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昨夜三更雨,偷得浮生一日涼”出自哪裡?

韓雨虹


[出自]:蘇軾 《鷓鴣天》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臺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原文]:

(時謫黃州)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現,照水紅蕖細細香。   

鄰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註釋]:

林斷山明:樹林斷絕處,山峰顯現出來。   

翻空:飛翔在空中。   

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說明]:

此詞為東坡貶謫黃州時所作,是他當時鄉間幽居生活的寫照。這首詞先寫作者遊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遊賞和遊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發自己雨後得新涼的喜悅。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後的農村小景。   

上闕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牆、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後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之感。最後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闕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後,視角則陡然一轉,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最後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向紓孜


東坡之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