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是什么意思?

黑心金不换


喜欢二战历史的朋友时常会在欧洲战场方面的资料中,看到这样一个词汇:党卫军。那么,这个词汇的背后,有何历史渊源?这一切可谓说来话长。

公私分明的西方

东方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点,体现在对君王财产的认知上。比如说在古代中国,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弊端是皇帝一旦遭到推翻或者废黜,莫说财产,有时候连性命都保不住。

而西方在这方面则不同。在西方,国家的财产和君王的财产划分很明细——比如说,近代的比利时对刚果进行过殖民,按照东方观念,刚果似乎是属于比利时的财富,但是,比利时国王却一再强调:刚果是国王的私人财产。

也因为这种文化背景,才导致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同时存在。

德意志帝国的尴尬

19世纪后期,普鲁士王国完成对德国的统一。渴求殖民地的德意志帝国和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帝国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一战参战国里面,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而英法俄则相对腐朽很多,而战争结局却是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归根结底在于,德国再能打,也招架不住对手太多。

德国战败后,德国皇帝被迫退位,负责行政的魏玛共和国改变不了战后德国的窘态,加之英法对德国的打压,民族主义之火在德国境内迅速烧起,希特勒得以夺取德国政权,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完成的。

希特勒的改制

希特勒是纳粹党的党魁。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的元首之后,开始考虑筹备党卫军。

此时德国虽然存在国防军。但是德国的国防军历史渊源较长,很多军队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希特勒个人的威望想要完全掌握这支军队,需要很多时间,并且,国防军的复杂成分,也让希特勒有一定的顾虑:那就是这支军队会不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因此希特勒考虑,以纳粹党的名义,筹备一支新的军队:既党卫军。而党卫军的属性,不属于纳粹德国,而是属于纳粹党。党卫军的成分,起初都是希特勒的狂热粉丝,到后期,随着党卫军严重缺乏后继力量,希特勒对党卫军的成员要求,也不再太高。

战争罪

在近现代国际观念中,党卫军在遭到俘虏以后,很难得到相应的战俘地位保障。这是因为近现代国际法认为,军队隶属于国家,党卫军不隶属于德国,有别于国防军,充其量属于纳粹党的打手——说难听一些,和匪徒无异。因此同样德军士兵被俘虏,按照国际法的法理,国防军士兵或许可以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而党卫军的俘虏,一般都要面对战争罪的指控。


藤树先生


顾名思义,党卫军就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音译纳粹)的党属武装,与正规军“德国国防军”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党卫军的准确称谓应该是“武装党卫队”,普通的党卫队负责国内的政治保卫、民族政策等事务,其中包括指挥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武装党卫队(党卫军)则是二战爆发后由纳粹党和希姆莱组建的辅助部队,但由于信仰狂热和作风顽强,大部分党卫军作战部队反而成为了德军精锐,希特勒也开始优先党卫军的武器装备划拨与补给。

由于党卫队是有两个s打头的德语词组成,所以其英文缩写是“ss”,成为了党卫队军领章,也成为让整个欧洲颤抖的恐怖组织。德国国内的党卫队一定是严格挑选的日尔曼人,而党卫军后来由于兵源不足,里面包括了法国、匈牙利、乌克兰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士兵,成份较杂。



党卫队是由早期的纳粹冲锋队中于1925年独立出来的,由希姆莱任全国领袖,直接听命于希特勒,也是后来清洗冲锋队罗姆等骨干的行动主力。但是由于时任德国总统和德国国防军坚持必须只有一支武装部队,所以党卫队还不敢公开建军,仅是一个准军事组织。

一直到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兼总统与总理于一身成为“元首”,逐渐控制了德国国防军之后,党卫队才敢迈出了关键一步。所以党卫队的内部军衔和党卫军有所区别,以“旅队长、旗队长、突击大队长”等系列分级,而党卫军则以武装部队的上将、少校、中尉等正规系列分级。



到纳粹德国的巅峰时期,党卫军已经拥有作战部队近60万人,分为正规师、志愿师和武装师三种,名义上由党卫队作战总部指挥,实际调用权归最高统帅部;而国内党卫队则指挥看守营(集中营)的骷髅总队、特别行动队、德国保安总局(含盖世太保)等机构。

可以这么理解,狭义的党卫军只指武装党卫队的作战部队,广义的党卫军则包括希姆莱这个党卫队全国领袖领导下的一切党卫队武装人员,他们的誓言是“吾之荣耀即忠诚”,柏林战役时追随希特勒自杀的党卫军成员高达68000余人。



