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簡介:樊波,一九五七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著有《董其昌研究》《中國書畫美學史綱》《時間與存在》等書,作品多次參展。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近照

樊波先生以山水畫、人物畫見長。他的山水畫頗具古意,呈現出高古蒼鬱的氣息與格調。我們知道,中國繪畫自五代兩宋以來,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審美傾向,如一者以荊、關為代表北方畫派,其風格雄渾奇險,一者以董、巨為代表南方畫派,其風格沖淡秀潤。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 《晨起登遠圖》76cm×48cm

先生生於江南,研究也多著眼於南方一脈,可謂『地潤無塵,人多精藝』,所以其畫風自然傾向於秀雅平淡的韻致。二十世紀初以及後來一段歷史時期,以『南宗』為標識的董其昌和『四王』備受爭議,復入冷落境地,繼而整個傳統繪畫也遭遇了片面的否定和批判,先生不滿於這種膚淺與極端的詮釋狀況。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 《莊生夢蝶圖》76cm×48cm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 《松竹連山圖》57cm×180cm

在對中國傳統學脈和現代學術的基礎上,他一方面從理論上力求為中國書畫建構一個系統完整的審美骨骼,另一方面又身體力行,踐履實修,以驗證理論在藝術感性層面所敞開的無限可能;一方面心通遠古,思接千載,另一方面又面對造化,親暱自然;一方面追求一種不合時俗的格調,另一方面又不刻意製造某種風格圖式,而是一任自己本性情懷,以寫意筆墨吐露出縱橫不羈的節奏和韻律。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 《山居圖》 76cm×48cm

我認為,對於傳統應有這樣的虔誠與熱愛精神,更需要一種理性的認知作為支撐與恪守。先生正是以學者和藝術家雙重身份,通過山水煙雲將自己的藝術理想宣洩出來。正如宗白華所言:『藝術家以心靈影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 《竹石圖》 76cm×48cm

畫家樊波用虔誠而理性的態度傳承南宗董其昌的風格

樊波《茜茜公主》76cm×48cm

在先生最早專著《董其昌研究》一書中,不僅對其理論作了深入細緻的考察,同時對其畫法進行了精研揣摩。因此,他的繪畫創作明顯受到董其昌的影響,但他並沒有拘泥於一家之法,而是上追元人之法,下尋明『清四王』、石濤、八大諸家。先生常說外師造只是目識心記以求大概彷彿而己。因此先生的畫作帶有比較濃厚的古意,但這並沒有泯滅其強烈的個性色彩,這在其山水畫當中表現得非常鮮明。最具特色的則是先生擅長以『絞鋒』或稱『扭鋒』入畫。

內容整編自:楊慧如《古意境界與西洋風情 ——樊波山水畫和人物畫的藝術追求》,《榮寶齋》2019年8月刊 。感謝《榮寶齋》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