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前幾天,發生在1992年的南醫大女學生林玲被殺事件得以破案。時隔28年,不僅大快人心,我也很好奇嫌疑人是怎麼被抓住的。

一開始網傳,被害人的師兄在掌握死者體內的DNA樣本後,動員了很多南醫大的校友幫助比對,先是找到了嫌疑人的舅舅,最後抓住嫌疑人。

雖然警方之後做了澄清闢謠,但這則校友堅持28年破案的戲劇化故事早已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網友們驚歎於同門之間的情誼,然後拜神求錦鯉賜自己一幫中國好校友。擁有一幫中國好校友是種什麼感覺?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如今,基本上每個大學都有校友會。在很多人看來,校友會不過是事業有成的畢業生們聯誼的地方。他們做的事情,比如回母校做演講、校慶時“飯桌聯誼”,都沒什麼意義。

不過,這些天裡中國校友會做的事情真的讓不少人刮目相看。這個看似低調又“沒用”的組織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中國的各大學校友會最近很忙。作為民間社會的重要救助力量之一,他們從海內外蒐集物資。

在克服封城後運輸的重重困難、繞過捐贈中的一個個大坑後,才將物資送到了醫生手上,就連一些個人或社會機構也找到他們,捐贈、派送物資。

2020年1月23日,年二十九,武漢封城。封城後接踵而來的是物資告急。武大的兩所附屬醫院,武大人民醫院和武大中南醫院相繼在網上發出求救公告。

當天晚上,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採購組組長李大林準備由校友會先墊付1000套防護服,再向校友募捐50萬元。讓人沒想到的是,募捐公告發出去不到3個小時,就已經成功籌集到50萬元,39個小時後,捐款金額已經達到了1600萬元。錢已經不缺了,但最讓校友會擔憂的是物資採購和運輸。

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防疫物資協調組,專門解決採購和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當時正值春節假期,為了確保醫療物資供應,有些工廠只能連夜召集工人返廠加班,但饒是如此,物資仍然緊缺,李大林每天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沒貨了”。

為了在第一時間搶到合格的醫療物資,李大林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時刻緊盯著手機,每天都要熬夜搶貨選貨。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各大學校友會在採購物資時有著獨特的優勢,他們的校友遍佈世界各地,從海外搶購急需的醫療物資,其中大部分都會被快速送到各高校的附屬醫院裡。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但是,在海外搶到醫療物資的過程卻並不容易。1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劉稷軒接到一通電話,希望他能儘快籌集100萬元的資金。

當時,德國華科海外校友正好找到一批醫療物資。當劉稷軒四處聯絡校友時,德國華科校友與供應商的談判卻出現了問題。

1月24日當天,德國校友會會長葉繼文和副會長徐濤駕車300公里,前往當地一家醫療防護企業DACH,經過協商採購了一批價值13萬歐元的醫療物資,當天晚上就由德國校友會將款項提前墊付給供應商。然而,第二天下午,DACH公司突然變卦,聲稱要終止合作,並將款項退回。

無奈之下,徐濤又開車前往DACH工廠,提出可以加大訂單量,但被對方拒絕。因為當時在法國確診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DACH要將醫療物資提供給德國防疫部門。

徐濤再次趕往工廠,找到一位DACH公司的部長。徐濤想盡了一切辦法,與對方談判了1個多小時仍然無果。最後,他拿出來手機給對方看了一段協和醫院醫生在武漢一線抗疫的視頻,然後對DACH公司的部長說:“如果武漢頂住了,德國就能頂得住。”

看過這段視頻,那位部長什麼也沒有說,走到一旁給CEO打電話。半小時後,他對徐濤承諾,會盡最大可能地供應物資。但在這不到一天的時間裡,物資總價已經從100萬元上漲到了260萬元。劉稷軒在校友群裡留言:“有多少貨都談,我們努力籌錢。”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武大和華科校友會的捐助行動,只是眾多中國大學校友會“救援武漢”裡的一個縮影。

