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麵包不蓬鬆,求大師指導如何做?

gln2286134


做麵包不蓬鬆有可能是麵粉沒選對,也可能是溫度太低、烘焙太久、麵糰沒揉好等原因,都會導致麵包不蓬鬆。

要怎樣做出蓬鬆的麵包呢,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1、碗里加入高筋麵粉250克,奶粉5克(沒有的話就不加),白砂糖30克,鹽3克,再打一個雞蛋進去;

2、然後在200克的溫水裡加入3克酵母粉攪拌,倒入碗裡攪拌均勻;

3、揉成光滑的麵糰,做麵包一定要揉出膜狀,這個步驟有點費時。

4、麵糰裡挖個洞,加入20克黃油,繼續揉勻,麵糰揉好後,用保鮮膜蓋住它,讓它發酵至原

來2倍大;

5、麵糰發酵好了,把麵糰整理成長條狀,在分成幾等分,全部整理成小糰子,整理好後,用保鮮膜蓋住,醒10分鐘左右;

6、醒好後,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開,繼續用剛才的方法整理成小糰子,放在鋪有吸油紙的烤盤裡,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再次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

7、發酵好後,在上面刷一層雞蛋液,中間縫隙處放黃油,大約30克;

8、然後放進烤箱裡,溫度設置為190度,烤15分鐘;

ok,這個麵包就做好了,做出來色澤金黃誘人,而且還柔軟蓬鬆,非常的好吃。





三姑婆


做麵包不蓬鬆,是你這幾步沒有做好

烤出的麵包不夠鬆軟、不夠蓬鬆柔軟,要注意以下幾點,保證做出來好吃;

1、和麵的水或者牛奶一定要用溫水,千萬記得這一點很重要,不能用開水,太熱的水會破壞酵母的活性,一般我們用手試著不燙手就可以了;

2、面和好後,要揉搓10分鐘左右,達到粘稠的狀態,然後在麵糰上均勻的抹上一層食用油,靜置1小時左右讓其發酵;

3、烤箱在烤麵包之前一定要先預熱;

4、麵包在烘烤之前先刷上一點牛奶和蛋黃,牛奶能讓麵包變得鬆軟,蛋黃可以使麵包顏色變得金黃誘人;

5、麵包的烘烤溫度一般控制在189—200度之間!烘烤10分鐘左右;

6、麵包烘烤好後,趁熱刷一點黃油在上面,可以保持麵包的水分和柔軟性。





美食每日鮮


對於烘焙人來說,烤出的麵包不夠鬆軟可口,不夠蓬鬆柔軟,這簡直就是無異於警察體能不好一樣,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所以如何才能烤出蓬鬆柔軟的麵包呢?

溫度太低、烘焙太久、

開始時麵糰沒揉好都會導致麵包過硬

如 何 解 決

①揉麵團的水或者牛奶必須是暖和的,暖和!暖和!暖和!不是燙的,因為熱水會破壞酵母的活性,所以水溫是我們手能夠承受的溫度。

②麵糰捏好後,最好要揉8-10分鐘達到幾乎粘稠的狀態,然後在手掌上輕拍一點油並抹在麵糰的整個球面,最後讓其按照食譜中的要求發酵。

③烤箱在麵包烘烤之前,必須要預熱。

④麵包烘烤之前可以刷上一點牛奶和蛋黃,牛奶能使麵包變得柔軟,蛋黃能使麵包顏色變得好看。

⑤麵包的標準烘焙溫度是180℃-200℃之間,因此要保持烤箱在這個溫度範圍內,除非食譜上有特別說明。

⑥如果烤箱有單獨加熱底部和頂部烤架的功能,不要立即將兩者都打開,首先要使用底部烤架,然後中途打開頂部加熱開關使受熱均勻。

⑦一般麵包烘焙好要12-20分鐘,(個別麵包片除外)因此如果麵包在這個時間後還沒有足夠上色的話,你可以將溫度稍微調高,但是一定要密切關注著以免烤焦。

⑧在烘焙之後,立即趁熱刷一點黃油到麵包上,然後用布蓋上以保持麵包的水分和柔軟性。




天下美食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蓬鬆麵包是一道麵包類美食,以麵包粉、酵母等為原料,以鹽、細砂糖等為調料,該美食通過烤箱烘烤的方法制作而成,先將製作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所需食材:麵包粉,雞蛋,黃油,酵母,鹽,糖、葡萄乾、紅豆餡、雞蛋、芝麻。

