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序言:《连城诀》中的狄云,刚出场之时,便是呆头呆脑,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而这个人物,是金庸笔下少有的悲惨主角,他武功平平,但却从不退缩。从整个故事的演绎分析,狄云属于憨厚老实,全然不懂心机,对于江湖中的险恶,也百思不解。其过人之处,便是具有一副侠义心肠,不过行走于江湖,若无一技傍身,自然会遍体鳞伤。

一、小人物

狄云是沧海一粟,他无父无母,从小便追随师父戚长发,口中叨念的剑诀,也绝非上乘武功。他要的东西,从来不是富贵,也不是诱人的宝藏,而是想在乡下和师妹一起练剑,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张家长和李家短,当然与他毫无干系,既然狄云是小人物,自然就是粗茶淡饭,不与旁人逞口舌之争,纵使人家冤枉了他,以狄云的个性,也不会妙语连珠的反唇相讥。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为何说狄云似侠非侠?又如何永不退缩呢?既然是侠客,必定锄强扶弱,救人于水火,可若非侠,定然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想家中的大黄牛,还有美貌如花的师妹。

  • 1、似侠

狄云既无远大的抱负,也无野心勃勃,二者取其一,或许能飞黄腾达,纵使不能成为一代将相,也可衣食无忧,断然不会为了吃喝发愁。当他随同师父来到万震山的家中,似侠的一面,已然显露出来。首先对吕通不依不饶,正是因为师父的新衣服被弄脏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狄云为了一件衣服,与吕通扭打在一起。按理说义薄云天的大侠,岂能为此事出手,或者乍看之下,狄云未免太过小气,莫说一件,就算十件百件衣服,万震山也能拿得出来。我们试想一下,在万府的地盘,一个不知名的乡下野小子,抢了众人的风头,这些奸诈小人,焉能善罢甘休。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况且吕通乃黑道中人,可谓无恶不作,江湖中人欲除之而后快。换做侠客,当然会细数他的罪责,而非为了一件衣服大动肝火。狄云像极了威风凛凛的大侠,可是他的言语之中,几乎都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替天行道。既无侠客的嫉恶如仇,也无市井无赖的那般泼皮,甚至许多人,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角色而已,藏身于茫茫人海中,唯恐恶人找上门来。然而非也非也!狄云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狠劲,这便是与生俱来的,在万府与八大弟子斗武,即便打得鼻青脸肿,也丝毫不惧。

正义与虚伪的较量,何曾退过一步?狄云似侠,八大弟子就是恶人,且还是虚伪的恶人。狄云不想扬名天下,也无追名逐利之心,可是这八张丑恶的嘴脸,仿佛青面獠牙,如同恶鬼张开了巨口,欲将狄云生吞了一般。好似在昭告整个武林,狄云就是怂包软蛋,以后见到万震山的八大弟子,都要从胯下灰溜溜的钻过去。狄云所作所为,皆是侠义之举,八人存心羞辱,他岂能视若无睹,苦练言达平传授的三招剑术,不难看出狄云的性格。初读《连城诀》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矛盾,既然狄云似侠,为何不苦练剑招,进而独步天下,何必受此窝囊气?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正如之前所言,狄云像极了侠客,可却不想成侠。心想凭借一股“蛮劲”,也能立足于江湖,毕竟他心中的江湖,是一个讲事理,明是非的地方。狄云与传统的侠客不同之处,便在于心中幻想的武林,与现实中相距甚远,还有些喧闹刺耳,以及刀光剑影和数不尽的机关陷阱,让他无处容身,只能行步如飞,向远方慌乱逃走。初期的狄云就是如此,忍不住怒气乱了阵脚,心甘情愿的钻向早已设计好的圈套,少了大侠的沉着与冷静。

