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认可:脾气特别好,不体罚学生,但就是教学能力不足,总是教不出好成绩的老师吗?

瓜太郎


脾气特别好,不体罚学生,但是教学能力不足,总是教不出好成绩,我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告诉您,这样的老师,不光家长不认可,学校不认可,社会也不认可。

第一、老师最先要修炼的就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老师所有技能的基础。

就如医生医术不高,司机车技不高,护士扎针不行,老师教学能力不足,这不是害人嘛!这够得上传说中的误人子弟了!

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方方面面要拿成绩说话。教学能力不足,那教学成绩肯定不高啊!教学不出成绩,家长第一个不答应!校长第二个跳出来反对!教学没有成绩,就与各种荣誉无缘,那你的职称就上不去,没有职称,社会上也不认同你!


第二,教学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是总是教不出好成绩那就很成问题了!说明这个老师缺少学习的意识,缺乏学习的能力!

一个自己不学习的老师去教学生学习,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教学能力可以从不足到强大,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支撑,实践总结,自我反思,请教切磋,培训观摩,都是学习的机会。

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性的过程,需要老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次次课改,一次次考试改革,在大变革的现代社会,你若不学习,一层不变,肯定会被时代抛弃。借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时代抛弃你不会提前给你打招呼。

现在“县管校聘”已初见端倪,以后渐渐会普及成常态。试问一个没有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不足,总是不出成绩的老师,哪个学校愿意聘用你。


第三,这个老师脾气好,不体罚学生,这是他的优点。

脾气好的人足够耐心,相处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这样的人一般不会跟同事发生冲突,会服从领导的安排。但是这个优点不足以让家长认同,让学校认同,让社会认同。

结束语:教学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是一个老师在教育行业立足之根本。作为一个老师,光脾气好那是远远不够的。任何工作都需要拿成绩来说话,这样才会得到认可!老师这个职业也不另外!


岫岫老师


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回答。

我是家长我不认可这样的老师。

脾气特别好,不体罚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如果这个老师脾气好,好到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老师只会无底线地宽容。这样的老师带出的班级纪律令人担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组织性纪律性的班级就如一团乱麻,学习成绩就难如人意,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跟这样的老师学习。如果这个老师教学能力不足更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我是老师我不认可这样的老师。

我是一名老师,也曾遇到这样的老师,做事没有原则性,管理班级没有力度。学生上课就像放羊一样,课堂纪律一团糟。任课老师无法上课,每节课都要停课整顿纪律。到了高年级,换了一个要求严格的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整顿,班风有了很大的改变。任课老师一致表示课堂纪律好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脾气好与教学能力强可以兼备。

看题主的描述,好像脾气特别好的老师教学能力就不足。其实脾气好、班风优良、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比比皆是。教育学生并不是嗓门越大越有效,也并不是体罚学生班级纪律就好,优秀的老师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养懂事高情商的学生。优秀的老师不仅教育学生讲科学,教给学生知识也注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做一个家长认可的好老师,就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三寸粉笔写人生


我就是老师,我会把时间磨在上课上,上课我该说的会说,该讲的会讲,但是听不听就看你自己的了,我是普通高中老师,里面的学生素质并不好,也不敢管严,说实话,很多普通高中的孩子,之所以沦到普通高中读书,家庭方面因素很多,试想,家长都不想管的孩子,想要靠老师四十分钟上课时间管50多个学生,简直是做梦了,管的严的老师教的班就成绩好,可是现在社会风气,敢管的严吗?站起来比你还要高,比你还要壮,你敢管吗?说不定讲的重了抬起板凳就往脑袋上栽,钱没拿多少,到时候命倒是没了,现在老师这个行业已经真的处于鄙视链底端了,我也要想办法走了,混日子也可以,但是对不起自己。当然,要是像好的学校,风气好的学校,老师轻松,家长也轻松,成绩也很好,相辅相成。


摇啊摇啊摇啊摇


作为家长,肯定不会认可脾气好不体罚学生,教学能力不足,成绩不好的学生的。

只要成绩不好,不管你老师有其他任何优点,在家长眼里基本都是不称职的,就这么简单。

家长对老师的期望永远是:和蔼可亲、温柔细致、耐心爱心、素质高超、能力突出,成绩领先。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成绩好,太厉害,家长也不喜欢,会吓坏人家孩子。

作业多,也不喜欢,孩子会太累,

教学能力不行,更不喜欢,给孩子教错怎么办?

