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每個除夕晚上,媽媽都會在聯歡晚會之前把餃子煮好,吃完飯,媽媽去收拾碗筷,收拾完就和我們一起坐在熱炕上,磕著瓜子,看著節目。媽媽總是很安靜。她認識不了幾個演員,看著看著就會閉上眼睛睡上一會兒。但也從不催我們睡覺,就那麼安靜地陪著我們仨。每每這時,爸爸就會給我們一個眼神,輕聲說:“看看你媽,又睡上了。”

這不是名家的作品,它出自一位我非常欣賞的育兒作者 過年時寫的一篇文章。看到這段時,我有點淚目。

簡簡單單的文字,簡簡單單的場景,卻異常打動我的內心。我開始明白為什麼這個朋友平時說起話來那麼自信,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底氣。她說她中學打遊戲、看課外書,母親從不干涉她,只是默默無聞的照顧著一家子。但是她也從不過分放縱,成績一直很優異。

我很羨慕她,被爸媽無條件的愛著,純粹的愛。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1943年,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它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此後,馬斯洛需求理論成為了現代行為科學的重要基礎,併成為管理心理學中的人際關係理論、群體動力理論、權威理論等諸多理論的基礎。

探尋馬斯洛需求的理論精髓,會發現和育兒的道理是相通的。滿足孩子不同層次的需求,會得到孩子不同的回報。反之,忽視孩子某一層次的需求,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1、 生活越來越好,衣食父母的角色還能帶給孩子什麼?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孩子吃穿不愁,也許有人會覺得所謂吃穿、溫飽這樣的生理需求早已滿足,沒那麼重要了。

但是我們依然還是會從孩子的作文裡聽到這樣的故事:

媽媽總是每天天沒亮就給我做早餐。很多同學都是早上出門買早餐,上學路上吃。媽媽卻總是告訴我,家裡的飯菜更營養,路上吃東西不乾淨,也不利於消化。

聽奶奶說,我剛出生時不會吃奶。媽媽心急如焚。為了母乳餵養,她堅持每天把奶擠出來餵我。別人家的孩子吃奶花二十分鐘,我吃一頓奶要花上三倍的時間。就這樣,媽媽還是堅持了一年多。“

滿足孩子的基本溫飽需求,不能給孩子帶來感動嗎?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媽媽總會在年夜飯做出一些平時不做的菜。有一年,我記得她做了一道“花生粘”。媽媽一邊唸叨著“糖炒得火候不夠”,一邊端上來。我和弟弟才不去與買到的對比,用手抓著一顆顆地吃,吃得很香。“

皓月長歌短短數字中,我讀出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也讀出了孩子對母親的愛。東西好不好吃,豈是衡量母愛的標準。母愛早已通過媽媽的一言一行注入到孩子們的心底了。

在這份衣食溫暖背後實際上是馬斯洛需求中對安全感、歸屬感和愛的需求。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通過親子關係的培養,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情感聯結。

孩子會更懂得一粥一飯,都傾注了父母之愛,來之不易。孩子會少一些恃寵而驕的心態、挑三揀四的習慣、虛榮攀比的心理。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2、 馬斯洛進階需求:安全感、歸屬感恰恰是很多父母忽略的點

人類的大腦,從結構上來看,可以劃分為求存腦(腦幹)、情緒腦(邊緣系統)、思考腦(額葉)三個部分。

如果一個孩子求存腦,也就是安全感都沒有得到滿足的話,外層的情緒腦和思考腦就不可能得到完全連接。

如果一個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對生活環境缺乏歸屬感,那他的情緒腦也不可能有效運轉,同樣會影響著上層的思考腦。

所以,解決孩子安全感、歸屬感的問題,才是一個孩子大腦能專注于思考的根本所在。

不是在生命發生危險的時候才會存在安全感的問題。生活中,媽媽總是訓斥、責備孩子,總是喜歡進入房間監督、打斷孩子,往往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乃至對家庭歸屬感的缺失。