製作方法如下:1、將麵包粉,酵母,鹽,糖,雞蛋,水攪拌成柳絮狀,然後慢慢的加水和麵。2、大概揉麵25分鐘左右,然後放入烤箱,下面放盤水發酵至2.5倍大。3、將麵糰擀成長舌狀,放入葡萄乾和紅豆餡,然後把包形狀。4、將包好的麵包放入烤盤中,再次發酵50分鐘。5、將麵包發酵至2.5倍大,然後咱們在麵包上刷上雞蛋液,撒上芝麻放入烤箱預熱5分鐘,180度烤15分鐘即可。




吃天涯


原因如下:

1、面沒有揉到位

2、麵粉裡沒有家麵包改良劑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象外面的麵包那樣幾乎都加了改良劑。

解決辦法在這裡:

家裡製作的話可以多加點雞蛋,有軟化作用。

雞蛋的含水量是75%左右,可以試著把水的比例換成雞蛋。

如果用普通高筋粉,口感是會過硬。而且家用麵包機做的麵包,始終不同用烤箱做出來的。講究放材料的順序:先放液體材料,再發固體材料;鹽不可以和酵母放在一起。

1,揉麵這是絕定麵包口感非常重要的步驟。第一;揉麵的溫度不能超過28度;第二;麵糰揉到什麼程度。做吐司的麵糰要揉到能輕鬆拉出薄膜,用手觸個小洞,小洞的邊緣是光滑的,也就是麵筋擴展完全階段。甜麵包也要揉到麵筋擴展階段,小洞的邊緣呈鋸齒狀。人工揉麵是很累的,還要揉與摔相結合,至少需要20分鐘。揉麵的溫度不能高於28度,所以夏天做麵包水,奶,雞蛋放冰箱冷藏後加入面中。後來我用發麵程序攪20分鐘,停止再攪20分鐘,但一定要開著蓋子,以免溫度過高影響口感。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口感粗糙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揉10分鐘以後溫度就恆定在38度,這時酵母開始起作用,而麵筋還沒有形成,另外黃油也阻礙麵筋的形成,所以不管哪款的麵包機都是一樣的。要想用麵包機做出外賣的麵包就不能用全自動,我們可以半自動。等以後我要詳細地介紹用麵包機做麵包的步驟。想買麵包機的朋友們一定要買帶有單獨揉麵程序的麵包機。

2,第一次發酵。第一;發酵的溫度不能高於28度,麵包機的發酵溫度是38度,這是粗糙的原因之三。夏天可以放在陰涼處,冬天放在陽光底下就行。第二;發酵的程度原則是麵糰的2倍大,時間大約1小時,我們可以用手指蘸點麵粉插進麵糰,麵糰既不下陷有不回縮,麵糰就發好了。如果麵糰麵糰下陷說明發過了,這樣做出的麵包毛孔大粗糙,如果回縮說明麵糰沒發到時候,這樣做出的麵包不鬆軟。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因為溫度高所以都是發的有點過,所以口感粗糙。

3,中間發酵。第一次發酵好的麵糰拿出來排氣,整形進行20分鐘左右的第二次發酵,主要是麵糰再次鬆弛,這樣做出的麵包綿軟。而麵包機沒有這個過程這是原因之四。

4,第三次發酵。經過整形的麵糰再次發酵,這次發酵的溫度是38,溼度是60~70%,時間大約50分鐘。有烤箱的朋友可以用烤箱發酵,再用一個碗或盤子,倒入開水放在烤箱裡。麵包機沒有這次發酵,這也是麵包機烤出的麵包粗糙的原因之五。

