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與牛魔王都會七十二變,為什麼孫悟空比牛魔王厲害?

醉墨客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孫悟空曾與牛魔王等七個得道妖怪結為兄弟,孫悟空排行第七。原文為:

“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此時又會了個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犭禺狨王,連自家美猴王七個。”

在西遊的世界裡,從來都是講求實力為尊,以孫悟空當時自大愛炫耀的性格,若不是自知本領不濟,怎會屈居第七。

此時,孫悟空是比不得牛魔王厲害的,只因後來孫悟空機緣際遇,本領得以見長,至於在哪裡得的機緣,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且看下文。

美猴王大鬧天宮,雖說莽撞無知,但可謂得盡造化機緣。

首先,孫悟空大鬧天宮,一路鬧來,遇見很多對手,等於多了和很多高手對戰的實戰機會,武藝得以鍛造得爐火純青,再加上他天生聰明伶俐,學東西又快,可以說在打鬥中越戰越強。

其次,孫悟空吃了蟠桃,又偷吃了很多太上老君的金丹,並在八卦爐中得到鍛體的機會,從此修成金剛不壞之身和練就火眼金睛,可以說又是整體上得到一次質的飛躍。

反之,觀看牛魔王,是個什麼情況。

溫柔鄉便是英雄冢,牛王沉浸莫稱雄。

牛魔王很久以前也曾是個心高氣傲的妖怪,從他起的稱號“平天大聖”足以看出。

可是後來,他變了,沉浸在美色和享樂中,不說玉面公主,就是他和孫悟空剛打了一架之後,居然還惦記著要去赴宴會。很明顯,牛魔王這些年來都是這樣過來的,已變得圖有虛名,連傍身的武藝和神通都不怎麼熟練了,原文寫到:

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鑽疾,不活達些。

可見,牛魔王確實是會七十二變,但他居然生疏了!很明顯,牛魔王很久沒跟人動手了,連打架變身都不利索了,足以見得他是如何懶散,本領毫無進步甚至不及當初七兄弟結拜的時候,悲哉。

試問,兩個當初武藝相差不大的對手,一個不停戰鬥加上造化加身,一個久不動武貪圖享樂,最後哪個會更厲害呢?為什麼會更厲害?答案不言而喻。


青年剛木


從動物的本性來說,猴子是特別機敏的,例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說明猴子在森林中也是個狠角色;反觀牛,在我們的認識裡,它通常代表老實、忠誠,如此一比較,就隱隱的區分出優劣了。

再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是石猴,無父無母無牽無掛,但是接觸花果山的猴群之後,它成為了大王,有了歸屬,要對一眾猴子負責,不管是身先士卒的探尋水簾洞,還是出海學藝,哪怕是被天庭招安,也是不想被神仙當做妖怪而使徒子徒孫收到傷害,可以說它是一個草根出身的大佬,有一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那種狠勁;可是牛魔王不同,它雖也有七十二變,但他有家庭,有家庭的男人有顧慮,他得考慮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像有家庭的員工辭職率比較低,因為他們有家庭的負擔,不敢輕易的違背規則。

本事都是一樣的本事,但是人各有異,那能使出來的分量自然不同了。


一地小蒜皮


孫悟空雖然和牛魔王結拜了,但兩者非但不屬於同一類別,在性格方面也有著很大差異。

孫悟空是仙,而牛魔王是妖

很多人認為孫悟空是妖怪,其實不對,他是不折不扣的仙人。本是天地靈石孕育而出,又師從菩提祖師學習正道仙法,孫悟空可謂根正苗紅。要不是有如此經歷,龍王見了他也不會高喊“上仙”,天庭也不會招降於他。試想,天庭是一群神仙玩耍的地方,讓個妖怪亂跑算個什麼事兒。

牛魔王不一樣,這是個徹頭徹尾的妖怪,只是本事高強,勢力極大。天庭雖然不管這些沒什麼太多劣跡的妖怪,但他們也不敢和天庭作對。所以天兵圍剿孫悟空的時候,這些妖怪的表現不是像孫悟空一樣奮起還擊,而是撒丫子逃跑。