体罚学生,绝对不行,自家孩子谁都没理由打一下?

成绩不好,一定是这个老师不行。赶紧换了吧。

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永远是:态度好点,作业少点,不打孩子,成绩还好。

估计任何一个老师想完全满足家长都不太可能。

作为老师,各个方面真的是很难做到完美。

脾气太好。

肯定不行。班上那么多学生,怎么收拾得住?对于很多学生,老师就得恩威并施。

不体罚学生。

这个标准真的不好把握,站一会算吗?罚写作业算吗?罚劳动算吗?如果这些都算,那天底下真的没有不体罚学生的老师!至少目前没有。

教学能力不足。

标准是什么?是魏书生还是华应龙?如果老是对照名师的标准,估计大多数一线教师都不合格。一般公立的学校老师,只要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基本不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好多老师只不过佛系了,不想努力干而已。

成绩不太好。

这个在任何学校都存在。就算省级重点学校,也一定有教学成绩不好的老师。因为任何排名,都不可能人人第一,总有一二三四,总会有人垫底的。个人认为,只要这个老师不是次次都是倒数第一,就不能说人家的教学成绩不行。

纵观每个学校,次次都是倒数第一的老师真不多,次次都是第一的老师也真不多。所以教学成绩也真不能说明什么。

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全体。大家对老师的工作可能都不是那么满意。

作为老师,本人也不认可脾气好,不体罚,教学能力不足,成绩不好的老师。

但我同时想说的是,老师的工作真的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满意,因为我们面对的家庭太多太多了。怎么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作为家长,也体谅一下老师的处境,不要要求太高,大家彼此多理解,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拥有更好的育人环境。


人生如梦LLH


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来说,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脾气太好的话,是难以管较好学生的。因为教学上如果自己脾气过分好的话,学生可能在心里就不怕你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没有威信了。比如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脾气很好的老师可能不会给他什么惩罚,还可能只是稍微批评他一下,学生道个歉做个保证这事就算翻篇了,但这样做的结果只是纵容了他,让他下次犯错时更理直气壮,过几天他还会这样做,因为他心里已经把这个老师的脾气摸的差不多了,噢,原来我不写作业他并不会把我怎么样,那下次我还是别写了。在这些学生心中,老师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了,那么孩子的成绩自然是上不去了,长此以往,这个老师的教学业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成绩一不好,那么也就得不到家长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了。总之,需要掌握好分寸,不能因为自己的好脾气、好性子而影响自己教育学生,好脾气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学生了,该脾气好的时候就脾气好点,该发火就发火,让你的情绪来帮你管理好学生,帮你提高学生成绩,时间长了,家长也会真正去理解你、认同你的。


红叶儿12


你这个问题提的不妥!为什么呢?

当老师的有脾气好的吗?脾气好的现在根本干不了老师!这是我周边的实际情况,你如果脾气好了,你根本是无法管理一个班级的,那些和蔼可亲的教师也是分时段分情况的,孩子听话,大家都好,孩子不听话,哪个老师会对他温柔以待?

我所接触的很多老师,尤其刚上班的女教师,开始她们都是柔柔弱弱的小女子,不出一学期,个个女汉子!这都是被学生逼的修炼出来的!

我认为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差距是肯定的,但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那么成绩有的班级很好,有的班级很差,什么原因?管理!没有一个能镇住学生的老师,这个班级会乱成一锅粥,毫无教学秩序可言!

