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蓝制服下的“党旗红”

陕西网(通讯员 冯文静)新冠肺炎疫情在庚子年的春天来势汹汹,临渭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监督四科科长贺晓云没有犹豫,主动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前往一线抗疫,她是卫生系统近20年的“老兵”,还曾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抗击工作,并且在非典抗击一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没有理由不上一线。”贺晓云说,这次疫情,让她又想起了当初入党宣誓时的场景,红彤彤的党旗映进了她的心里,虽然现在总是穿着蓝色的制服,但她的心是正宗的“党旗红”。就这样,她穿起制服,扛起责任,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虽然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暂时放下了“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但却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应援团:“女儿尤其支持我的工作,她总说,妈妈我要好好呆在家,这样你们就会快点战胜疫情,你就没那么辛苦了。”提起女儿,贺晓云觉得亏欠的同时又无比欣慰。

蓝制服下的“巾帼红”

大年初六晚上11点,贺晓云的手机又响了起来,电话里通知她到沙王大桥交通检查站确认一批消毒产品是否合格。这天晚上气温极低,贺晓云顾不上穿厚一点,就立即带着科室的同志前往沙王交通检查站,对货车上运输的消毒产品是否有生产卫生许可证、检验报告和卫生安全评价报告进行了快速而细致的监督检查,这是某单位采购的消毒剂,急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消杀,贺晓云心理着急,她知道疫情防控一线正需要这些消毒物资,但她又不敢马虎,因为合格安全的消毒产品能更好的守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就这样,连夜赶来的她和卫生监督员做到了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检查、第一时间确认,为新冠疫情防控这场战“疫”争取了时间。

在渭南市第一医院的地下污水处理站,贺晓云仔细察看各类消毒、监测登记,督促医疗机构无论何时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污水处理,杜绝传染隐患。穿着蓝制服的贺晓云在疫情防控中总是冲在第一线,即使地下污水处理站弥漫着呛人的气味,她也毫不含糊,一呆就是40分钟,确保监督检查不漏掉任何细节。“戴着口罩污水处理站的气味也没有那么刺鼻了,以后即使疫情结束,再来这里监督检查,也要继续带着口罩。”贺晓云半开玩笑的说道,带着口罩的她笑眼弯弯,这抹“巾帼红”为蓝制服队伍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蓝制服下的“赤诚红”

医疗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各乡镇预检分诊点、体温检测交通检查点、集中收治中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中心,外来人员集中观察中心、医疗废物暂存点.....这些都是贺晓云40多天来经常去的地方,而她没有救援服、隔离衣,只是戴着口罩,身着蓝色卫生监督员制服,就冲在了一线。“顾不上想那么多”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危险时,贺晓云说。 在检查点上,她带领全科室同志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就像保家卫国的战士,默默奋战在战“疫”的最前线,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新冠肺炎防控卫生监督检查指南》、《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每个检查点上的医务人员现场认真仔细的详细询问、耐心指导,为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卫生监督方向和法律保障,同时督促医务人员一定做好个人防护。

“我是人民卫生监督员,是大众健康的卫士。我郑重宣誓: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德责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愧于闪闪的国徽,不负人民的重托。”这熟悉的誓词,让贺晓云以及所有的卫生监督员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振奋精神、坚守初心、恪尽职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完成“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使命。“赤诚红”不仅仅属于贺晓云一个人,它是这支蓝制服队伍最耀眼的色彩。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贺晓云:蓝制服下的“一抹红”(组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