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16 篇 原 创 主 文-

武汉,有很多个标签,江城、九省通衢、火炉、高校云集之所...,它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武汉,江湖之城,长江、汉水把它分割成3个大镇:汉口、武昌、汉阳。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哽咽道:“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这里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北伐起源地,打响过辛亥革命首义的第一枪,经历过抗日战争“保卫大武汉”的浴血奋战,迎战过1998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而今,肆虐疫情面前,武汉人不得不挺起脊梁再次迎战,英雄城内,处处英雄。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战疫”中的平凡英雄,拼图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据最新的消息得知,作为决战决胜之地,武汉目前疫情快速流行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这离不开每一个武汉人的努力。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稍微放下紧张的心情,回过头来看:这个城里住着的是怎样的人?他们何以如此英勇、果敢?我们的湖北会员又是怎么度过的?

一、“不服周”的武汉人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武汉人是“出了名”的不好惹。脾气暴躁,喜欢骂人,好勇斗狠,但相处久了,就能发现他们:直爽大方,江湖义气,坚韧豁达...这一切,都离不开武汉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

武汉,天下之中,九省通衢,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拥有极佳的地理区位优势。从纯地理上看呢,中国的中心点在甘肃兰州,但武汉基本处于东南城市群的中间位置,中国最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就在周围,想去哪都不远。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

北上京津,南下广州,西去成都,东至上海,距离大致相等,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因此作为一座古老的商业城市,武汉“五方杂处”,人和货物南来北往,左右逢源,导致它在各方面,都有着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特质。

从性格上说,武汉人既有北方的爽朗豪气,又有南方的精灵聪慧,武汉菜汇聚东西南北风味,一个小区里南腔北调,就连京剧、汉剧、楚剧、越剧都各有拥趸。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汉正街,汉口城市之根,早在明末清初就是中国最大的货物集散地,曾活跃着淮盐富户、山陕巨贾、江浙豪客、本帮商人,有“货到汉口活”一说。)

武汉人给人最直观的糙与俗、厚重的市井文化,都在生活点滴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当他们遇到不服气、不甘心时,常常习惯说:“不服周(服输)!老子死都不得服周!”“不服周(zuo啄)”是他们的口头禅,也是湖北、武汉最老的方言。

要说武汉人身上这股韧性和蛮劲,完全是被生存条件给逼的——北面是水,南面是山,夏天南风吹不进来,冬天北风却顺着汉水往里灌,严寒酷暑淌过,大灾人祸闯过,风里来雨里去也练就了一身顽强的生命力。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为度过炎炎夏日,旧时武汉人喜欢在街头巷尾摆竹床阵乘凉,最后伴着晚风入睡,现在已难以看到。图/武汉晚报

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金银潭医院,为这种“不服周”的精神,书写了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注脚。

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一边与自己的生命时间赛跑,一边扑在一线从死神手里抢人,“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除了一线医务工作人员,阴霾之下,还有无数个不服周的武汉、湖北人,都在默默地做着什么,散发着彼此的光和热,照亮希望之路...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生命摆渡人。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二、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也能看到那群平常喜欢到处自驾、吃喝玩乐的湖北会员们,在关键时刻的担当。

(一)我们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疫情前期,当武汉成为全国人民焦点的时候,有人注意到距离武汉75公里外、同为重灾区的黄冈资源比武汉更缺,医疗条件更糟糕。

初二的晚上,越野e族攀爬e族及广东途乐的群里消息声响个不停,群友们纷纷发起捐款,总计筹资9万余元。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组织者:VIP会员岛主,也是攀爬e族版主及广东途乐领队。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平时喜欢和兄弟们一起攀爬越野,图为东莞的厚街石场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2018年,勇闯虎克之路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广东东莞的湖北黄冈人,岛主始终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家乡,没能亲自“上阵抗疫”,只能以这种方式为家乡默默打气。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二)“这段时间没有停过...手指头很痛,键盘敲多了”

有人说被按下暂停键的湖北,很多人的人生都上演着“变形计”,深以为然,而不管故事怎么书写,里面的每个主角都是怀着善与爱驰骋,只为让家乡早日回归正常轨道。

VIP会员爱疯本名陈延峰,一看这网名就知道有多“爱疯”了,他也长期生活在广东,偶尔还会到广州自驾咖啡和老迈喝咖啡唠嗑去哪玩耍,一个事业有成、生活重心开始转移到娱乐状态的企业家形象曾经深入我心。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参加过广东第一峰线下活动的爱疯(左一)

回老家过年的爱疯,从25号(初一)开始就在村里做宣传,

28号协助罗田县指挥部招募53辆车成立志愿者车队,担任该物资运输志愿车队的调度员。

“其中部分是越野队伍的兄弟,一部分是退伍军人,还有一部分回乡的老板。”但不管什么身份,在志愿车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司机、搬运工,什么糙活都得干。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平时执行任务只允许一个人,多少货都得搬。志愿者熊水兵,前后完成了几十次任务,2月17日一天先后完成六次任务!”

在采访对话中,他并没过多地讲自己做了什么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手指头很痛,键盘敲多了。这段时间没有停过。”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志愿者熊水兵

我从罗田新闻报道里得知,作为车队调度员,他从1月28日起就高效调车超100次,有效确保了防控物资到位,期间还得了重感,在老家大崎镇陈家畈村被医学观察,但依旧坚持通过“义工群”在网上进行调度。

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被家乡一个个舍己为人的抗疫战场和志愿者所感动,我也是军人出身的,更应该冲锋在前!”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这一个月的调度工作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组织用直升机为罗田抢捐防护服

“抢购这些防护服也是一场战斗,几天几夜,每天都是几十次电话和微信沟通!”2月9日下午,亲眼看到1900套防护服乘坐专用直升机从上海顺利抵达罗田县城后,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2月3日,从朋友那得知上海一比利时企业库存有3500套出口防护服时,他激动极了,但由于疫情缘故该企业2月10日才能上班,后辗转联系到当地副区长出面协调才顺利抢购到1900套,另1600套被别人抢了。

为防止夜长梦多,2月5日晚通过朋友紧急联系直升机支援,原定7日起飞但由于上海天气缘故,9日下午防护服才顺利抵达。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最后,这1900套比利时VWR品牌防护服(欧盟ISO13982),通过微信群筹款,全部捐给了家乡罗田县防控指挥部和医疗单位。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这个年,大家都过得很憋屈,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重灾区一定比我们更憋屈,当曙光一点点照进,那是一个个不服周、不信邪的湖北人咬牙坚持的回报。

病人和病人家属扛着,待在家里的人扛着,自娱自乐,积极乐观,不给疫情和社会添乱。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跨越百年的医患鞠躬礼。来源:人民日报

一线医务人员扛着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生命摆渡人扛着,在后方守护一线工作者的健康,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不计报酬,不辞辛苦,谢谢你们的坚守!

正如易中天老师所说:武汉,是一座能绝地反击的城市!冬将尽,春可期,待到那一天,户部巷的过早,武昌江畔的黄鹤楼、武大的樱花,将敞开大门拥抱你我的到来!

易中天.《读城记》

赵东华.《武汉的性格》

商楚.从码头文化感悟武汉人的乐天精神

徐迅.犟脾气的武汉人

方方.武汉人的性格

罗田论坛.陈延峰组织用直升机为罗田抢捐防护服

光明日报.不服周、不信邪、不差火!这就是疫情下的武汉人

今日话题:疫情过后,你最想去哪儿?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面对疫情,湖北越野人就是“不服周”!|中国自驾地理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