回到正题,其实,从我的一点儿不成熟的经验来看,学生家长真正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绩,说句难听的话,你把孩子成绩提上来,他就认为你是好老师,孩子的成绩在班里一塌糊涂,我想家长不会关心你是什么脾气的,更多的印象会是这个老师教学不行!其实,这可以理解,现在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一个社会!


非知名教育工作者


我想,脾气好,能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却教不出优秀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老师,现在是大有人在的吧。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家长教育老师,社会教育老师的结果。因为这个社会现在崇尚的是教师跪着教书。教师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因此就得迎合家长的口味,精心呵护学生的感受。这样势必出现搞好人际关系重于教学效果的落实、维持稳定和谐,不被投诉,不被污蔑,不出事就是胜利的局面。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做到既惩罚了学生还能让学生对着老师笑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艺术那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修炼得到的。

另外,我觉得,如果一个老师,对人对事,都以学生是上帝,家长是上帝为指挥棒,脾气永远好好好,而缺乏对人对事的鲜明观点和态度,缺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弘扬,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种教育资源的缺失。教师本人的人格形象,精神风貌,意志品格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像。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坚持和坚守自己的教育原则和底线,不能坚持和坚守自己的人格追求和底线,这样的教育和教育者本身就已经被扭曲,已经“被变态”。更何谈教育出思想敏锐,内心世界丰富美好的学生?更何谈优良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队伍里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二代”,他们通过上一辈某些职务之便,关系之便,巧妙地进入教师队伍,合法地站在教学一线。也就出现了人们眼中,脾气好,与家长关系好,却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

综上,这样的老师无从认可。


沁心老师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认可。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让他学习,让他形成坚毅的品格,让他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不是去让他享受生活,得过且过的。所以,如果有选择权的话,我会选择严厉的老师,我坚信严师出高徒。

脾气好的老师往往是像哄小朋友一样哄学生。


老师脾气好,不体罚学生,更谈不上严厉严格,没有严格的要求,孩子很容易自由散漫,时间长了在学习上就会变得十分懒惰,缺乏主动性,这不是我们家长想看到的。我隔壁班的班主任就是这样的风格,他从来不会严厉的批评学生,就像哄小孩一样哄着自己班里的学生,当他在的时候,学生会安安静静的,可是他只要不在,一定会听到值日班长在教室里面大声喊着:安静!安静!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孩子能学好习吗?

教学能力不足,我更不能接受。孩子上学是为了参加考试,取得优秀成绩,进而深入理想的大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成绩不行就达不到我们的目的。脾气好,不严厉是一个人的秉性,我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教学能力不足是可以后天提高的,老师不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而以好脾气来讨好学生,这样的老师我一定不认可。

严格的老师,可以让孩子形成优秀的品质


而现在的孩子自制能力差,身上普遍存在一些小的毛病,这些毛病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去纠正。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就是这个意思,园丁除了要浇水施肥之外,还要修剪枝丫,把花草树木身上的乱枝剪掉,更利于他们的成长,也更有利于他们的美观。孩子何尝又不是这样呢?他上学后还是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那么老师就更有时间去纠正他的缺点,这时就需要一位严厉的老师,去纠正他身上的缺点和不良习惯,保留他的优点让他形成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需要一位严厉的老师,能狠下心去修剪乱枝的老师。

严厉的老师更受欢迎。

真正懂事理想学习的孩子还是喜欢严厉的老师。因为他们知道,严厉的老师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安心学习、专心学习。


我从教16年,逐渐认识到了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只要是真心对学生好无论要求多严格,都会被家长和学生接受。学校的要求我一定落实到位,我安排的事一定要检查,完成的不好也会跟上一定的惩戒。规矩形成阶段可能会费一些力气和口舌,时间久了,学生习惯形成了,老师的工作也就轻松了。我的教育风格也逐渐被学生和家长接受,同事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的班级,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结束语:我们应该做一个明事理的家长,放开手狠下心,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家校共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辛哥物理


