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祕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在洛陽博物館之中,有許多重要文物堪稱罕見的珍稀品。比如說乳釘紋青銅爵,被認為是夏代遺物,有"天下第一爵"的美譽,又比如說方格紋銅鼎,雖然名氣沒有後母戊鼎那麼大,卻是我國最早的青銅鼎,被稱為“華夏第一鼎”。其實,它的館藏精品中,還有一件神秘的西周叔牝方彝。

這件重要文物的經歷非常傳奇,迄今為止還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疑團。在1947年時,洛陽市郊小李村西南處一處古墓被盜。因為當時正處於特殊年代,盜墓賊很快就將陪葬品洗劫一空。根據知情人的反饋信息和後來的遺址勘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應該非常尊貴。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這是因為,當地老人回憶,當時就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兵器和車馬器零件,在墓室中,還有20餘件成套的青銅禮器,其中包括六件圓鼎、二件方鼎、四件方座簋、一件方彝、二件尊、一件盤、一件觶和三件甬鍾。多年後,考古專家還在古墓的東北3米處,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小的葬馬坑。

可惜的是,在那個時代,文物保護工作很難到位,這座古墓大部分的文物,都被賣給國外古董商,散軼到世界各地了。這件西周叔牝方彝是萬幸之中,在1960年洛陽市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的。它剛一面世,就驚豔了世界。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這件文物器型巨大,高為32.6釐米,口闊為23.5釐米,寬為19釐米。所謂彝,是指古代的一種酒器。方彝是宋朝人根據方形彝器的特點,提出來的稱呼,一直延續到今天。

它的外形很大,看上去就像古代祭祀的宗廟,彝蓋如同陡坡一般,像是宮殿大屋頂。器物全身遍佈四層半浮雕花紋,均以細密雲雷紋為地章,饕餮紋蜿蜒分佈在器腹和器蓋之上。最奇特的是,它的邊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稜,如同暴起的龍脊一樣。這種裝飾讓器物充滿了立體感,刀劈斧鑿之間,又增加了銳不可當的威嚴。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根據小李村古墓的形制,它應該是西周時期的產物。然而,更有力的證據出現在這件器蓋及腹內之上。這兩處地方都有3行12字銘文,清楚地寫著:

叔牝賜貝於王姒用作寶尊彝。

文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文物本身的價值是行家們一看就懂。它被送給文史大師郭沫若先生鑑賞,立即被認為是國寶級文物。而且,郭老還根據器型和銘文內容,斷定“當是武王或成王時器”。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郭沫若為什麼這麼肯定呢,因為他認為西周成康昭穆之世和商代,是青銅器的成熟期和鼎盛期,文物特點“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很明顯,西周叔牝方彝完全符合這個特徵。

更為關鍵的是,銘文中出現了兩個人名,均是有據可查的。一個是叔牝,根據《史記》記載:“武王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武成……”,郭沫若認為,銘文中的叔牝就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和周公之弟成叔武。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另一個人名是“王姒”,這是姒姓女子嫁給周王之後的稱謂。根據《史記》的資料的記載,目前發現姒姓女子為周王妃的,僅有兩個人。一位是著名的褒姒,周幽王妃子,後來成為王后。另一位就是周文王之妃太姒。

雖然史書沒有明確提及,我們完全可以將兩人建立聯繫,並且解釋銘文內容。原來,太姒就是成叔武的母妃,用她的賞賜貝幣,成叔武製作了這件方彝。也就是說,那座古墓的主人,應該就是成叔武,即叔牝。這在後來探究的文物情報中,也得到了部分證實。流散國外的一件銅方座簋的銘文為“叔牝作尊彝”,另一件方尊銘文內容甚至與叔牝方彝完全相同。

失蹤13年的文物,面世之後就驚豔世界,神秘造型更是氣勢磅礴

這件文物極為珍貴,對研究周初的政治、經濟和生產力水平是難得的實物資料。然而,它還有許多謎團未曾解開。比如它為什麼能躲過災難,留在國內?紋飾到底向我們表達了什麼意思?它的主人叔牝封地在成,怎麼又會埋在洛陽呢?這些問題在史學界也還存在爭議,也許謎團要等到更多的史料發現才能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