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喜劇下的悲劇

《大話西遊》是周星馳演繹的一部經典愛情悲喜劇電影,主要講述的是至尊寶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劇中的至尊寶與紫霞就是家喻戶曉、津津樂道的經典。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很多人都說,當時看這部電影時都是從最開始沒心沒肺的笑,到淚流滿面,再到後來的無語凝噎。

可見,無語凝噎的剎那網友們是真的懂得了周星馳喜劇下的悲劇。有時我們懂就是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懂的時候也體驗了人生的大悲,到大喜,再到大悲。

其實何止這部劇是如此,周星馳很多作品都是帶著喜劇的面具,《喜劇之王》下伊天仇小人物的辛酸奮鬥與成功,《大內密探零零發》自個真是生活下的傾訴,《西遊降魔篇》下的人生追悔……只是初看這些劇時我們都太年輕。

作家三毛曾說:"人,不經過長夜的痛哭,是不能瞭解人生的,我們將這些苦痛當作一種功課和學習,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覺成長了時,甚而會感謝這種苦痛給我們的教導。"我想三毛這句話的大概意思也就是如此吧,所有的頓悟都是長時間無形積累下的瞬間火花

如果周星馳看到網友的這些評論,他應該是開心的,畢竟伯牙之弦終有子期之耳。畢竟太多人當初南轅北轍了他的電影,錯解喜劇。

可是,藏在喜劇下的悲劇我們又哪能那麼容易懂呢?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是呀,悲劇哪能那麼容易就懂,就像風平浪靜下的波濤洶湧又有幾個人能感受得到呢?

只有經過生活才能懂得"喜劇"

當代作家桐華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寫到:當成長終於被時光之火淬鍊成長成,我們長大了,胸腔裡是一顆已經斑駁的心。

斑駁的心就是歲月的烙印,生活的打磨,也難怪很多網友說,只有看過星爺的喜劇後才懂得什麼是生活,原來,生活裡我們最難懂的是喜劇下的悲劇。

往往只有隨著生活的積累,歲月的增長,臉上的風霜漸多,我們才會越發地明白,也才越體會到周星馳這種周喜劇面具撕破後的鮮血淋漓(悲劇),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也才會越不敢輕易地用真情去笑。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就像當初我們看至尊寶騙紫霞時誇張的動作讓人忍俊不禁,甚至還笑紫霞幼稚,佩服至尊寶做作,可是笑後轉眼間淚崩,再也不敢隨意的嬉皮笑臉了。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我想,生活裡的喜劇也應該都如此。作品源於生活,類似的喜劇作品也恰如其分地將曾經的生活重現。

當初我們看韋正《愛情公寓》系列時就不停地被愛情公寓裡的那些"傻子"逗笑,但是他們口中的笑語卻是那麼地貼近生活,貼近自己,刺痛人心:

"機會如雨點般的向我打來。但我卻一一躲過。"

"如果開著一輛車,車裡坐在小紅和小明,請問車主是誰?答案:是如果。"

"人生就像新聞聯播,不是換臺就能解決問題的。"

……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機會"、"如果"、"人生"……多麼熟悉的字詞,好像有生命力一般,也好像都在訴說著我們。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看這些笑抽了的畫面時我們無意的聽了,卻也不知不覺用心琢磨了

也許我們真的只有經歷生活後才懂得這些錯過,這些遺憾,喜劇下的悲劇也就是生活裡那些沒有辦法的過往,只是當時正在經歷的我們都成了無心之人,只是到後來的似曾相識才讓我們心裡的莫名其妙加重,直至清晰可見。

就像曾小賢說的:"聽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淚,堵在心裡那口淤血,終於吐出來了。"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也如當初我們不懂《家有兒女》裡劉星調皮下的脆弱:"明明我才是媽媽親生的,為什麼媽媽更愛小雪、小雨。"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如今再看,早已哽咽不語。不知道是歲月太殘忍,還是我們太脆弱了,情緒總是那麼容易被牽動。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錯過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總的說,不懂時捧腹大笑,懂時已無語凝噎。我想,喜劇的共性就在於此吧,而真正的喜劇也應該是如此。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當然,也不否定,也許看到《開心鬼》《煎餅俠》《月光寶盒》(孫儷、鄭中基主演)那些所謂的喜劇片時候我們也笑了,甚至哈哈大笑,笑到合不攏嘴,但那也只是笑笑,笑後心裡不留一點痕跡。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這樣的喜劇還算是喜劇嗎?也許也算,只是這樣的喜劇缺少了些共鳴和生活應有的生命力。畢竟作品源於生活,如果生活沒有足跡,沒有有滋有味,(也許有滋有味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也就相當於沒有生活,這一點在作品中亦是如此。

生活不是徹底的悲劇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如《大話西遊》整部電影的起起落落,從慘淡到爆熱,再到經典,說白了就是從不懂到懂,從無心到走心,從至尊寶到孫悟空,從影視劇到生活,也從喜劇到悲劇。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不可否認,生活總是難免遺憾,錯過也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劇本,就像一開始在無知中錯過《大話西遊》這部經典一樣,但生活絕不是徹底的悲劇。

至尊寶從幼稚、膽小怕事的山大王變成了成熟、堅毅、有擔當的孫悟空,看似多了生活的痕跡,但是他也知道了生活的方向,堅定地走向西天,走向更多出彩的未來(普度眾生),就是生活充滿希望的最好寫白。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當然,遺憾已鑄就,我們無法再言"如果",事實上,生活的劇本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如果"而重演過去,但有句話說,錯過就是為了下一次更美好的遇見。

我說,這一次的遺憾或者是悲劇也就是為了下一次的更美好。

我們常常說,人要學會感恩生活,而非抱怨,是生活教會了我們成長,是生活讓我們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想他的大概意思也就是如此。

悲劇不怎麼被人喜歡,但是悲劇教會我們如何面對赤裸裸的生活,教會我們如何化悲劇為喜劇,所以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最後都是生活,最後都是要走向生活的初陽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司馬遷《史記》有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可見,歷史也雄辯地證明,任何一生活裡的"悲劇"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我們磨練堅強意志、追逐人生真諦的催化劑。

這也進一步再次說明,悲劇的最後是生活的希望。

劇中的結局,吳孟達金榜題名考上狀元之後,衣錦還鄉,與兩位妻子相聚時脫口而出的一語雙關:"辛苦娘子磨豆腐,辛苦娘子磨豆腐"的意義也在於此。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吳孟達作為一個苦讀的書生,由兩位娘子辛辛苦苦地賣豆腐供養,但是二人之間卻沒有絲毫的嫉妒之心,而是一心一意的支持丈夫。

毋庸置疑,吳孟達苦讀期間免不了活在別人的有色目光和有色言語中,生活甚至還一度成為"悲劇",但是全家和氣融融,而吳孟達最後也能金榜題名,我想,對於吳孟達一家人來說所有的悲劇在最後更多的是幸福。

顧漫曾在《何以笙簫默》中寫到:世界上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劇,如果你沉緬於喜劇之中,那就是悲劇。如果你只是等待,發生的事情只會是變老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一手好牌,而在於打一手壞牌。我深以為然。

《大話西遊》:無語凝噎才是喜劇的開始

世上沒有什麼是徹底地悲嘆,只有短暫的生活困境,只有懷有希望,也只有認識到所有的生活在最後都會凝聚成一種向上的生命之力,我們才不至於悲劇,願生活的我們都不是悲劇。


文|子潤

圖|網絡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