这样的老师,如果我是家长,肯定是不会认可的。

作为一个老师,不管你脾气好也罢,坏也罢,体罚学生也罢,不体罚学生也罢,但是终归是要能体现你教学能力的,要出教学效果的,最终要能培养出人才。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的脾气再好,再不生气,再不打骂学生,再不体罚,但是教学能力非常一般,甚至低下,教学效果一塌糊涂。如果是这样的老师,你愿意把孩子交到他手里吗?至少我是不会。让人遗憾的是,现在这种老师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

反之,如果一个老师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很没修养,但是教学能力很强,水平很高,教学效果非常好。这种情况也不好,如果把孩子交到这种老师的手里,虽然知识学到手了,成绩也提上去了,但是,学生很有可能在脾气、修养、性格等方面变得很糟糕,将来走入社会仍然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属于另类的人才。不过相比之下,比第1种我觉得要好一些,但是我仍然不愿意把孩子交到这样一个老师手里。这种老师为数也不在少数吧。

当然,更糟糕的情况应该是,老师的脾气不好,修养很差,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打人骂人是常事。但同时教学能力低下,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效果也相当的糟糕,教育方面更谈不上。这样的老师是最不受欢迎的,恐怕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老师手里。这样的老师有,但是数量不多,应该是极少数极个别的,逐渐被淘汰了。因此家长也不用过分的担心。

家长们最喜欢的老师,莫过于最后这一种“双红”的专家式的老师。也就是老师的性格脾气非常好,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不打人不骂人,更不会体罚人,但是教育效果却相当的好,很有教学艺术,教学水平很高,最能服众。这种老师数量最少,但是最受欢迎,孩子能够送到这样老师的手里,是非常幸运的,不过得非常讲运气。

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一样。但愿老师们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个个都能成为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好老师。此乃国之幸,民之幸,学生之幸也。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欢迎关注“书山友师”,分享更多教育精彩内容。


百科问吧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是一个综合的原因,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有关,与孩子自身的智商、努力有关。如果排除家庭教育、孩子本身的因素,把它仅仅归于学校,就有些偏念了。

抛开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因素不谈。影响老师教不出好成绩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教学能力不足,二是教学管理的责任心不强。

问题一:教学能力不足

70后的学生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那时候,有不少民办老师代课,业务水平低,有一部分是高小文化,先是在村办扫盲班任教,后来适逢教育改革选拔到村小代课。有的老师本身自己识字不多,教学能力不足,代课显然吃力。老师自己有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了,满足不了求知的欲望,大多是不遗余力,却教不出好成绩。不过,那时候的老师,也都是边教边学,有时在星期天集体到乡里培训,有时在学校里组织同事间的听课学习。我父亲那时也就是高小文化,后来还一直进修到中师。那时候的老师,虽然有人教不出好成绩,就凭那股学习劲儿,也会被家长理解、接受和认可。

现在,由于一些乡村学校老师缺乏,选聘了一些代课老师。其中,有的教学能力不足,经验缺乏、水平偏低,也曾出现过教不出好成绩的现象。尽心尽力却教不出好成绩,家长也能理解其心情。因为,这是教育现状的大气候因素影响所致,

问题二:教学管理责任心不强

教学管理严格的老师,通常是班级纪律严明,学习气氛好,学生安心于学习,班级整体成绩无疑很好。带这样班级的老师,大多会有惩戒的现象发生。

不管理班级纪律,只管上课,用心教是自己的事儿,不想学是学生的事儿。这样的老师,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自控力较好、想学又努力,学习成绩肯定有好的。但班级的整体成绩不会理想。班级的纪律差,想学习的孩子往往被一些熊孩子干扰,是件很烦的事儿。这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如果说喜欢,一定是碍于情面,说了违心的话来敷衍他。

结束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才。家长衡量好老师的标准是尽心尽职,孩子有个好成绩。教学能力不足就是能力的事情,教不出好成绩与脾气没有关系。教学能力不足,脾气虽然特别好,好到不管理班级纪律,不问孩子学不学,其结果是糟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