牛魔王性格比較暴戾,莽漢而已,不是孫悟空對手

孫悟空不說別的,一根金箍棒能打得十萬天兵天將服服帖帖,渾身上下全是仙寶,牛魔王有什麼?下界妖怪就是再厲害,能比四海龍王、凌霄寶殿富裕嗎?二者裝備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並且即使兩個武藝高強的人打架,腦子不靈光的那個肯定會輸。牛魔王就是那個蠢牛,打起來根本不管不顧。雖然能變個豬八戒的樣子騙一下孫悟空,那只是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而已。看看他只會和孫悟空硬拼就能知道,這是一個全憑武力的莽漢。孫悟空是個猴精,腦子比牛魔王好得很。

牛魔王對孫悟空心有愧疚,但不想丟面子

很多人感覺孫悟空對自己昔日的結拜大哥、嫂子、侄子都不太好,但換個角度想想,牛魔王可曾對得起這個結拜兄弟?七人結拜,嘴上喊著患難與共,天兵一來誰都不管孫悟空了,撒丫子逃跑。這就是這個結拜大哥和孫悟空的塑料兄弟情。孫悟空被鎮壓的五百年,這些曾經的“酒肉朋友”來過一次嗎?

孫悟空能請來觀音菩薩收紅孩兒做善財童子,能叫鐵扇公主一聲“嫂嫂”,那就說明他還認這個大哥,牛魔王只是莽漢,又不是傻子。紅孩兒的經歷是個好事,玉面狐狸被打死化解的是與鐵扇公主的宿怨,這是孫悟空對這個“寡恩棄義”的大哥做的事情,牛魔王一代梟雄能不明白?

和孫悟空的打架,其實哪裡是孫悟空的對手,兩人一個不想輸,一個不想贏而已。最後給牛魔王留個顏面,送到西天佛家聖地,雙方皆大歡喜。

所以,不論是從出身還是裝備,本事還是心理,牛魔王都遠遠不及孫悟空。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大家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牛魔王厲害,而且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但是牛魔王的稱號卻是平天大聖;從稱號上來看平天大聖分分鐘就能把齊天大聖擺平,而孫悟空也沒在意,是不是也可以說明牛魔王厲害呢。

如果僅從這一段來看,的確是這麼個道理,但是,他們幾個結拜的時候並不是按照神通大小來排的,而是按照身高來排的,孫悟空最矮所以才最後。並且一開始他們也不叫七大聖,一切都是孫悟空嫌官職太小,反下天庭後自己封的齊天大聖,並且提議各位哥哥也取個威風的外號,所以才有了平天大聖之說,不過是戲言當不得真。

而且孫悟空也是沒跟牛魔王真刀真槍的打過,在過火焰山時,孫悟空去找牛魔王借芭蕉扇滅火。但牛魔王覺得是孫悟空不顧八拜之交,害了自己的兒子,所以含怒對孫悟空出手,招招致命,一點也沒保留。

孫悟空與牛魔王大戰了三百回合,一直不分高下,似乎他們旗鼓相當,半斤八兩。而且他們兩個在神通方面也差不多,孫悟空的紅屁股跟尾巴無法變走而牛魔王卻無法變小變化精緻的東西。從這方面來看,他們似乎差不多。

但是正面看不出來,卻可以從側面看出來。

天庭兵馬大元帥託塔李天王有一神奇的寶物,名喚照妖鏡,凡妖所屬,不論腳跟無論仙佛,被鏡光一照,皆得顯出原身,並且被鏡光所伏。十萬天兵圍剿花果山的時候,托塔天王李靖就曾用照妖鏡照過孫悟空,卻無法讓其顯出原身,僅僅只能破掉他的變化之術。

但是同樣的照妖鏡用在牛魔王身上卻是威力無窮。原著中,孫悟空無法從牛魔王那裡借來芭蕉扇就請來天上的一干神仙幫忙。牛魔王眼看自己被一堆神仙圍住,趕忙顯出白牛真身拼命,一時間,眾神毫無反手之力,這時,李靖用照妖鏡照在牛魔王,牛魔王瞬間就動彈不得,被眾神拿下。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同樣是面對照妖鏡,一個毫無作用,一個瞬間擒住,高低立現。牛魔王明顯不是孫悟空的對手。


淡凡新中式生活


孫悟空根本打不過,降服牛魔王還是找人幫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