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郭安,鬼隶

郭安

白话聊斋——郭安,鬼隶

孙五粒家有一个僮仆独自住在一间屋内,他感到恍惚之间被人捕了去。到了一座宫殿,看见阎罗王坐在上面,仔细地看了看他说:“错了,不是这个人。”因此把他遣送回来。

回来以后,他心里十分害怕,就搬到另一间屋里去住了。家里一个仆人叫郭安,看见床铺空着,于是就在床上睡了。这家还有个仆人叫李禄,与那个僮仆过去就结有怨仇,早就想报复。这天夜里拿着刀进入这间屋子,用手摸了摸,以为是那个僮仆,竟把郭安杀了。郭安的父亲就告到官府里。这时陈其善担任县令,很不同情郭安的父亲。郭父哀痛哭叫说:“我这半辈子就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让我依靠谁生活啊!”陈县令就判李禄做郭父的儿子。郭父只好含着冤仇回去了。这件事的奇特不在于僮仆见鬼,而奇特在陈其善的判决。

济南府西边某县有个杀人凶手,被害人的妻子告了他。县令大怒,拍着公案大骂说:“人家好好的夫妻,你竟然叫人家成了寡妇!现在就把你配给她做丈夫,也叫你老婆守寡!”于是就判决两人结成夫妻。这种“英明”的判决,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所办的,其它途径出身做官的人是办不出来的;而陈其善也这样断案,谁说官员中没有“人才”呢!

【原文】

郭安

孙五粒,有僮仆独宿一室,恍惚被人摄去。至一宫殿,见阎罗在上,视之曰:“悞矣,此非是。”因遣送还。既归,大惧,移宿他所;遂有僚仆郭安者,见榻空闲,因就寝焉。又一仆李禄,与僮有夙怨,久将甘心,是夜操刀入,扪之,以为僮也,竟杀之。郭父鸣于官。时陈其善为邑宰,殊不苦之。郭哀号,言:“半生止此子,今将何以聊生!”陈即以李禄为之子。郭含冤而退。此不奇于僮之见鬼,而奇于陈之折狱也。

济之西邑有杀人者,其妇讼之。令怒,立拘凶犯至,拍案骂曰:“人家好好夫妇,直令寡耶!即以汝配之,亦令汝妻寡守。”遂判合之。此等明决,皆是甲榜所为,他途不能也。而陈亦尔尔,何途无才!



鬼隶

济南历城县的两个衙役奉县令韩承宣之命去别的郡办事,年底才返回。路上碰到两个人,衣着打扮也像是公差,便一块同行。交谈中,二人自称是郡里的捕快。衙役说:“济南城的捕快,我们认识十之八九,你们两位却从没见过。”二人说:“实话告诉你们:我们是城隍庙的鬼隶,要去泰山向东岳大帝投送公文。”衙役便问:“有什么公事?”回答说:“济南将有大劫,报送的公文就是应死人的姓名和数目。”衙役惊骇地询问死人的数目,鬼隶说:“我们也不太清楚,大约将近一百万人。”衙役又问时间,回答是“大年初一”。二衙役惊得面面相觑,计算着赶到济南时正是除夕。回去恐怕遭难,拖延返回又怕受县令责罚,鬼隶说:“违了期限是小罪,把命丢了却是大祸,应该赶快躲到别的地方,先不要回去。”衙役听从了鬼隶的劝告。

不长时间,北兵大举南下,屠戮济南城,死尸多达百万人。二衙役因逃避得以幸免。

【原文】

鬼隶

历城县二隶,奉邑令韩承宣命,营干他郡,岁暮方归。途遇二人,装饰亦类公役,同行话言。二人自称郡役。隶曰:“济城快皂,相识十有八九,二君殊昧生平。”二人云:“实相告:我城隍鬼隶也。今将以公文投东岳。”隶问“公文何事?”答云:“济南大劫,所报者,杀人之名数也。”惊问其数。曰:“亦不甚悉,约近百万。”隶问其期,答以“正朔”。

二隶惊顾,计到郡正值岁除,恐罹于难;迟留恐贻遣责。鬼曰:“违悞限期罪小,入遭劫数祸大。宜他避,姑勿归。”隶从之。未几,北兵大至,屠济南,扛尸百万。二人亡匿得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