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父母來說,尤其是對於一位媽媽來說,自己的孩子從小被拐走,是一生也無法磨滅的創傷。這不僅僅是指精神上的、物質上的、時間上的,可以說一個家庭如果孩子丟了,那麼這一家人的命運就被改變了。

近日,一個16歲的女孩和媽媽在金華市公安局抱頭痛哭、泣不成聲,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盈眶。

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1)求助電話

在2月27日早晨,一位社區檢疫的志願者正在工作。這時,一個衣衫不整的女孩從家裡跑出來,向這位志願者尋求警察的幫助,聲稱她的“爸爸”要打她。

志願者果斷撥打了求助電話,民警接到電話後急忙趕到事發地點。民警看到女孩衣著單薄,便陪同女孩去家裡穿些厚衣服。到女孩家時,女孩的“父親”看見民警,神色異常慌張。而女孩則繞開自己的“父親”,緊貼牆小心翼翼地走進房間。

民警看到這對“父女”倆異常的舉動,感覺事情並不簡單,於是就把這對“父女”倆帶回所裡。民警問女孩為什麼被“父親”打時,女孩解釋道:她早上一醒來,就被“爸爸”打,趁“爸爸”鬆手的時候,跑出家門尋求志願者幫忙,撥打了報警電話。

民警細心地安撫著女孩的情緒,然而女孩的一句話讓民警大吃一驚。女孩說:“他根本就不是我的親生父親,我是在很小的時候被他騙來的,到現在已經有7年了。”民警立刻將這件事情上報,真相漸漸浮出了水面。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2)事情真相

這個女孩是河南人,在她9歲放學回家的路上,沒有抵住路邊蛋糕店的誘惑,便坐上了陌生人的車,被帶到了江西景德鎮。

女孩受騙後被關在家裡,一兩個月不能出門。平時還會受到威脅、恐嚇、拳打腳踢。為了掩人耳目,女孩的戶口本被作假,在有人的時候必須稱拐騙者為“爸爸”。

在這7年裡,女孩不敢向外界求助,稍有不滿就會受到拐騙者的拳打腳踢。她沒有社交、沒有朋友、不敢和鄰居說話,每天只能在家玩手機、做家務。

在這7年裡,她先後被轉過3次學,讀到小學5年級便不能上學了。在去年的時候,她跟隨拐騙者來到了浙江金華。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3)尋女之路

在女兒丟失的7年裡,媽媽在多個媒體上發佈消息,有視頻網站、有廣播電臺。在她的個人微博中,7年時間,她共發佈了2619條微博。微博裡沒有別的內容,只有那一條條讓人淚目的消息。

“孩子,你沒有長大,為什麼媽媽已滿頭白髮!記不住生活的一切!可走在路上,每一寸都有你的歡聲笑語、還有你的喜怒哀樂。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我盼望你在我身邊。媽媽看著你成長的點點滴滴才是幸福。你在哪?你快點回來!”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然而,媽媽的尋女之路卻是如此的漫長……

在這7年裡,媽媽遇到過很多好心人,有畫家、也有大學的教授。但是,還會遇到可憎的騙子。騙子說:“你的女兒在我手上,匯錢就能見女兒。”媽媽毫不猶豫地把錢匯給了騙子。然而,又一次次陷入絕望……

7年的光陰,媽媽和女兒再次相聚。女兒從一個小丫頭,變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個子長高了、也變漂亮了,退去了以前的模樣,又是如此的熟悉……

在這7年裡,媽媽所承受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比如說,當一個家庭中,一個孩子不幸夭折了,已成為了事實,那所承受的痛苦還會小點。家人會慢慢地接受現實,也不會再抱有一些幻想,重新開始新生活。

再比如說,家人雖然不知道孩子去哪了,但是他們知道有人把孩子收養了,並照顧著他們。孩子們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那麼家人的心裡還會好受點。最讓人痛苦的是,孩子的下落不明。為了那麼一點希望,苦苦的尋找了一輩子。不知以後有沒有結果,但又必須尋找下去。

那麼,失蹤的孩子都去了哪裡?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孩子的去向

  1. 非法收養:這些情況在電視上會經常看到,孩子從一個地方被拐騙到另一個地方,最後被一家人非法收養。
  2. 流落街頭:在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講述了孩子被拐騙後,流落街頭或是被人致殘,成為犯罪人員致富的“工具”。
  3. 拐騙到“黑廠”:在2007年,山西洪洞縣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很多孩子都是未成年,最小的只有8、9歲。每天吃不飽,受傷了不給治,還要做著超負荷的勞動。
  4. 送到福利院:當孩子被解救出來後,無法聯繫到家人的情況下,會被送到福利院。
  5. 被轉移到國外:男孩會從事一些苦勞力;而女孩則可能會從事色情業。
  6. 在被轉移的過程中,不幸夭折。

家長如何防範孩子被拐騙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家長如何做好防範,還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因為對於目前的犯罪分子,手段更新的很快,而且手法更沒有底線。很多事情我們根本想不到。比如讓人憎恨的“梅姨”,還有那些犯罪分子落網後囂張的言語:“沒有我拐不走的孩子!”

1)在論壇上,會有一些人分享類似的事,孩子是如何險些遭遇驚險的。這些犯罪分子會找一些老年人下手。第一,老年人反應能力、應變能力不如年輕人;第二,當發生這樣的事情時,老年人跑不快,追不上年輕人。

2)在很多電影裡,經常會看到一些情節。一個人身上裝上了定位儀,無論這個人走到哪裡,都可以精確地尋找到這個人。通過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找不著了,通過衛星定位就可以把孩子追回來。

3)很多犯罪分子的手法確實讓人防不勝防。在一些新聞中,常會看到一些人冒充孩子家屬,不僅會設計一些情節、還會安排一些故事,“理所當然”地騙走了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在帶孩子過程中,提高警惕,不要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如何防範,還要“掐住”利益的源頭

“疫”外收穫:16歲女孩7年前被拐騙,如今已亭亭玉立

存在利益,人就會鋌而走險。真正杜絕孩子被拐騙的事情,就要“掐住”利益的源頭。利益的源頭在哪裡?買家。

對於買家來說,也有自己的苦衷。自己生不了孩子,又太想要孩子了,時間一長便成了一種心病。領養在法律上有限制,並不是想領養就可以領養,一些人不符合領養條件。

有一些人法律意識薄弱,認為自己交了錢,孩子就該認自己做父母。既沒有偷、也沒有搶,是花了錢的,是消費者。有一些人說:給買家定罪,合理嗎?

當然合理。他們也是“產業鏈條”的一部分。不存在需求,拐騙者為誰服務?從哪獲得利益?正因為買家不正當的需求,才導致他們鋌而走險。就像姚明那句公益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對於野生動物是這樣,對於無辜的孩子,更是如此!

關注小海豚的奶爸,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