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導語

《契克》是一部來自德國的小清新公路片,是一部“聲色俱佳”的青春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不被人重視的自卑男孩邁克與特立獨行的轉學生契克相識之後,他們一起經歷的一個特別的夏天。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主角邁克是一個留著科特·柯本式長髮的德國富二代,父親的生意做得很大,但為人暴躁,缺乏對他的關愛和教育。母親雖然愛他,卻嗜酒如命,也常常將他忽視。瓦拉幾亞”是邁克和契克的目的地,這地名還有一個意思:荒野。少年們的每一步都是在陌生的荒野探險,他們要在荒野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故事的主角是邁克,而片名確是《契克》。因為契克才是影片的靈魂所在,契克代表了勇氣和自由。這場夏天的冒險就是邁克這個膽小又無聊的中二男孩獲得勇氣和自由的成長過程。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結合邁克的成長談一談關於現實生活中如何保持自信的一些思考。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01、契克是自由:邁克擁有了不受規則限制的自由

故事從平淡的作文課開始。課上,邁克唸了一段自己寫的作文,裡面有他媽媽對他說的一句話:“你什麼都可以說,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而老師卻說,你不能這麼說你的媽媽。老師憤怒的說邁克應該把他的作文本撕掉。而當他準備撕時,老師又說:“我說讓你撕掉,並不是真的讓你撕掉,你應該想一想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時邁克獨白:顯然,我犯了大錯,但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這句話的共鳴感太強了,相信很多男士能夠理解。

羅振宇在得到裡說過:成熟的標誌就是得體的言行。所謂成人的遊戲規則,即是以利益為核心的進退拉鋸。邁克是聽老師的呢,還是聽媽媽的呢?

契克“借”來一輛拉達,帶著邁克在邁克暗戀班花的生日會上大出風頭後,兩個少年開始了公路冒險。他們在田裡用車輪軋出自己的名字,在星空下的草地上幻想其他星球上的事情;遇見一群同樣年紀卻不同中二的“行走的貴族”;接受善良婦人的幫助,和她聰明的孩子們一起吃難看的土豆燴飯和甜點;被警察盤查,慌亂中兵分兩路逃走,憑著比智商更難得的默契,在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通訊設備的情況下在“上一個安全點”勝利會師。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他們在垃圾堆裡認識一個滿嘴髒話的流浪女孩伊薩,伊薩要去布拉格,幫他們偷了汽油,三個年輕人一起在湖裡洗澡,邁克也與她萌生出了青春該有的情誼,邁克認識到原來自己也是能被女生喜歡的。最後他們撞翻了一輛載滿大肥豬的貨車,旅行結束了。

一切都在違背規則,在他們身上卻如此和諧,這兩個不合群的少年。

影片的最後邁克的父親從家裡搬了出去。邁克的母親將沙發扔進了父親花大價錢修建的游泳池。誰說東西不能亂扔進泳池?誰規定跳舞只能在陸地?誰不能離開誰?契克就是自由,與這個社會規則背道而馳,我們都渴望成為他,卻不敢成為他。因為規則會像邁克的爸爸一樣,還給你一記重拳,那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承受。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我們無法成為契克那樣的人,所以希望有個契克那樣的朋友。他不主流,聰明又傻冒,勇敢仗義,他能做自己不敢做的事,他像是我想成為的另一個自己。從被規則限制到打破規則,契克是自由,給了邁克不受規則限制的自由。

02、契克是勇氣:邁克擁有了正視規則的勇氣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人,也告別了很多人。只有這兩個少年,始終互相幫助、配合默契。從高速公路上初試,在穿梭的車輛中驚惶失措;到農莊裡成功躲避拖拉機;再到成功逃離警察的追趕。這幾次遭遇給了邁克信心,完成了從對社會規則的反抗到認同,邁克不再害怕高速公路,也不需要躲閃和反抗,甚至試圖利用規則超車,這是質的飛越,從少年到成人的變化。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高速上邁克開車,前面是一輛拉著豬的卡車。司機不讓他們超車,連翻較勁之後,卡車側翻,他們的車撞了上去。卡車司機被壓在車下,他們沒有受太大的傷。警察快來時,契克要離開了,因為他不想被送回孤兒院。卡車上的豬四處逃竄,一覽無餘。邁克也付出了代價,雖然頭破血流,卻豪邁地喊著契克的名字,滿懷自信和勇氣。

