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连载张召忠的专著《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探索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海湾战争以机械化战争形态为主导,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发展到极致,信息化作战初露端倪,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战争中,主要依靠数量、规模、机动与火力制胜,首次使用了战斧式巡航导弹、隐身战斗机、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等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把火力毁伤与电子信息有机地融合起来,显露出战斗空间信息战的雏形;精确制导武器巨大的作战效能改变了以核武器为重点的思维模式,武器装备发展重点开始转向常规精确制导武器。

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海湾战争的历史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验证了美军1982年之后提出的“空地一体战”理论,检验了1986年首次立法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对联合作战理论和联合作战体制建立了信心;

二是这场战争的胜利,使美军走出接连打败仗的阴影,确立了打赢未来战争的信心;

三是海湾战争是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验证了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空地一体联合作战、依托信息化网络支援作战、战略机动和远征作战等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法,通过战争实践使美军奠定了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并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军事理论的决心。

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从多个层面对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充分肯定海湾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对军队改革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

一是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美军将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将确定怎样的跨世纪发展目标?

二是在苏联和华约解体、长达40多年的冷战结束之后,面对一个没有明确敌人和对手的世界,作为超级军事强国将如何建设未来的军队?

三是在未来武器装备发展中,如何克服和解决海湾战争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和缺陷,怎样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并打赢下一场战争?

这三大问题都非常关键,经过一两年的研究和思考,到1993年就确定了三大目标:在跨世纪发展战略方面,确定了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军队建设方面,确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的目标;在战争准备方面,确定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

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在发展战略方面,12年来美国大致进行了四次战略转变:

第一次是1993年,提出“地区防务战略”,由过去对付苏联全球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

第二次是1995年,从“地区防务战略”转变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强调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冲突;

第三次是1997年,提出“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强调利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对各种危机做出反应,着手准备应付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和平参与、危机反应和改革军队编制体制、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全面提高美军实力。

第四次是2002年,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主要是以反恐的名义,针对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或恐怖势力,用信息化战争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打击,进行预防性干预。

海湾战争时美国到底有多赚?

(以上图源:维基共享)

弗里茨 X炸弹是纳粹德国于二战中开发的制导反舰滑翔炸弹的最常见名称。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方面,侧重发展了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等武器装备,改革了部队编制体制,建设了数字化部队,以小型、多能、轻便、灵敏、可重组、快速部署为标准加速对传统机械化部队的改造。

在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实践方面,侧重做了两件事:一是为打赢信息化战争进行探索性实践。这主要表现在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多次对伊拉克进行的空袭行动、波黑空袭行动、沙漠之狐空袭作战以及对阿富汗和苏丹的空袭行动等;二是遂行较大规模的信息化战争,这主要表现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实践上。

——本文摘自《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第二篇 信息化战争的演变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