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山水畫作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今天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鷗盟。曾參加反清復明鬥爭,後離歙赴閩,於武夷山落髮為僧,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又號梅花古衲。他兼工詩書,愛寫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於時,屬“黃山派”,又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弘仁的個人思想與政局變遷關係密切,因而在詩畫中常有流露。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藝術的可貴處在於:既尊傳統,又主創新,所謂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說明他不甘囿於先入藩籬,勇於常變。此種藝術境界,除石濤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後世有獨創性的藝術家對都倍為尊重。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和查士標、孫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稱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稱“海陽四大家”。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早年從學孫無修,中年師從蕭雲從,從宋元各家入手,後來師法“元代四家”,尤崇倪瓚畫法,今所見作品如《清溪雨霽》、《秋林圖》、《古槎短荻圖》等,取景清新,都有云林遺意。就題畫詩中,也充分表露了他對倪瓚的崇拜,“迂翁筆墨予家寶,歲歲焚香供作師”。他在構圖上洗練簡逸,筆墨蒼勁整潔,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由於他從黃山、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武夷諸名山勝景中汲取營養,重視師法自然,因此,作品格調不同於倪瓚,少荒涼寂寞之境,而多清新之意。直師造化,而別開生 面,真實地傳達出山川之美和新奇之姿,他作的黃山諸景都不受倪瓚畫法約束,而深得寫生傳神之妙,富有生活氣息。如故宮博物院藏《西巖松雪圖軸》,筆法尖峭簡潔,意境偉峻秀逸,反映了他的自身風貌。弘仁以畫黃山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著名,“得黃山之真性情”,深得傳神和寫生之妙,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的感受。與石濤、梅清成為“黃山畫派”中的代表人物。查士標在題弘仁山水畫雲:“漸公畫入武夷而一變,歸 黃山而一奇。”石濤則說:“公遊黃山最久,故得黃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黃山本色。”弘仁的山水畫,無論冊頁小品還是長篇鉅製,或實地寫生,或構思取意,黃山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黃山圖》冊共60幅,畫六十處風景點,將黃山的各處名勝盡收筆底,可以說他是黃山寫生第一人。山水畫之外,弘仁最愛畫松樹、梅花。所畫松糾結盤曲,挺拔雄奇,配以危巖怪石,亦得意於黃山。他曾自號“梅花古衲”,並遺命友人於其墓側多種梅。《松梅圖》卷和《墨梅圖》軸為其畫松與梅的代表作品。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其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畫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松與梅衝寒傲雪,高標獨立的精神正是弘仁人格的自我寫照。同時弘仁性格沉靜堅忍,當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明亡後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有許多題畫唱和詩坦露他這方面的思想。他的繪畫初學黃公望,晚法倪瓚,尤其對倪瓚的作品情有獨鍾。

弘仁山水畫作

國破家亡的影響與弘仁堅貞的個性固然是其偏愛倪瓚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與具體的地域背景有密切關係。明代後期,倪瓚的聲譽越來越高,人們爭相購置其作品,以自標清逸。徽商興起,將倪瓚作品帶回家鄉,促成了安徽地區對倪瓚作品的收藏熱,弘仁的仿倪之作也隨之在市場走俏。故周亮工《讀畫錄》記載,弘仁“喜仿雲林,遂臻極境。江南人以有無定雅俗,如昔人之重雲林然,鹹謂得漸江足當雲林。”這就構成了弘仁山水畫的基本特色。


弘仁山水畫作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今天


弘仁山水畫作


弘仁山水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