影片的最後,代表成人的父母讓邁克作偽證,讓他像孩子一樣不要承擔責任,而邁克顯然不再這樣認為。邁克的父親串通律師將事故的責任嫁禍給逃跑的契克,但在法庭上邁克站出來承認當時是自己在開車。走出法庭後,氣瘋了的父親跳起來給了邁克炫酷的一拳。這是友誼的代價,勇氣的代價,也是成長的代價。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邁克可以承擔刑事責任了,有了勇氣和自信,知道自己是誰。當初期待被人看見的邁克,不再需要被看到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契克這個男孩非常神秘,他說不清楚自己來自哪裡,什麼事都能幹得很好,在最後還消失了,或者說是藏了起來。但他也許就是“勇氣”,每個少年成長路上都需要的東西。或者他就是邁克的另一個自己,從打破規則到遵守規則,邁克擁有了面對規則的勇氣。

03、邁克的成長:新的邁克,有自信的邁克

暑假結束開學了,邁克成為了一個有故事的人。這種魅力讓曾經不care他的女孩忽略了他的外表,給他遞了第一張紙條。而經歷了旅途的邁克,看的不再是女孩的外表。

邁克漸漸變得有點像契克了,敢於表達自己,敢於反抗,敢於逃離。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你,但你要相信,在浩瀚的星空下,一定會有個人願意理解你。

成長中能遇到契克這樣有趣的朋友太幸運了,他在時帶給你的陪伴和勇氣,他走後依舊影響著你的人生態度。改變總是悄無聲息,曾經佔據頭腦日思夜想的苦惱變得無足輕重,從警車下來,邁克終於吸引到了所有人關注,但他也不再在意這些目光,他和母親把那些沒用的過往丟進泳池。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契克和邁克是偏執少年的兩面,在青春期的旅途上,在對兩部分的接納中完成整合,誕生了一個新的邁克,不需要別人肯定就能自信的邁克。當邁克成長了,契克的使命就完成了,所以在最後他就消失了。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你從我身上學不到太多東西,但你可以學這兩樣:第一,你什麼事都可以說。第二,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

04、對現實的思考:保持自信的秘密和三個訣竅

邁克很幸運,在青春成長的路上他遇到了契克,獲得了不受規則限制的自由與正視規則的勇氣。而我們大多數人,在青春的路上都沒有這個可愛的契克,當我們陷入低谷時,我們只能自己幫助自己。那我們怎樣保持自信呢?下面我來說一下保持自信的秘密和三個小竅門。

保持自信的秘密在於能不斷的獲得正向反饋。

我們經常說某熱血青年被現實磨平了稜角。通常磨平稜角的過程是這樣的,熱血青年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夢想進入社會,勇敢的嘗試,卻屢敗屢戰,而他堅信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結果依然是屢屢碰壁,最終成為一個意志消沉的中年人。原因就在於,由於目標過於遠大,他始終沒有得到正向反饋,也就是沒有嚐到甜頭。心理優勢逐漸消磨光,以後做什麼事都不會有自信了。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保持自信的秘密就是持續謹慎而聰明的選擇所做的事情,儘可能做一件成一件,以良好的做事結果形成正反饋,不斷強化“我能行”的認知。

當然,這概括的一句話,實際上要我們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我們必須得承認,有些事情,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卻還是做不好。那我們要怎樣去選擇要做的事呢?下面是三個小訣竅。

(1)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

這不是拍腦袋就能想明白的。要明確自己的能力邊界,需要多次的嘗試和及時的覆盤反思。

做完一件事,結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大部分人,不會再去深入思考,反而會陷入歸因謬誤:事情做成了,這是因為我能力強。事情做不成,是因為資源不夠,運氣不好,總之是客觀條件不足。

