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男儿朱小明:争做创业“领头雁”

在万安县芙蓉镇光明村,有一位身残志坚的农民朱小明。一家四口,夫妇双残,可他硬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为这个家庭撑起一片天。朱小明通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用坚忍的毅力和勤奋的汗水,大力发展养殖业,达到三个“一百”的规模,即水库养鱼水面达100亩,水面养鸭100只以上,岸边养猪100头以上,年纯收入达20万元,成为村里的创业“领头雁”。

幼时双腿残疾早年学艺谋生

1974年隆冬,刚满一岁半学会走路的朱小明,由于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变形显歪,步行十分艰难。年幼的他还不懂脚残的不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受到这双残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预感自己要想立足于世,就须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

小学毕业时,朱小明未考取初中。父母为了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选择让他学习理发。学徒期间,朱小明勤奋用功,学得了一手不错的理发技术。出师后,他自己开店做理发生意。由于手艺好,他的生意不错,一直持续了近10年。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朱小明发现自己残疾的双脚难以长时间站立,这份工作不能长久做下去。

1995年,朱小明转业,在本村与县城结合处的公路旁开了一家面积约120平方米的小卖部,并在店里添置了几个棋牌桌。同年,朱小明认识了身有聋哑残疾的王美华,后与之结婚。因为夫妇俩服务态度好,诚信经营,加之朱小明在店里经常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优惠理发服务,附近村民都喜欢到他店里购物或是打牌、聊天,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朱小明终于不用为一家人的生活忧虑了,而这家小店也成了他日后创业的基础。

几经辗转创业付出终得回报

或许是身体的不幸坚定了朱小明向生活挑战的决心,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盘算着新的发展路子。经过多方考查并结合本人实际,最终他决定投资发展养殖产业。

2005年,朱小明承包了村里一个水域面积为30亩的水库,当年养鱼纯收入近万元。尝到甜头后,第二年,他又挖了2口面积分别为10亩的小山塘,一口专养鱼苗,解决鱼种问题,另一口用来增加养鱼面积;平整了10亩土地用来种植鱼草。2013年,他又承包附近一个水域面积为50多亩的水库,并安装了自动投料机和增氧机,年产鱼2.2万斤,纯收入达5万元。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综合利用资源,朱小明实行立体养殖。他在水库岸边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牛栏和猪舍,饲养了10多头肉牛、10多头母猪和100多头肥猪。不仅增加了养殖收入,牛粪、猪屎又可以作为鱼的上等饲料。当年,朱小明养牛收入3万元,养猪收入20万元,养鸭收入0.45万元,加上小卖部收入4万元,年总纯收入超过20万元。

成功也有辛酸先富不忘助人

残疾人的一钱一物都来之不易。在不菲的收入背后,浸透了这对残疾夫妇起早贪黑的辛勤汗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天刚蒙蒙亮,朱小明就已到水库里忙开了。今年,由于管理不善,有一只母猪和50只猪仔意外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万元。朱小明还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基本的动物防疫和医疗知识。为了解决劳动力缺少问题,他安排了附近三位残疾人就业,同时,还带动了附近多户残疾人家庭发展养殖产业,为他们免费提供母猪、猪种,获得收益后抵扣成本,并为他们运输饲料等物资,带动间接年收入达2万元。

朱小明的坚强和努力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先后受到县、镇的表彰和鼓励,成为远近闻名的身残志坚能人。他用自己的成功向人们证明了残疾人一样可以实现梦想。当笔者问朱小明:“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如此努力?”他回答说“我就有点不服输”。如此性格,笔者相信他的明天会更美好,创业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