  • 2、非侠

似侠非侠的狄云,总是与旁人与众不同,身怀盖世武功和无数的宝藏,理应建一座大宅院,里边仆人无数,终日侍奉他,岂不逍遥快活?或者散尽千金,相助于百姓。然而他隐居雪谷,至此不问江湖中事,一心与水笙过日子。如果你认为他贪生怕死,不敢与恶人相斗,那就大错特错。狄云历经多年的沉淀,身上的锐气早已磨平,不会冲动而为,凡事三思而后行。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若是救苦救难的巨侠,会将宝藏运出来,普救天下的黎明百姓,不求感恩戴德,只为问心无愧。宝藏涂满了剧毒,本身就是一个祸害,若重现人间,势必引起大乱。我认为狄云非侠,正是因为除了水笙和空心菜之外,世间以无人与之契合。丁典和凌霜华,已然双双而亡,少了两个刎颈之交,就连恩师戚长发,也是不折不扣的贪婪小人。回想当年练剑,将错误的剑招传授于他,心之歹毒无人可比,远不及血刀老祖坏的彻头彻尾。

狄云的灵魂洁白如雪,戚长发和万震山等人,已经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们走向不归之路,贪婪的欲望,正吞噬整个身躯。反观狄云,已经与世无争,宝藏和绝学固然诱人,谁不想闻名武林和受人敬重,偏偏狄云“剑走偏锋”,统统将宝藏拱手送人。不计其数的宝藏,对于他而言如同粪土,心生贪婪的人,并非狄云不愿将其点醒,而是他们陷得太深,睡得太沉,就算狄云牵着八匹马,用尽浑身解数,也拉不动一步。当这些人渐行渐远之后,狄云会感到江湖冷清,没有一点人情味,还不如麻溪乡下。他早已看透江湖,故而摆出任由别人生死,自己无视的姿态。谁曾想到,狄云非侠是众人逼出来的,他想成为侠客,可是幻想最终破灭,甚至胎死腹中,纵使身怀绝学,又如何能扭转乾坤?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二、隐居

虽然世间广阔,可唯有雪谷是一方净土,或许你会说狄云和水笙隐居此地,便算是懦弱退缩。如今江湖之上,都是溜须拍马,渴望寻求宝藏的人,他们是生是死,岂是狄云能够左右的。况且以他一人之力,也难以说服众人,到头来还会落下一个骂名,何不置身事外,让众人自己抉择呢?

江湖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一时间外人恐难分辨,狄云痛恨别人的冤枉,自然也不想冤枉别人,可是行走江湖,难免会马失前蹄。如今之计,隐居是绝佳之选,这退一步,就相当于进一步,何来退缩之说呢?正是面对江湖中的善与恶、罪与罚、美与丑已然看淡。狄云置身之外,让他们自我评判,没有刻意的剥夺众人的权利,使之在贪婪与虚伪中间徘徊,令其忘乎所以。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若正义之士遭遇迫害,狄云必然出手相救,只因是同道中人,当然属于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即便如此,他仍然称不上侠客,绝非狄云不配,而是侠客二字,有的时候代表了虚伪,在他接触的人之中,又有哪一个侠客,能功成身退呢?万震山、戚长发、言达平、花铁干,丑陋面具揭下来的前一刻,谁不是威风八面,锄强扶弱的大侠,如今贪婪宝藏和跪地求饶,又如何在江湖中大肆炫耀呢?

狄云将侠字烙进了心里,不拘泥于形式,似侠非侠的境界,极少有人企及。“非侠”皆非我辈中人,属于斤斤计较,或者掩面的虚伪小人。而似侠,则是心中的正义,不容旁人侵犯,不论以何种理由出手,都是善念所驱,而非恶意的行径。小人与狄云相比,简直是云壤之别,而君子和狄云,前者或许难以冲破观念的束缚,后者鬼斧神工,不加刻意的雕饰,属于无为而为。

结语:

狄云经历诸多磨难,终于参透善恶,在生死面前,所谓的大侠为了活命,使用一些肮脏的手段又何妨?这与狄云心中的侠的形象背道而驰。所谓的侠,不停留于表面,见到狡诈之人,首先保护身边的人,使其不受伤害。倘若自甘堕落,将来愈演愈烈,恐怕会与之同流合污,故而心中侠义,一直不停的呼唤,恐怕主人迷失方向。

永不退缩的似侠非侠——狄云

狄云已然冲破这层境界,无数的宝藏摆放在面前,也不会为之所动,天下美女尽在眼前,狄云也视若无物,这物我两忘,绝非常人能及。能在诸多诱惑和名利间穿梭,他已经超越侠义的本身,走进另一个世界,那里才是净土,欲问在何处,这像极了落日的余晖,照进了他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