如果一直在這樣的歸因謬誤中打轉,我們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的能力邊界。靠運氣辦成的事,覺得是靠能力,下次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可能被打臉。自己能力不足,辦不成的事,覺得是客觀條件所限,那麼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可能還會往前衝,主動攬活,覺得這次能成,結果還是被打擊。

這是為什麼年齡漸長而心志消沉的重要原因。我們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自卑,但也不要有“迷之自信”。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2)面對遠超自己能力邊界的事情時,要設定合理的目標

如果一件事遠超自己的能力邊界,但做成後的收益又很豐厚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搏一搏”。高三時候,很多教室裡會掛著這一句話“人生能有幾回搏”,鼓勵學子們努力一把,改變命運。這句話有道理,是因為高三還有一年時間,我們可以大幅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邊界。但如果是在高考前的一個晚上,給大家拼命灌輸這句話,會有用嗎?相對我們要做的事情(明天的考試),它的能力邊界已經基本鎖定了,再拼搏,也無法擴大能力邊界半分。

那麼這時候,就要有設定合理目標的智慧了。這世間的事情,有的只有兩種結果,“成”與“不成”,但有的事情,並非只有兩種結果,而是在兩種極端情況間,有無數的中間地帶。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只有上一本的實力,那麼上了985,就是巨大的成功;上了普通一本,就是正常發揮;上了二本,沒考好,但大學繼續努力,依然有機會。但如果我把目標直接定為清華北大,能力又有所不濟,就會屢受打擊。打擊多了,自然傷自信。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3)多選擇自己能力邊界附近的事情,投入精力,成長提升,“跳一跳,夠得著”。

如果都做自己非常輕鬆就能搞定的事,比如工作中的機械重複事項,比如高中生還在算四則運算,自然不會有損於自己的自信,但也不會讓它有所增加。能力圈沒有擴大,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我們依然會受打擊。所以儘可能做能力圈邊界附近的事。我們可以根據事情的緩急,做出不同的選擇。

比如,一件事情很急,馬上就要有結果。如果這事在我們能力邊界上,或者邊界裡邊一點點,那麼可以做,能辦成,就能形成正反饋。如果這件事在我們能力邊界外一點點,可能加加班,現學現賣,就能拿下,那麼也可以做,也能形成正向反饋。而如果這事離我們的能力邊界頗遠,那就算了。

反之,如果一件事不那麼急,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才出結果,那麼,即使它目前超過了我們的能力邊界,但還有大把時間制定計劃,學習提升。未來,我們預期它可以進入能力圈中,那麼這件事依然可以選擇去做。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最忌諱的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用持續的成功建立正反饋,讓自己的自信不斷增長。遵循了以上幾條原則,我們應該能取得更多的成功。讓這些成功不斷澆灌滋養自己的自信,直到它長成參天大樹。

最後,增強自信是一個自我認知、自我提升的漫長過程,並不能靠雞湯或雞血,給自己進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只能產生讓周邊人無法理解的“迷之自信”,實際上是一種認知失調,對我們的人生沒有任何幫助。只有理性的判斷、持續的努力、科學的歸因才能幫大家建立真正的自信。

我們不急,慢慢來。

結語

《契克》演繹出了我們每個人或真實或渴望的青春,起初有我們影子的邁克,酷炫到沒朋友契克,成長後勇敢自信的邁克。一路向南,青春那樣美好而熱烈,讓人會心一笑,若有所得又若有所失。

就像契克所說的:“我開車從來不走回頭路。” 我們的青春也如同這樣,曾經我們深夜在被窩裡談論我們暗戀的女生,曾經我們也在太陽下帶著夢想奔跑,曾經我們也吐露著自己的遺憾與無奈...

豆瓣8.4《契克》:富二代邁克在膽小與無聊中,獲得了自由和勇氣

這一切並沒有回頭路,時間終會將他們帶走,當我們想要留下它的時候,它也只能在我們的回憶裡浮現,最終可能隨著時間一點點消逝殆盡。這就是人的一生,我們留不住任何一個時刻,每一刻對我們來說都是短暫的,也是值得珍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