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武汉,一座位于我国中部长江和汉江流域交界处,人口大约为1100万人的国际化大都市。被西方人士称为中国的“芝加哥”。

在这里,许多欧洲大国都设有领事馆,西方和日本的主要贸易公司以及国际纺织和工程公司在这里设有工厂和销售办事处。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武汉是一个经常在国际媒体上露面的城市,作为茶叶和丝绸等其他商品的贸易中心,它直接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中国版的芝加哥

1900年,美国杂志《科利尔》(Collier's)发表了一篇有关长江的武汉“繁荣小镇”的文章,称其为“中国的芝加哥”。这是第一次,中国城市都被赋予了这个绰号。

1927年,资深的上海联合新闻社记者兰德尔·古尔德(Randall Gould)将这个绰号用在关于湖北省的新闻稿中。此后,该术语在全世界几乎每篇论文中都会出现数百次。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汉口装有轮船:

该编辑决定1927年在武汉拥有大量股份的众多公司的影响-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约翰·太古父子公司,英美烟草,纽约标准石油,德士古,标准渣打银行。

武汉是中国的主要工业重镇,生产钢铁,丝绸和棉花,茶叶包装和食品罐头。

那是中国的芝加哥。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一张据信可追溯到1906-1907年汉口的图像,汉口是三个合并为武汉的城市之一。

西方对武汉的介绍

西方于1858年认识武汉,这是不平等条约的一部分,该条约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弱化的清朝时期摘录而来的。

该条约允许外国船只在长江上航行,而英国人已经勘测了远至湖北的水路。他们特别考察了被称为“武汉三镇”的武昌,汉口和汉阳的河滨群。他们喜欢看到的东西,要求这座城市对外开放。

布里斯托大学的教授罗伯特·比克斯(Robert Bickers)研究了1949年前在中国的外国人。他解释了英国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吞并了香港作为殖民地,并在上海的首府海岸开放了上海。十六年后,他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内陆的重要性,因此将重点放在武汉以及天津上。”

武汉成为沿海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它们提供商品(茶,肉,烟草等)并提供产出(铁,钢,丝绸等)。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内陆企业。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1959年,一群工人在中国武汉新建的钢铁生产中心的第一座高炉前。

武汉在1850年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城市,大约有100万人居住在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一半面积的三个城镇中。

从1860年代开始,外国人大量涌入,尽管这座城市始终以华裔居多。

新来的人聚集在汉口,创建了一个绿树成荫的两英里长的外滩,直到今天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汉口海滨附近建造了仓库,码头和办公室以及赛道,俱乐部和公共花园。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Holt House是Butterfield&Swire的办公室,Butterfield&Swire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英国“红人”或交易行之一。

武汉虽然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实际上始终是一个商业小镇,它从未发展过夜生活,也没有发展集聚在上海波希米亚地区的电影业,出版社和美术馆。不像北京的学术中心。在外国人眼里,他们的士兵守卫领事馆,但这座城市保留了更具传统的中国感觉。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武汉1,678米长的长江大桥的视图。

现代工业的发展:

确实,武汉充满了新的工业思想和技术。这个城市是中国几大重工业的所在地,这些工厂包括湖北阿森纳和粉末厂,汉阳钢铁,通往北京的铁路,通往上海的定期轮船服务,大量的丝线厂,棉纺厂和罐头厂。这个城市的熔炉占世界马蹄铁的比例很高,这种产品在19世纪后期与今天的轮胎一样重要。

出口到欧美-这是蓬勃发展的牙刷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武汉还是鸡蛋生产的中心-新鲜的鸡蛋,腌制的,粉末状的,液体的-并将其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食品制造商,饭店和面包店。

随着武汉在全球范围内在工业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作为出口大国的作用赋予了武汉以副国家中心城市的力量。

罗伯特·比克斯(Robert Bickers)指出,这座城市“毫不扰动地进入了欧美消费者的生活”。但是一些外国买家不相信中国可以生产符合西方标准的钢铁,食品。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目标

武汉政府坚持认为,国际贸易协议必须在武汉进行,而不是像其他港口城市那样,在上海的富丽堂皇的办公室和私下的私人俱乐部中进行谈判。因此,这项业务的大部分资金留在了这座城市,没有流向上海或广州。

它至少将其中的一些钱进行了再投资。欧美人可能已经在汉口美化了他们的特许经营权,但是中国人武汉也被认为是美丽的。武汉大学庞大的花园校园覆盖了该市的罗嘉希尔。1930年代中期,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侄子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在该机构任教英语。他认为这是田园诗。

但是到1930年代后期,武汉的优势使其成为目标。日本人长期以来一直在这座城市进行投资,经营着棉纺厂,棉籽油工厂和豆类加工厂,并敏锐地认为这是对的。

汉口的工业场景。

武汉已成为日产汽车生产中心-本田,雪铁龙和通用汽车是该市的主要投资国,而生物制药和新的环保技术在该市蓬勃发展。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未褪色,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相信你很快会好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从未让你缺席。

武汉加油!武汉雄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