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不如本意時,竭力粉飾不如坦蕩面對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凡是那些特別善於自我安慰、自我粉飾的人,其實過得都不怎麼樣。我們很難用失敗和成功來衡量他人的生活,但這些人特別喜歡用得到和得不到來區分一件事的好壞。於是,他們便把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過成了自我成全的情懷。

但真相是,主動選擇一種生活,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只有在獲得這種生活之後,你才擁有評論它的資格。你都沒有過上那種生活,你怎知不好?怎麼會有否定這種生活的底氣?

所以,當生活不如本意時,如果不捨得自黑,那就選擇沉默吧,越是強說,越會平添新愁,徒增他人笑柄。那些實現不了的嚮往,不該成為我們貶低的對象。一個一直被生活選擇的人,所擺出的種種無謂姿態,真的一點都不瀟灑、一點都不豁達,無非是為自己的被選擇遮羞而已,越掩飾,越彰顯了自己的失敗,也暴露了精神層面的狹隘。那些安慰寬解的話,根本不適合由自己擺到檯面上,急急忙忙為自己扯一塊遮羞布,只會讓坐在你對面的人啞口無言,順便在心裡默默把“別擔心,生活會好起來的”換成“你活該”。

當生活不如本意時,竭力粉飾不如坦蕩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