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九月炸的水果,你们吃过没有?它是怎样的一种植物?

心语525心语


有一种叫九月炸的水果,你们吃过没有?它是怎样的一种植物?

名字叫九月炸、八月炸、八月瓜等名称的植物不只一种,据我的观察各地常见的至少有三种植物,由于它们都是木通科植物,果实是短棒状,肉质浆果,成熟后开裂,人们常食用,甜甜的,所有就有上述叫法。

第一种,三叶木通,是木通属植物,产在河北及以南部分省区,常生长在山坡林下和灌丛中。在江苏一带叫八月楂,在四川、山东等地叫八月瓜。它的特征为:落叶木质藤本,掌状复叶有三小叶;


萼片三个,花瓣状,浅紫色,没有花瓣,一般四五月开花;果实长圆状,长六公分左右,直径二公分,直或稍弯,成熟后灰白稍带浅紫色,七八月果实成熟。
果实可食用和酿酒。


第二种,木通,别名通草、山通草等,在一些地方叫八月炸藤,是木通属植物。产在长江流域各省,常生长在山坡、沟谷林缘和灌丛中。它的特征为:落叶木质藤本,藤茎细弱,缠绕;掌状复叶有小叶常五片,

有时三到七片,叶柄细,长达十公分左右;萼片常三片,有时四片或五片,浅紫色,有时浅绿色或白色,一般四月开花;果实两个孪生或单生,长圆形,长五到八公分,直径三公分,成熟时紫色,腹缝线开裂,六到八月果实成熟。果实味道甜可食用。


第三种,八月瓜,也叫三叶莲、兰木香、五风藤等,是八月瓜属(牛姆瓜属)植物。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常生长在林缘和密林中。它的特征为:常绿木质藤本,藤茎上有明显线纹;掌状复叶有小叶三到九片,叶柄细,长达十公分,小叶片接近革质;


雄花有萼片六个,花瓣状,绿白色,花瓣六个非常小,雌花,萼片紫色,花瓣也极小,四到五月开花;果实是不规则长圆形,成熟时红紫色,长五到七公分,七到九月果实成熟。果实可以食用。

这里说明一下,叫八月瓜、九月炸的植物有的地方还有,因为木通属我国产三种二亚种,八月瓜属我国产十二种二变种呢,除了我介绍的三种常见食用外,两个属的其他一些种类有的地方也吃呢。


老姚谈植物


题主所说的九月炸,应该就是我们那里的八月炸了。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山上的野果子,就是儿时的美味,也成了我们现在的记忆。那时候山上有羊木奶、野山楂、野猕猴桃、野柿子、刺泡儿、野樱桃等等。

对于八月炸的印象会更深一些的原因是,小时候家庭条件一般,香蕉这种水果一年上头,都不一定有机会吃上一根,但小时候却偏偏喜欢吃香蕉。偶尔老爸上山砍柴的时候,看到了八月炸就会给我带一些回来。


刚采摘下来的八月炸,一般都还没有裂口,都要拿回去放置一段时间,或者放进稻仓里面。其实,藤上也有裂口的八月炸,但是一般轮不到我们来采摘,就被山里的雀儿啄了,或者被一些小虫子们霸了。

八月炸的外形,除了形状和香蕉有些相似以外,味道上也是那种甜甜面面的感觉,透着一股清香。事实上,野八月炸除了里面籽太多,果肉少之外,口感真比现在的香蕉要好上不少。

随着这几年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我们村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会种植一些景观树木。因为八月炸是常年绿叶的藤本植物,所以有一些村民也会栽种一些八月炸作为观赏,也可以在八九月份吃到美美的八月炸。八月炸除了可以使用成熟果实的种子进行育苗在,最简单常用的还是直接压枝或扦插。在山中,若能看到八月炸的主藤,其实,也不用去挖,可以直接剪取一截枝藤回家扦插就足够了。

因为现在野生的八月炸越来越少了,人工种植的八月炸也多了起来。经过改良以后的八月炸,变的肉多籽少,更好吃了。

话说有好几年没吃过八月炸了,大家吃过八月炸吗?


着迷大乡村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烂成一个空娃娃”这就是人们对八月炸这种植物的形容。九月炸通常也叫八月炸,中文正式名叫八月瓜,八月瓜是木通科八月瓜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掌状复叶,小叶3~9片。它主产云南、贵州、湖南、四川、西藏南部等地区,八月瓜多生于海拔500~2500米左右的密林中。在黄河流域一带,也产八月炸这种水果,在这一带所产的八月炸,中文正式名叫“三叶木通”,它是木通科木通属植物,八月瓜和三叶木通在果形上很相似,同属但不同种,三叶木通掌状复叶互生,小叶有3片,是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八月瓜则终年常绿。一般把“三叶木通”和“八月瓜”统称都叫八月炸。