5,烘烤。這個步驟就不難了,可以用烤箱也可用麵包機。


無畏I前行


你好,我是阿鋒,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下來我來分享一下,麵包的最簡單的做法,不用麵包機也不用費力揉麵團,而且做出來的麵包鬆軟又拉絲。 材料:麵粉,發酵粉,糖鹽,黃油,牛奶,雞蛋1個。 1:將麵粉與糖鹽混合,發酵粉用少量溫水溶解後加入麵粉,加入牛奶攪拌,最後加入雞蛋攪拌均勻,感覺軟硬程度比普通饅頭要軟一點。2:揉成麵糰以後鋪平加入黃油,繼續揉均勻。3:揉好的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發發酵,時間50分鐘。將發酵的麵糰擠出裡面的空氣,揉成小麵糰進行發酵十分鐘。4,將發酵好的麵包放入烤箱,180度,考25分鐘出爐。







鋒鋒美食


之所以你做的麵包沒有面包房柔軟,主要有兩個,

第一:你的配方里缺少麵包改良劑 酵母和奶粉 麵包店裡用的酵母一般都是好的 像燕子牌的了 加牛奶還需要加奶粉 奶粉是烘焙專用的好奶粉 不是商店賣的那種奶粉  還有黃油用安佳或南橋牌子的。再加上你上面提到的配方。這是最基本的了。    

第二:麵包房裡是用機器和麵 。室內溫度控制在18攝氏度左右 目的是和麵的時候不讓麵糰醒發,有時怕麵糰醒發一邊和麵一邊加入冰塊呢。和麵的時間也有規定的。和出來的面用手一拉,就像一張紙那樣薄,而且特別有彈性,這樣才算和好面。和麵時什麼時間加黃油也都有規定的。然後再進入醒發箱醒發。醒發箱是帶蒸汽的。醒發時的溼度也是有規定的。醒發出來的麵糰是鬆軟細膩的,不幹。烤出來的效果才好,你在家用手和麵,那是和麵包店裡沒法比的。而且每個環節都不到位。當然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不好了。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五嫂美食


如果用普通高筋粉,口感是會過硬。而且家用麵包機做的麵包,始終不同用烤箱做出來的。講究放材料的順序:先放液體材料,再發固體材料;鹽不可以和酵母放在一起。

1,揉麵這是絕定麵包口感非常重要的步驟。第一;揉麵的溫度不能超過28度;第二;麵糰揉到什麼程度。做吐司的麵糰要揉到能輕鬆拉出薄膜,用手觸個小洞,小洞的邊緣是光滑的,也就是麵筋擴展完全階段。甜麵包也要揉到麵筋擴展階段,小洞的邊緣呈鋸齒狀。人工揉麵是很累的,還要揉與摔相結合,至少需要20分鐘。揉麵的溫度不能高於28度,所以夏天做麵包水,奶,雞蛋放冰箱冷藏後加入面中。後來我用發麵程序攪20分鐘,停止再攪20分鐘,但一定要開著蓋子,以免溫度過高影響口感。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口感粗糙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揉10分鐘以後溫度就恆定在38度,這時酵母開始起作用,而麵筋還沒有形成,另外黃油也阻礙麵筋的形成,所以不管哪款的麵包機都是一樣的。要想用麵包機做出外賣的麵包就不能用全自動,我們可以半自動。等以後我要詳細地介紹用麵包機做麵包的步驟。想買麵包機的朋友們一定要買帶有單獨揉麵程序的麵包機。