試想,一個總是留一隻眼睛在觀察周邊是否可能存在“危險”的孩子,怎麼能心安理得的坐在那裡學習呢?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2019年,王一博大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這個不善言辭、酷炫但又很溫和有禮的男孩子。在一期《天天向上》中,王一博提到了父母對他的態度。他說他在家裡比較自由,父母不會特別管他。汪涵追問:你在家玩遊戲你父母會管嗎?會給你送個梨子嗎?沒想到王一博的答案是“會”。

王一博緊接著又說,父母對他十分“縱容”。比如他要出去玩,父母不會追問去哪裡跟誰去,而是給王一博準備兩杯水,讓他把水喝完了再走。

在如此包容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是個溫暖、有愛的人。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裡往往卻夾雜著太多的“摧殘”。打著“養不教、父之過”的名頭,要求孩子這樣,限制孩子那樣。

他要看電視,你說傷眼睛;

他寫字不認真,你一張黑臉盯到底;

他想看課外書,你非逼他先完成學校作業……就這樣不情不願的耗上一整晚。

孩子一旦不服從,你就堂而皇之的利用成人的權威,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不經過反思的親情,夾雜著太多的為所欲為。

孩子並不是一個任由雕刻的物品,孩子是有思考、有靈魂的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有思想、獨立、自強,那就應該首先考慮的是: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送給每天在雞娃道路上狂奔的寶爸寶媽們,共勉。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3、 馬斯洛需求原理:尊重的基礎上,才能促發自我實現需求

尊重需求包括受人尊重和自我尊重。孩子既需要懂得自尊自愛,也需要從別處獲得被尊重的感覺。在這兩點上,又存在著:只有被尊重,才能逐漸形成自我尊重的邏輯關係。

很多時候,父母總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的是多關心、多教育,卻往往忽略了孩子也是人,也需要被尊重。

最近熱播的《囧媽》中,徐伊萬好幾次對媽媽大喊:我說話你聽不見嗎?

徐伊萬說自己不餓,媽媽說“你怎麼會不餓呢?”

徐伊萬說自己不喜歡吃小番茄,媽媽說“小番茄這麼好吃,你怎麼會不喜歡吃?”

徐伊萬說自己不想生孩子,媽媽說“人怎麼能不生孩子呢?”……

父母養育孩子,總是自己覺得自己很關心孩子了。但往往孩子的感受是:你根本沒有在意過我的感受。

這就是親子關係中,尊重的缺失。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在一項家庭教育問卷調查中,親子關係問題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孩子對父母最不滿的地方就是,得不到父母的尊重。

“沒事幹就來找我的毛病”

“老與別人比較,說人家孩子好”

“不聽我辯解,強迫我接受他說的話”

“很少認真聽我講,我跟她說話總是心不在焉,或者沒聽完就做其他事去了”

——這幾點抱怨是孩子反饋最多的,也是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地方。

上文說到王一博父母對他的包容,實際上就是一種對孩子的尊重。王一博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提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開明。

他說他小時候愛好很多東西,看到一個想學一個。要是換做其他家長,早就失望了,但是他的父母卻一直支持他。最後他選擇了跳舞,並一直堅持下去,同樣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UNIQ剛出道時,北京粉絲見面會上,王一博知道父母就坐在臺下看他表演時,17歲的他淚流至哽咽。他邊哭邊說 “ 爸爸媽媽,從小(你們)這麼支撐我,我喜愛跳舞,你(們)就讓我去跳。感激你們,我才有了今天。從小到大我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們,爸媽我愛你們!”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只有被尊重的孩子,才能更加懂得自尊自愛,才能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很多父母焦慮孩子學習也好,做事也好,總是缺乏內驅力。

內驅力從哪裡來?自尊、自愛的孩子,才能有更強大的內驅力!有了強大的內驅力,也才能促發內心更大的潛能,從而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一層次的進階,都折射出孩子成長的基石和原動力。按照這樣的思路去反思我們平日裡對待孩子的行為和態度,才能夠真正找到培養更優秀的孩子、構建和諧親子關係的鑰匙。

4、 多年以後,我們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是什麼?