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度度狼gg


就是一个党团的私人武装。

其根本使命,维护这个党团。

党卫军,纳粹的家丁。


江舟晓月


纳粹之所以能在魏玛共和国中夺得政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拥有了自己的武装,或者说是准军事组织。 在纳粹党的成立初期,希特勒曾经组织过臭名昭著的冲锋队,人数最多时有几十万人之多,为希特勒获得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在希特勒就任为玛共和国总理之后,冲锋队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了他的个人权威,而且冲锋队与国防军的争斗也严重影响了国防军对他这个帝国总理的支持率,所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希特勒决定清洗冲锋队,1934年6月30日,德国发生了著名的长刀之夜事件,大批冲锋队首脑被处决,冲锋队从此退出了纳粹的权力舞台。

而取代冲锋队的就是希特勒的新打手党卫军。

党卫军最早并不是战斗部队,它是一只效忠于希特勒的个人防卫部队,最初只负责元首和高官的安保和内部反特。


党卫军名义上的元首是希姆莱,但他实际上的效忠对象只有希特勒本人,著名的盖世太保就属于党卫军的序列之一。

党卫军一开始只负责国内的各种内务,二战爆发以后,希姆莱将党卫军编入了德军序列送上战场,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国在战场上的两支力量。

在最初党卫军的势力并不大,它们的挑选标准很严。能加入党卫军,基本要通过模特选美大赛。血统不纯的人是不可能进入的(纯正日耳曼人),形象不好的人也是不可能进入的,对纳粹忠诚度不高就更不可能。由于党卫军拥有着疯狂的战斗热情,加上统帅部对他们的优先供给,让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好于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军战场上的中流砥柱。盟军阵营内当时有一句调侃——“党卫军是敌人,国防军是友军”,用来讽刺出工不出力的国防军和疯狂的党卫军。



但是在后来,进入1944年以后,随着德国东线战事不断恶化,党卫军的录取标准也越来越低。最初的党卫军是要求身体健壮,血统纯正,战斗素质过硬。而1944年以后,党卫军的入学标准变成了是人就行。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奥地利,甚至瑞典挪威等各个纳粹的仆从国都加入了党卫军,业务也越来越广,不仅管打仗,还管集中营,侦查,肃反,镇压起义等等,也让党卫军从一支专业化的核心部队变成了一支五花八门,说着各种语言的“国际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如以往。

党卫军在纳粹灭亡的前夕,曾经一度达到过95万人的规模,可是那也是党卫军最后的疯狂。


党卫军的口号是“吾之荣耀即忠诚”,而他们从某种意义上也的确做到了这点。柏林之战时,德国上下所有人都明白纳粹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各支德军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厌战情绪。但党卫军还在坚持抵抗,国会大厦战斗打响时,有两千多党卫军负责保护国会大厦,最终他们以师长以下全部阵亡为结局,没有一个人向苏军投降,让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特勒死之后一个月,德国各地追随希特勒自杀的党卫军成员竟有六万八千人之多!


小约翰


纳粹党卫军: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私人邪恶卫队!本文由军武奇兵从另一角度为您揭开精彩的谜底!

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纳粹党卫军的前身--纳粹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极少数人开始被逐渐武装起来,这支希特勒的私人打手部队开始逐渐扩充编制,到1939年,一共扩编至四个团。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与容克贵族的国防军抗衡。第二,开始实现希特勒统一世界的疯狂思想。

希特勒的特别机动部队,青年中的精锐。

在吞并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之前,这支部队受到了高压的军事训练,他们不仅意志坚定,而且作战勇猛,异常精锐,甚至成员选拔都过于苛刻,低个头、颜值的汉斯直接被党卫队排除在外。他们后来参加了攻击波兰的战争,随即出现了另一个分支,在集中营被称为“死亡之头”的警卫部队。

随着波兰战役结束后,党卫军的建制扩大为旅,后来又扩大为师。到这时这个纯粹的党卫队才被称为武装党卫军。大名鼎鼎的希特勒团第一个扩建为同名师,后来相继组建了著名的武装党卫军德意志帝国师等等,以这几个师为核心,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开始迅速扩充人员编制,成员选拔也开始由最初的“选美大赛”沦落到最后“是人就行”。

