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古诗词:苏东坡,定风波·三月七日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创了豪放词派。



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出游,忽遇风雨,同行者深感狼狈,苏轼却毫不在乎。表达了词人“坚强”的品格,及“泰然处之”的心境。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闪亮古诗词:苏东坡,定风波·三月七日

闪亮古诗词:苏东坡,定风波·三月七日

⑴定风波:词牌名。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⑴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⑵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闪亮古诗词:苏东坡,定风波·三月七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