2,第一次發酵。第一;發酵的溫度不能高於28度,麵包機的發酵溫度是38度,這是粗糙的原因之三。夏天可以放在陰涼處,冬天放在陽光底下就行。第二;發酵的程度原則是麵糰的2倍大,時間大約1小時,我們可以用手指蘸點麵粉插進麵糰,麵糰既不下陷有不回縮,麵糰就發好了。如果麵糰麵糰下陷說明發過了,這樣做出的麵包毛孔大粗糙,如果回縮說明麵糰沒發到時候,這樣做出的麵包不鬆軟。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因為溫度高所以都是發的有點過,所以口感粗糙。

3,中間發酵。第一次發酵好的麵糰拿出來排氣,整形進行20分鐘左右的第二次發酵,主要是麵糰再次鬆弛,這樣做出的麵包綿軟。而麵包機沒有這個過程這是原因之四。

4,第三次發酵。經過整形的麵糰再次發酵,這次發酵的溫度是38,溼度是60~70%,時間大約50分鐘。有烤箱的朋友可以用烤箱發酵,再用一個碗或盤子,倒入開水放在烤箱裡。麵包機沒有這次發酵,這也是麵包機烤出的麵包粗糙的原因之五。

5,烘烤。這個步驟就不難了,可以用烤箱也可用麵包機。


鄉野大吹哥


麵包不鬆軟的配置方法:

一、跟你製作的工藝、原料相關,如:製作麵包的麵粉,首先要求麵筋量多、質量好。所以一般採用高筋粉(強力粉)、粉心粉(準強力粉),硬式麵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級麵包都要用特製粉。

二、麵糰發酵是否成熟很重要:

①用手指輕輕插入麵糰內部,待手指拿出後,如四周的麵糰不再向凹處塌陷,被壓凹的麵糰也不立即復原,僅在凹處周圍略微下落,表示麵糰成熟;如果被壓凹的麵糰很快恢復原狀,表示麵糰嫩;如果凹下的麵糰隨手指離開而很快跌落,表示麵糰成熟過度。

②用手將麵糰撕開,如內部呈絲瓜瓤狀並有酒香,說明麵糰已經成熟。

③用手將麵糰握成團,如手感發硬或粘手是麵糰嫩;如手感柔軟且不粘手就是成熟適度;如麵糰表面有裂紋或很多氣孔,說明麵糰已經老了。

三、水的添加和處理:

(1)加水量:添加的水量與麵包的種類、原材料的配合、製作方法及機械設備都有一定的關係。加水量不僅決定麵糰的軟硬、伸展性能、黏著性,而且對成品的柔軟性、抗老化性都有很大影響。

(2)水質:麵包用水的硬度應在40~120mg/kg範圍內。在此範圍內,硬度稍高一些好。世界上最早的麵糰改良劑就是調整水硬度的。

(3)水的酸鹼度對面包製造的影響:稍帶酸性的水(pH5.2~5.6),對製作麵包最合適;酸性(pH<5.2)水會使麵筋溶解,麵糰失去韌性,需要碳酸鈉等中和;鹼性大的水會抑制酵母活性和促使而筋的氧化,添加適量乳酸可以改善。

四、、麵糰的調製:

當面筋已達到充分擴展,柔軟而有良好伸展性,攪拌鉤在帶動麵糰轉動時,會不時發出噼啪的打擊聲和嘶嘶的黏缸聲。此時麵糰的表面乾燥而有光澤,細膩整潔而無粗糙感。用手拉取麵糰時,麵糰非常柔軟,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彈性。此階段為攪拌的最佳程度,可停機把取出麵糰,進入下一步的發酵工序。如果繼續攪打會出現攪拌過度和麵筋打斷。

五、烘烤時的溫度和時間的控制也很重要。








輕輕的我的寶貝


1、做麵包必需要用高筋麵粉 。

2、放的順序必需是先液體再是放固體。

3、鹽不能和酵母放在一起 。

4、分量一定要是對的 。

5、發酵的時候最好是不要打開蓋子來看 。

6、檢驗一下酵母的活性,死了的酵母當然不能發酵 。

7、在步驟材料都是對的情況下,那麼有可能是機器的故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