党卫军第三SS装甲师,也被称为“骷髅师”。

以前本人写过了一篇非常详细的武装党卫队等级分支,这里就不再陈述,也就是从纯日耳曼人到应付治安招纳的三教九流人士,共分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类似帝国师等精锐的一线作战部队,依次类推。到1944年开始这种疯狂的扩张完全改变了武装党卫队作为精英组织的性质,“北欧人”的身影充斥着整个党卫军组织,甚至巨大的战斗减员开始将治安部队送上前线。然而许多士兵已经开始感觉到他们个人参与的这个组织就等于参与了战争罪,而不会像国防军那样得到有保证的待遇,甚至开始在内部传播德国战败后他们会被囚禁甚至被枪毙的下场。

党卫军各级机构的标志

武装党卫军先后共建立了42个师,3个旅,和一些独立的小部队,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其余为12个装甲掷弹兵师、6个山地师、11个掷弹兵师、4个骑兵师和一个警察师,而在战争后期组建起来的许多名义上的师大多只有团营级建制。

正在镇压华沙起义的党卫军

实际原则上党卫队在1933年之后不再接受任何新的成员,除了希特勒从青年团中挑选出的毕业生,总之,他们都非常的俊秀。。然而武装党卫队的成立和发展彻底打破了这一组织的规划。随着希特勒的野心逐渐扩大,他也开始了不择手段。加入武装党卫队是自愿的,从1943年开始,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们倍感压力,他们开始被迫的“自愿”加入武装党卫军而无缘国防军。后来整个陆军、海军和空军都被武装党卫队接管,接受党卫军的训练,并入野战部队。

党卫军的标志两道闪电

总而言之,从1940年底,武装党卫军的人数约为15万,到1944年6月已经增长到60万。武装党卫队原本是一支精英部队,但是由于战争的迫不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多国籍语种、战斗力不断下降的部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在阿富汗战场上闹的乌龙,后来全世界人民都一致认为太亲切了,绝对是现代版的“党卫队”。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观点,谢谢您的支持!


战武奇兵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党卫军是纳粹武装组织(严格来讲不能算正规军队),和纳粹政府关系为从属关系。

党卫军隶属纳粹党,是纳粹党统治工具。

党卫军仅代表纳粹党利益,纳粹党领袖是党卫军领导人。对希特勒来讲党卫军比国防军更加可靠。

党卫军至始至终贯穿纳粹扩张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教条。

党卫军为本军标志(各支部队不同,骷髅和闪电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如维京人旗帜、橡树叶、弯刀和部队成员原属地的国旗等)

党卫军分党卫队(德国人和奥地利人)、SS志愿部队(非德国裔的日耳曼人和北欧人)以及武装党卫军(德国人核心为骨干,其他投奔的欧洲国家纳粹信仰分子为主要构成)


党卫军多纳粹狂热分子出身。

德国青年以加入党卫军为荣

德国资源优先分配给党卫军

新式武器率先装备党卫军

党卫军更吸引德国和奥地利女性

党卫军成员训练更有素,思想更狂热,受纳粹毒害更深

党卫军不为当时参战各国承认为合法组织,所以被俘的党卫军官兵多面临随时会被枪毙的风险——他们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

战斗上,党卫军比国防军更加坚韧和残忍,对于敌人来讲,军事素质更高、装备更精良、思想更狂热的党卫军比国防军更难对付。


在二战中德国党卫军也很强悍著名的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第5维京装甲师、第3骷髅装甲师。

党卫军帝国装甲师都在二战中以作战勇猛而闻名。

党卫军中的骷髅兵团

在二战初期时,德军还没有丧尽天良,原因就是德军中不全是党卫军,而有很多国防军。所以那个时候经常会有德军军纪严明,非常有礼貌的评价,但是后来党卫军逐渐壮大后。德军就成了残忍的代言人,其中骷髅师更是党卫军中的魔鬼军团。


当时国防军不愿意做一些屠杀犹太人、反抗人士、盟军战俘的事情,党卫军就接手了。骷髅师就是以屠杀战俘而臭名昭著的。他们以骷髅头为标记,在战争之初就曾干过屠杀一个村的战俘的情况。

1942年上半年,德军在德米扬斯克被重重包围了半年,最后是骷髅师凭借顽强的战斗力最终帮助主力突围,后来因此被授予“德米扬斯克战役纪念臂章”并且荣获“starkemote”的荣誉称号。从此他们就在各大战役中充当救火成员,他们悍不畏死,甚至用自杀式的手法进行进攻,让苏军非常的头疼。


