅加快這方面的進展,從而以對數字、信息經濟相關行業的作用很大,但總規模還是隻有1.5萬億的話,對於拉動GDP實在微不足道。


總體上,我們認為政府將會以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託底復甦,以“新基建”為主要推手;“老基建復甦、新基建加力”。而資本市場的表現更能反映出資本市場上的人心在TMT上,以基建的名義炒TMT。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3. 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上還是下?地方兩會工作報告怎麼定?


第一、29省(市)中,16個省市公佈2020年投資目標,平均增速7.38%;13省市目標增速高於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佔比81%;


超過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5.4%)目標梯隊:安徽 10%;廣東10%;天津10%;廣西9%;江西9%;海南8.7%;河南8%;福建7.5%;遼寧7%;甘肅6%;河北6%;山西6%;重慶6%。


低於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5.4%)目標梯隊:黑龍江5%;山東5%;新疆5%。


第二、越來越多地方政府不再公佈固定資產投資等目標;從2019年的情況看,即使公佈目標,2020年最終未完成也可能普遍存在;


  • 2020年已開兩會的29個地方政府,13個省(市)未提固定資產投資目標。2018年未提及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增速的有8個省(市),2019年上升至11個。


  • 從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完成情況來看,2019年14個省(市)公佈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增速,8省(市)完成目標,6省(市)未完成。


  • 與固定資產投資相同,更多的地方政府選擇不公佈工業增加值目標。2020年,僅吉林、江西、廣西、遼寧、河南、青海、寧夏7個省(市)公佈了工業增加值目標。2018年未提及工業增加值目標增速的有21個省(市),2019年、2020年上升至22個。


4. 2020年GDP目標增速,地方兩會工作報告下調幅度是多大?


截至3月3日,已有29個省份公佈2020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附表)。除四川、雲南省級地方兩會未召開,重慶市等四省(市)2020年與2019年持平外,有9省(市)2020年GDP目標下調0-0.5個百分點,佔比29%;下調0.5個百分點的4家,下調0.5-1個百分點的4家,下調1個百分點的4家,合計佔29省(市)的比39%(表3、圖8)。


可見,大部分地方政府GDP目標下調幅度大於等於0.5百分點。具體來看,已開兩會的29個省(市)中, 21省(市)下調GDP目標,佔比72%;下調目標的21省(市)中,12省(市)下調幅度大於、等於0.5個百分點,佔比57%。


就此我們推測,在疫情發生後,不能完全排除下調到“5.5%-6%”可能,即目標區間從2019年的6%-6.5區間調降1個百分點。 但現在來看,2020年全國目標下調到“6%左右”的可能性依然最大。2020年GDP目標下調確定,下調的區間、幅度決定著政策反映函數。我們判斷,政策總基調依然以“對沖”影響為主要目標。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5. 29個省(市)兩會公佈2020年GDP目標及下調幅度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花長春:新版“4萬億”?新基建?29省(市)兩會的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