當孩子尚未成年的時候,大多數的父母對於育兒這件事總是缺乏敬畏之心。畢竟孩子處於弱勢群體。孫悟空再有能耐,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等到孩子大了,有些孩子有所成就,有些孩子默默無聞,有些孩子懂得感恩於父母,有些孩子卻在不斷地與父母發生衝突。這個時候父母才開始反省,當初教育的得失。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多年以後,我們能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是什麼?

我出身于軍人家庭,從小父母就對我管教很嚴。而後我也算小有出息,所以父母一直對他的教育方式引以為傲。但我至今都清晰地記得,高中時我拼命學習,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考上大學,擺脫父母的管束。

剛結婚那會兒,父母來家裡住,早上睡個懶覺,沒按時吃早飯就甩臉色;家裡的傢俱擺得哪裡不對,也要指指點點。在我20多歲的年紀,大概整整有10年,我都對父母的管束充滿了牴觸。

直到有了孩子,我才慢慢學會理解他們的不容易,學會對一些事情放下,而他們也慢慢老了,覺得管不了那麼多了,也在逐漸放下,這才算是和解。但即便如此,每每我和父親說話,仍舊有三分畏懼之心。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我曾一度很羨慕老公的原生家庭。雖然老公90年代初,17歲不到就考上了清華,但是他並不是成長在一個重規矩、嚴要求的家庭。我的公公是一位中學老師,我的婆婆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因為當年經濟條件受限,我婆婆畢生的追求就是給孩子們弄點好吃的,別餓著。孩子們平平安安的長大,過得開心,她就開心。

多年以後,每當老公回憶小時候的事情時,他總會想起婆婆年輕時打的年糕、釀的米酒,還有去鎮上賣雞蛋時獎勵他的油餅。那些回憶聽起來,總是那麼溫馨。

其實我小時候的生活比老公家好多了,衣食無憂,父母也從不讓我做什麼家務活。但是回想我的父母,反覆被強化的記憶中大多是教育我如何好好學習。一本練習冊,撕掉答案反覆做上十幾遍。每次月考之後,媽媽必到班主任那報到,幾乎每次回來都會多多少少指出一些問題,然後再是一通教育。

我承認,父母的教育確實讓我學習的基本功打得很紮實,成年以後的自律性和秩序感也好於常人。我也知道我的父母很愛我,但是我卻少有溫暖與感動。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仔細想想,一個人回首往事時,最容易記得的事情,就是年少時那些有點爛漫、有點不羈,懷揣一點夢想、給人以溫暖的瑣碎小事。也許跟一塊餅乾一根雪糕有關,也許跟某個夜晚的星空有關,也許跟鄰居家的喵喵有關,也許跟學校球場上的那個他有關……

人們總是更願意記得令人感動、溫暖的事情。而我們做父母的,在養育孩子時,需要做的難道不應該是讓這些溫暖多一些、再多一些嗎?

許多年以後,當孩子回首往事,那些溫暖的回憶中有你,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無數點溫暖堆積起來,也許就鑄就了孩子內心底強大的力量,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王一博:你修的什麼神仙父母,馬斯洛需求全壘打

寫在最後

少年有他的山海,有他的重重山影,有他的萬里波濤。如果可以,風給他,沙漠給他,天空也給他。是無拘無束的風,會下大雨的沙漠,和鋪滿星辰的天空。

萬物給他,讓他自由!

我是 ,倆寶媽,熱愛寫作、熱愛分享,喜歡歷史、喜歡旅行。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從賣方研究寫行研報告到創建魔斯英語品牌開設30多家校區,再到跟寶爸寶媽們一起探索育兒心得,我一直在跟隨心的方向前行。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歡迎交流任何有關育兒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