如果说他们只是敢死队或许还会让人敬佩,但是他们却干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他们经常把苏联的战俘绞死、烧死,迫害苏联军民,在苏联干尽了残忍暴虐的事。

1945年5月9日骷髅师向美军投降,但是苏联上下又怎么会放过他们,于是他们强烈要求美军把整个骷髅师交给了苏联处理,苏联直接把骷髅师全师都施以绞刑。


失败总是会来临的,没有人会永远胜利,他们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可曾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一天。


江水趣谈


党卫军(简称SS)成立于1925年,德语为“保护梯队”,最初是纳粹党领袖希特勒的私人保镖,后来成为纳粹德国最强大,最受恐惧的组织之一。

海因里希·希姆莱(1900-45)于1929年成为SS的负责人,并扩大了该组织的作用和规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党卫军拥有25万多名成员和多个分支机构,从事从情报活动到纳粹集中营的各种活动。

党卫军的起源

1921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政治组织的领导人,该组织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该组织提倡极端的德国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并对《凡尔赛条约》的条款不满意,该条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需要德国做出许多让步和赔偿。希特勒将德国的问题归咎于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鼓吹雅利安人是“优等民族”。

到1921年底,希特勒拥有了自己的私人军队,“突击步兵师”或SA冲锋队,其成员被称为突击士兵或棕色衬衫(以其制服的颜色)。SA在希特勒公开露面时陪同他,并在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中敦促他的支持者对犹太人及其政治对手实施暴力。

1925年,希特勒下令成立SS,该实体与SA虽独立,但也有联系。党卫军最初由八个人组成,所有这些人都被委托亲自守护希特勒和其他顶级纳粹分子。希特勒的忠实拥护者朱利叶斯·史瑞克成为党卫军的第一任司令。次年,施雷克被约瑟夫·贝希托取代。埃哈德·海登在1927年控制了党卫军。同年,党卫军成员被禁止参加政治辩论,并被要求宣誓对希特勒的不朽忠诚,毫无疑问地承认希特勒是唯一的先知。

海因里希·希姆莱

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海因里希·希姆莱为党卫军司令,当时有近300名成员。他于1923年加入纳粹党,并最终担任希特勒的宣传部副部长。希姆莱下定决心将党卫军与冲锋队分开,将其转变为一支比冲锋队更强大的精锐部队,并最终改变了纳粹党内部组织的职能。

在希姆莱的指导下,党卫军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发展成为一流的准军事部队。为了获得党卫军的资格,准成员必须证明其祖先都不是犹太人,并同意仅在上级官员的同意下结婚。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新兵还被教导说他们不仅是纳粹党的精英,而且是全人类的精英。最重要的是,他们要珍惜对纳粹理想的忠诚和义务,将个人利益放在一边,团结而勤奋地履行职责。

这样的期望反映在党卫军的座右铭中:“忠诚是我的荣幸。

巩固实力

到1932年,党卫军已成长为拥有数千名成员,并且该组织开始穿着全黑制服。当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成为德国总理时,党卫军已增至50000多人。同年3月,希姆莱宣布在德国达豪镇开设第一个纳粹集中营。该营地最初收容了反对纳粹的政治犯。

1934年4月,希姆莱被任命为德国秘密国家警察的负责人,通常被称为“盖世太保”,负责追捕希特勒的对手。这些被指控的敌人没有经过审判就被处决或送到集中营。

同时,希姆莱是SA冲锋队负责人恩斯特·罗姆下台的主要幕后力量之一。1934年6月30日,在清洗SA冲锋队(后来被称为“长刀之夜”)期间,罗姆被捕。几天后他被处决。罗姆的消亡进一步提高了希姆莱在纳粹中的知名度,使他成为了整个纳粹德国最有权势、最让人恐惧的人之一。

扩大党卫军:20世纪30年代中期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两个重要的SS分部出现了。一个是“SS-VT”(别动队),这是一个军事单位,其成员驻扎在军营中。为了被加入SS-VT,新兵必须同意四年的强制性服务条款。

第二个部门是骷髅总队,其成员管理希特勒的集中营。骷髅总队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其成员所戴的帽子上装饰着带有骷髅图案的徽章。它象征着该部队致力于忠于希特勒直至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武装党卫军

