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有所成就,福和慧缺一不可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福和慧缺一不可


01.为什么福慧缺一不可?


简单说来,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福慧要双全,缺一不可。福积慧,古德云:“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需要福慧两足尊。

福慧双修还引申为性命双修。“修性”就是修心、修智慧、修精神,最终了脱生死;“修命”就是修身体、修物质、修福报,才能转化身体。


即使你有很高的学问,如果不注重身体健康,整天病恹恹的,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没有生命能量做基础,只能出来阴神,出不来阳神,也不可能进行生命的解脱升华、超凡入圣。与之相反,如果你身体很壮实,却不学无术,也只能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地在人世间白走一遭。


02.福是奉献,由福积慧


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献出去,那不是奉献吗?福的真正含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想着索取,不帮助别人,甚至还伤害别人,哪里有福报可言呢?我们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是丑陋、自私、贪婪!神明会保佑我们吗?这不是祈福而是折福。没有奉献,谈何福报?

罗汉想吃喝不愁都得积福,有人想找因缘进行法布施,也要积福,否则,你与众生没缘,讲法没人听。

古书记载一段公案说,当年一个禅宗师父参禅开悟后,观察自己的缘分时,发现前生没修福,所以,今生跟众生没有缘。他想通过打坐圆寂,离开人间。


他的好友也是一位开悟的禅师,告诉他:“开悟的人不讲法,是破佛戒。”他说:“我想讲法,但是没人听呀!我往生后,下辈子好好修福,跟众生结上缘再讲法吧!”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福和慧缺一不可


好友道:“今生也可以培福啊!”他为难地说:“我这个穷和尚兜里就两个铜板,怎么培福呀?”朋友说:“两个铜板也可以布施呀!你把智慧打开,去买小米,布施给鸟吃,同时加持它们,二十年后,它们就是你的弟子。”他恍然大悟。

他拿两个铜板去跟鸟结缘,然后在山上闭关,一闭二十年。二十年后,成百上千的小后生到庙里来跟他学习,他们就是二十年前结缘的鸟。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福和慧缺一不可


经典上还记载了一个释迦牟尼佛修福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非常重视积福修慧。当年还没有建成寺院,弟子们在简易的帐篷里修行。其中有个瞎眼弟子,他缝衣服时没法把线穿进针眼,于是就喊:“哪位同修愿意积针眼这样大的福报,帮我穿一下针眼呢?”


然后就有人走进来帮他穿针引线。旁边师兄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怎么能让世尊给你穿针眼呢?”他立即诚惶诚恐,流着泪说:“啊,我们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怎么来了?我都来不及供养您,您怎么倒给我来穿针眼了呢?”


没想到释迦牟尼佛说:“我要感恩你给我提供这样积福的机会。”

消耗、享用过去的福报叫做“吃腐食”,不积福,总有一天会把福报吃完、耗光,没有福报,处处是苦。这就是宇宙、历史、人生的真相。


*选自《福慧之道:积福积慧的方法》,孙一乃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