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北京故宫,旧时代的紫禁城,除了宏伟壮观的建筑,故宫博物院里还珍藏着180万余件珍贵文物,它们是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也是很多窃贼眼中可以“发家致富”的宝贝。自建国以来,故宫有七起文物失窃案,其中有两起还是发生在同一年。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1979年,23岁的陈银华第一次来到北京,不过是以逃犯的身份,原因是他在应山县老家偷了2700元,一路逃到北京躲藏,不过躲了一个月就被北京警方抓到押了回去,判了4年。

到了1980年2月1日,故宫珍宝馆门前的游客当中,又出现陈银华的身影,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身份还是逃犯!原来他在劳改农场改造之时,趁人不备越狱出来,然后买火车票直奔故宫,想偷件宝贝出来再逃去香港。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珍宝馆里面有各色金银器皿、珍珠翡翠等,陈银华目标很明确,就偷那种金光灿灿又拿得动的宝贝。他带着提前买好的锥子和绳子,在里面假装游览,然后躲到厕所一直等到天黑,等工作人员全下班之后,翻墙进入馆内。

陈银华攀爬上养性殿东墙,用锥子撬开窗户跳了进去,物色一番看到一枚硕大的金印,便装在背包里原路返回,但珍宝馆的声控报警器随后响起,陈银华还没逃出故宫,就被四面包围来的警卫队队员抓获,后被判无期。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珍宝馆养性殿被盗后(故宫7次被盗,有6次发生在养性殿),又加强了安保措施,可还是阻拦不了窃贼的贪欲。同样在1980年的夏天,一位叫韩吉林的24岁小伙也在养性殿假装游览,伺机窃取文物。

而他选的文物竟和陈银华一样,也是那枚黄金大印,这次韩吉林更暴力,直接用石头砸碎了养性殿的玻璃门,在即将把大印抱走之时,警卫人员比上次来得更快,当场抓获了韩吉林。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在同一年内故宫被盗了两次,而且偷的还是同一件文物,把当时的故宫专家们都气得不行,有位专家还调侃道:“这两个贼还挺有眼光的,选的是清代最为特殊的贵妃之印。”这位贵妃不是别人,正是被慈禧令人推进井中而死的珍妃。

此枚金印高3.4厘米,每边长11厘米,印文为朱文“珍妃之印”4个汉字,重达十三斤六两。在清代除皇帝和皇后外,贵妃也有专属金印,但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珍妃之印”便显得弥足珍贵,可称之为国宝。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珍妃(他他拉氏)能被人至今津津乐道,第一是她颜值高,活泼可爱性格讨喜,和光绪帝的爱情故事也堪称凄美,第二是红颜薄命,先被慈禧打入冷宫,后又推入井中惨死,连光绪最后都疑似被慈禧下毒而死。这段历史也成为如今清宫剧最喜欢拍的故事之一。

但“珍妃之印”还留下了一个谜团,因为清代有两位珍妃,另外一位是道光皇帝的珍妃赫舍哩氏。根据清代制度,光绪的珍妃他他拉氏只能铸“镀金银印”,而不是纯金印,因此有人猜测,故宫馆藏“珍妃之印”应属于道光珍妃赫舍哩氏。

故宫有件国宝,在同一年被2个大盗偷过,专家:贼有眼光

而故宫专家则指出,“珍妃之印”与历史档案记载的道光珍妃之印的重量并不相符,而且博物馆之所以找不到几枚清代贵妃金印,是因为贵妃死后都会带着金印随葬,道光珍妃是正常死亡,她的金印应该还在没被盗的道光慕陵里。而光绪珍妃则是非正常死亡,所以这枚金印才会一直留存在故宫里。

后来此枚“珍妃之印”也被证实为是“镀金银印”,而不是纯金,只不过工艺太好,才看着像纯金的,这更加证实它属于光绪珍妃无疑了。不过就算是镀金的,其十三斤六两的重量,也实属罕见,还好没被盗走,不然被融掉就是个巨大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