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心心念唸的“耶穌光”是怎麼拍出來的,您知道嗎?

從樹縫灑下束束光線,感覺很意境,其實在我們攝影中習慣把這叫做“丁達爾現象”,有許多朋友喜歡外稱為“耶穌光”,在理論上,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我們就把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在平時的拍攝實踐中,清晨,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這也是丁達爾現象。下圖的場景大家在許多場合都可以看到。

您心心念唸的“耶穌光”是怎麼拍出來的,您知道嗎?

這是因為雲、霧、煙塵也可以看做是膠體,只是這些膠體的分散劑是空氣,分散質是微小的塵埃或液體。

您心心念唸的“耶穌光”是怎麼拍出來的,您知道嗎?

拍攝這種的我們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一般來說,需要選擇樹林裡的陰影處進行逆光拍攝,特別是雨後的清晨是拍攝的好時機,雨後清晨的樹林裡面經常會瀰漫著水汽,樹林裡的溼度會更大。所以雨後日出,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這樣我們在光線的垂直的方向觀察,就可以明顯地看到微藍色的光拄。在背光陰影的地方,畫面會顯得十分幽暗。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比較幽暗的地方進行拍攝。同時我們需要控制好以下兩點: 一是白平衡,二是測光。

您心心念唸的“耶穌光”是怎麼拍出來的,您知道嗎?

一般清晨的時候,霧氣受到光照的時候會因為漫射光折射出藍色,我們可以手動設置白平衡讓這種藍色更幽深,一般將色溫設置為4000K左右比較合適,但如果直接將白平衡設置成“白熾燈”可能會導致畫面過於偏藍。我們拍攝實踐的時候,可以使用點測光的模式對畫面的高亮處進行測光,快門速度不必很慢,一般只要可以達到相機的安全快門速度即可。好了,今天就介紹到這裡,您心心念唸的“丁達爾”現象您學會了嗎?如果您早就會了,趕快在評論區曬出您的美圖佳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