二战时党卫军人数超过25万,希姆莱成立了“武装党卫军”,本质上是SS-VT的扩大版。武装党卫队由一支作战部队组成,他们专门在纳粹占领的领土上滥杀无辜。他们还参与了死亡集中营的日常运作。

在成立后的六个月内,武装党卫军成员达到了15万。1940年,希姆莱提议招募非德国公民,“武装党卫军”最终包括来自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其他地方的德国人,以及纳粹吞并的几乎每个国家的志愿者以及英国。例如,成立于1944年的武装党卫军查理曼大区分部由2万多法国人组成。

随着战争的进行,到1944年6月,已有80万纳粹和纳粹支持者加入了党卫军及其分支机构。

希姆莱的命运

1945年,随着纳粹德国战败的势头越来越确定,希姆莱成为了“人民冲锋队”或“人民革命军”的主要组织者。人民革命军由十几岁的男孩和老人组成,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抵抗盟军的最后一线。当德国战败时,希姆莱被盟军俘虏。1945年5月23日,他通过服用氰化物胶囊自杀。

战争结束时,党卫军的许多主要成员都自杀了。被捕者被审判,其中许多被判有罪。党卫军的一些成员逃离了德国,逃往南美。


杂话乱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同时拥有国防军和党卫军两套班底。而且随着战争的发展,党卫军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有取代国防军的迹象,而且党卫军只对希特勒和纳粹党负责。



党卫军起初是纳粹冲锋队的一部分,纳粹党开始崛起以后,需要一支冲击其他政党的武装,这就是最初期的冲锋队。党卫军就是从冲锋队独立出来的,起初党卫军的任务就是保护纳粹党领导人们的安全,也就是私人保卫的角色,与战斗的军队不沾边。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以后,开始逐步利用党卫军取代那些治安巡逻部队,这时,党卫军拥有了类似内卫部队的权力。随着希特勒地位的巩固,党卫军开始抓人、审理、和处决。这意味着党卫军有拥有了警察的职能。



如果就这样,党卫军还只在国内活动,和军队不沾边。但是随着战争的打响,国防军的兵力出现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少量的党卫军野战部队开始配合国防军作战。随着战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党卫军野战部队配合国防军作战。虽然国防军仍是主力,可是党卫军取代国防军执行任务的苗头已经出现。



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深受希特勒宠信,逐步组建了90多万人的党卫军野战部队。在各处战场,都有党卫军的身影。后来,德国在战场上连番失败以后,德国已经开始转攻为守。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战役葬送了大量的德军精锐部队,军队人数更加短缺。在这一阶段,党卫军的作用越来越大,有的地区甚至开始以党卫军为主。

后来随着纳粹德国的灭亡,党卫军这一历史特殊产物也烟消云散。


平安读历史


答: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就叫党卫军?只要不真正意义上属于国家的军队?而属于那个教派党派的?都叫党卫军,懂了吗?


温舔残月


一说起党卫军,自然会想到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的卫队。党卫军和国防军隶属于不同于领导,党卫军受一个政党的领导,而国防军受执政政府领导。

德国纳粹党依靠民主取得执政地位,进而又废除了民主,搞法西斯独裁。从出生到辉煌,再到覆灭,党卫军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纳粹党还在发展前期的时候,希特勒认为,纳粹运动要想得到迅速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强有力的武装力量。1921年8月,希特勒招募了一批退伍军人,组成一支供他指挥,颇具进攻力量的政治工具,命名为冲锋队。

冲锋队不仅起到保卫纠察的作用,还负责为纳粹党搞宣传。激情狂热还富有神秘色彩的活动,对不谙世事的青年人起到了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到希特勒上台之前,冲锋队已发展到200多万人。


随着队伍的急剧膨胀,其组成成分就如多彩的调色盘,复杂多样,整个队伍也越来越难控制。于是1925年11月,希特勒从冲锋队中挑选了一批可靠的经营队员,组成了党卫军,他们围绕在希特勒等纳粹头目的身边,专门负责他们的安全。

1929年,希姆莱接管后,党卫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一支保卫纳粹的秘密警察部队。到了1932年,这支队伍已经有百万之众。
最著名的党卫军集会,是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德米扬斯克战役。此次战役中,臭名昭著的骷髅师、帝国师、维京师、希特勒装甲师等众多党卫军参加,并且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使这些部队一战成名。但是,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直到希特勒的自杀,纳粹党覆灭,党卫军也随之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