他們在疫情初期就能迅速組織起一個分工合理、運轉高效的工作團隊,由專業醫生聯絡醫院並提出需求,遍佈海內外的校友志願者團隊負責採購。在捐贈過程中細化流程,進行小組分工,確保物資採購的速度。

每天,校友會志願者團隊都會公示募捐和物資運輸情況,賬目收支清晰明瞭,讓每個捐助者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錢花在了什麼地方。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採購內容清單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他們也明白單單依靠校友會的募捐遠遠不夠,校友企業成為校友會救援行動中重要的一環。校友企業可以協助採購,解決物流運輸。

中歐校友會聯繫到校友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希望通過捐款購買的方式,由復星國際幫忙從海外採購物資。根據數據顯示,從1月24日到2月5日,中國共進口防護服385.4萬件,其中復星國際的佔比就超過10%,而在一月底,國內生產企業向湖北運送的醫用防護服只有13.6萬件。

可以說,校友會從海外搶購的防護服避免了很多醫生在病毒面前裸奔。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校友企業的技術、人力援助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1月23日前,武漢尚未宣佈封城,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中轉城市之一,武漢的城市交通樞紐發達,每天都有無數人路過武漢。1月20日深夜11點左右,束軍還在武漢站忙碌著。

這幾天,他和其他同事在天河機場、武漢站等交通樞紐熬夜加班,就是為了能早日安裝好紅外體溫篩查設備,它能通過無接觸的方式,為大規模移動人群測量體溫。

這些紅外體溫篩查設備大部分來自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疫情爆發後,高德紅外向湖北省捐贈30套總價值400萬體溫篩查設備。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黃立是華中科技大學84屆畢業生,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諾要在半個月內生產500——800臺體溫篩查設備。

“校友”這個名詞就像是個紐帶。不管你是哪一屆的,但我們曾經就讀過同一所大學,即便是素未謀面,但也會在你遇難時盡一份力。在這次疫情之前,看過最多的熱搜就是某某校友又為其母校捐款上億元,看得多了,只會感嘆一句:真有錢。不過這次武大校友的捐助卻令人感動。

前段時間,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離世。李文亮也是武漢大學的校友,他在2004年考入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在廈門工作3年後,2014年又重返了武漢市中心醫院。他病逝的消息傳出後,眾多武大校友在微博上紀念他。武漢大學校友會伸出援手,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校友會總理事會就為他在校友群裡募捐了600萬元的善款。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大學校友會本身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慈善機構,但在這次疫情中,卻填補了很多疫情救援中的缺位。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其實,公益行動,對於校友會來說,只是日常。比如說,在中國的每所大學裡都會設立專門的校友助學金,他們將援手伸向貧困生,這群校園中的弱勢群體。助學金裡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校友們的捐助。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有一項特別的助學金。它是當時國內高校由個人捐助的第一個助學基金。1997年,蘭州大學1959級校友王天民教授及其他校友共同捐資設立這項助學基金。到今天,這項助學基金已經有長達24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王天民教授夫婦分4次捐款20萬元,幫助了465位蘭大物理與材料領域的貧困生。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在每個人的讀書階段都會被一個問題所困擾: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推理:努力讀書就有機會考上一所好大學,好大學不僅意味著名氣,更決定著你會有什麼樣的校友。

校友這個圈子會影響一生,當你落難時,能有力量扶你上岸。2016年的雷洋事件中,是人大校友聯合聲明後,才推動了案件後續的公平調查和解決。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有時候,校友甚至能在關鍵時刻救你的命。東北財經大學的女碩士趙丹,因爆炸全身70%燒傷,因為出身貧困負擔不起高昂的手術費。當時,在全國各地的東財校友為她籌款上百萬。


你對中國大學校友會的力量一無所知


校友會更像是一個縫補匠。當政府力量不足時,校友會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而這種選擇往往又會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全國各地大學的校友會就像在織一張網,他們分散在各地,卻在需要的時候維繫了這個社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