我当时也是从一个视频报道才了解到八月炸这种植物,在西安有个叫杨选正的老人,从小生在农村,退休后自己从秦岭南部的大山中采种,经过十余年的反复试验栽培八月炸,最终驯化成功,自己建了几十亩的果园,把这种水果推向市场。八月炸在果实成熟后,果皮会炸裂开,果肉暴露出来,因此人们常叫它八月炸或者九月炸。据我掌握的资料,就目前国内对于八月炸的大规模引种栽培,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所以主要还是以野生为主。

八月炸喜欢阴湿的环境,生性比较耐寒。就单纯它的的果实来说,价值还是比较高的,果实除了食用以还可以用来酿酒,果实深加工后能制作成饮品、果酱等,种子可以用来榨油,其根茎部分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除此之外八月炸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综上所述,这是八月炸植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浅谈植物


有一种叫九月炸的水果,你们吃过吗?它是怎样的一种植物?

九月炸也叫八月瓜,是山区农村常见的一种野果,小兰本地土话叫“牛藤巴”,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说,之所以叫“牛藤巴”是因为其藤茎的韧性非常好,跟牛筋似的,以前上山收集柴火时用来打捆,结实又耐用,不易散。八月瓜的果实成熟后非常的甜,唯一的缺陷就是仔太多了。每当到了成熟季节,小兰都会去山里采摘些回来,因为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吃。


八月瓜是藤性植物,多生于农村的山坑边缘,攀附于灌丛或者树木之上。4~5月份开花结果,8~9月果实成熟。果实一般是长圆形的,在还没成熟前是绿色的,而且坚硬无比,想要打开果壳必须要用刀之类的帮忙。成熟后呈黄色,果皮果肉都是金黄色的,只有仔是黑色。透熟后的八月瓜果壳就很软,属于沙质果壳,也不能吃,具体说应该是不好吃,涩涩的,但是果肉清甜。

在小兰本地山上非常多,人们去山里见到八月瓜,只要是长大了的,不管熟不熟都会摘回家。熟的自然是吃现成新鲜的,不熟的也没关系,本地有一种土方法可以催熟,而且不用任何药物。只要把不熟的八月瓜埋在米糠里面,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吃了,味道也不会变。



就在去年,一次去干活的路上看到了很多还不熟的八月瓜,就顺手摘了些回家,埋在米糠里面催熟,可把孩子们乐坏了,和几个经常来我家玩的小伙伴,第二天开始就天天都会把八月瓜翻出来看看,熟了没有。现在的小孩子应该是普通的水果吃多了,突然有一种没吃过或者少吃的野果,感觉很新鲜吧。

以上是小兰本地的八月瓜,在成熟季节也有人特意摘去卖,最贵时达到5块钱一个,堪比3个土鸡蛋的价格了,要是你花5块钱,是愿意吃一个八月瓜呢?还是更愿意吃三个土鸡蛋呢?


农村蒋小兰


三叶木通 八月瓜藤(广东),三叶拿藤(浙江),活血藤、甜果木通、八月楂(江苏),拿藤、爆肚拿(江西),八月瓜(四川、山东)。为木通科木通属落叶木质藤本。茎皮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及小疣点。掌状复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的簇生;叶柄直,长7-11厘米;小叶3片,纸质或薄革质,卵形至阔卵形,长4-7.5厘米,宽2-6厘米,先端通常钝或略凹入,具小凸尖,基部截平或圆形,边缘具波状齿或浅裂,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侧脉每边5-6条,与网脉同在两面略凸起;中央小叶柄长2-4厘米,侧生小叶柄长6-12毫米。总状花序自短枝上簇生叶中抽出,下部有1-2朵雌花,以上约有15-30朵雄花,长6-16厘米;总花梗纤细,长约5厘米。雄花:花梗丝状,长2-5毫米;萼片3,淡紫色,阔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5-3毫米;雄蕊6,离生,排列为杯状,花丝极短,药室在开花时内弯;退化心皮3,长圆状锥形。雌花:花梗稍较雄花的粗,长1.5-3厘米;萼片3,紫褐色,近圆形,长约10-12毫米,宽约10毫米,先端圆而略凹入,开花时广展反折;退化雄蕊6枚或更多,小,长圆形,无花丝;心皮3-9枚,离生,圆柱形,直,长(3)4-6毫米,柱头头状,具乳凸,橙黄色。果长圆形,长6-8厘米,直径2-4厘米,直或稍弯,成熟时灰白略带淡紫色;种子极多数,扁卵形,长5-7毫米,宽4-5毫米,种皮红褐色或黑褐色,稍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7-8月。

它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至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地沟谷边疏林或丘陵灌丛中。日本有分布。

根、茎和果均入药,利尿、通乳,有舒筋活络之效,治风湿关节痛;果也可食及酿酒;种子可榨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