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在如今這個注重效率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球員在出手選擇上 “魔球化”。

所謂的“魔球化”,指的是球員在出手時主要集中在籃下和三分線外。那麼問題來了,當一個球員走上魔球之路後,他一定會變強嗎?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將以喬治和哈登為例來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喬治和哈登是魔球打法的典型人物

走上魔球之路對喬治意味著什麼?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從出手分佈來看,喬治在NBA前七個賽季是往“反魔球”發展的。換句話說,喬治在步行者時期對中距離的重視度是逐漸升高的。在步行者的最後一個賽季裡,喬治26.7%的得分是通過投中距離獲得的。

在為步行者效力的日子裡,喬治入選過3次最佳陣容三隊、3次最佳防守陣容(2次二隊、1次一隊)。從公平公正的角度來說,喬治在轉會雷霆前是一個攻防一體的全明星級球員。雖然26歲的喬治與詹姆斯、杜蘭特這種頂級小前鋒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屬於NBA中的一流鋒線。

轉會雷霆後,喬治走上了魔球之路,他也迎來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

在為雷霆效力的第一個賽季裡,喬治45.45%的出手是在三分線外完成的。與此同時,喬治還有22.84%的出手在籃下。如果把一個球員在三分線外和籃下的出手佔比累加值定義為他的魔球度,那麼喬治在17-18賽季的魔球度是68.29%。

在18-19賽季裡,喬治的打法更加魔球化了,他在這個賽季裡的魔球度達到了71.38%

雖然喬治在季後賽裡淪為利拉德絕殺的背景板,但他依然是上個賽季表現最出色的5名球員之一。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利拉德在喬治的防守下絕殺雷霆

在整個18-19賽季常規賽期間,喬治場均可以得到28分8.2籃板4.1助攻2.21搶斷0.44蓋帽。他的場均得分只輸給哈登,場均搶斷數則冠絕聯盟。因為在常規賽期間表現出色,喬治入選了上賽季的最佳陣容一隊以及最佳防守陣容一隊。

本賽季加盟快船,喬治接近一半的出手是在三分線外完成的,但他也大幅減少了在籃下的出手,結果就是他本賽季的魔球度為66.72%近三年最低值

因為表現一般比較一般且缺勤次數過多,喬治沒有入選今年的全明星陣容,他也將大概率落選本賽季的最佳陣容。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喬治本賽季表現一般



走上魔球之路對哈登意味著什麼?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從出手分佈來看,哈登在新秀賽季就是一個魔球化打法的球員,他在那個賽季的魔球度為76.64%。而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哈登在魔球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雷霆最後一季,哈登的魔球度達到驚人的85.69%,他的場均數據為16.8分4.1籃板3.7助攻。特別要說明一點的是,哈登在那個賽季的真實投籃命中率為66%,生涯最高值。

憑藉如此完美高效的表現,22歲的哈登當選了2011-12賽季最佳第六人。

離開雷霆後,哈登在休斯頓開啟了人生新篇章。在為火箭效力的前四個賽季裡,哈登的打法發生了變化,儘管他的魔球度依然在70%以上,但他在中距離的得分比例也逐漸升高。與現在相比,那時候的哈登可以稱為一名中距離高手。

在2015年西決第一場比賽的第四節中,哈登曾連續5次在湯普森防守下取分。在這瞠目結舌的5連擊裡,哈登有4球是中距離跳投。

在火箭前四個賽季裡,哈登入選了3次最佳陣容(1次三隊、2次一隊)。雖然哈登在火箭前四年裡的場均得分從25.9分漲到29分,但他的賽場統治力與詹姆斯、庫裡還有一定的距離。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26歲的哈登是得分高手,但他還不是超級巨星。

在為火箭效力的第五個賽季裡,哈登的打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魔球度隨時間推移逐漸變高。在2016-17賽季,哈登的魔球度為78.54%。到了本賽季,這個數字達到了86.09%

極端魔球化打法的哈登不僅入選了過去三個賽季的最佳陣容一隊,也拿到了17-18賽季的MVP。從常規賽的表現來看,魔球打法的哈登是近年來最優秀的三個球員之一。但到了競爭更加激烈的季後賽,哈登沒有展現出常規賽期間的統治力,他也從來沒有將球隊帶到總決賽的舞臺上。

雖然火箭在去年休賽季引入了威少,但哈登目前的場均得分依然高居NBA第一。魔球打法的哈登是NBA最優秀的5名球員之一,但他想在本賽季帶隊奪冠難度非常大。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魔球打法的優缺點是什麼?

當我們分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時,喬治和哈登是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從好的一面來說,這兩人在打法魔球化後均從普通全明星球員成長為超級球星。從不好的一面來說,這兩人在打法魔球化後也都出現了一些共性問題,比如在季後賽期間的總體發揮遠不如常規賽那般出色。

在對喬治和哈登的經歷進行一番分析後,我認為魔球打法有兩個優點和兩個缺點。

優點一:得分效率高

從得分效率來說,魔球打法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打法。與中距離相比,大多數球員在籃下出手時的命中率要高一些。雖然喬治和哈登本賽季在籃下的表現只是NBA的平均水平,但他們在這片區域的命中率也都超過了50%。作為對比,儘管保羅是NBA頂級的中距離大師,但他的中距離命中率與哈登和喬治的籃下命中率相差無幾。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哈登本賽季投籃熱圖

至於三分球的得分效率,那就更有意思了。哈登本賽季的三分命中率是36%,只排在NBA第90名。喬治的三分更準一些,但他的三分命中率也排不進NBA前二十。由數學統計方面的知識可知,三分球的得分效率是兩分球的1.5倍。

因此,儘管哈登和喬治的三分命中率不是NBA最頂級的存在,但他們在出手三分球時的真實得分命中率都超過了50%。

得益於魔球打法,儘管哈登和喬治本賽季的投籃命中率都只是4成出頭,但他們兩人的真實投籃命中率都超過了57%。

優點二:造殺傷效果好

魔球打法鼓勵球員在籃下得分,這意味著魔球打法的球員們會頻繁的衝擊內線。衝擊內線的頻率高了,造殺傷的次數也就增多了。儘管有一些球迷認為靠罰球得分不算好漢,但這並不能否認造殺傷的價值。從得分效率的角度來考慮,罰球對許多球員來說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得分方式。

哈登和喬治本賽季的罰球命中率都超過了85%,這意味著他們平均每2次罰球的得分超過1.4分,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值。若想在運動戰裡做到這個得分效率,他們的兩分球命中率要超過70%,三分球命中率則要超過48%

造殺傷不僅是一種高效的得分手段,也能挫傷對方的防守威懾力。當對方防守人的犯規次數超過4次後,他們就陷入一種兩難的困境:繼續保持高強度防守,防守人可能會犯滿離場。降低防守強度,對方的得分會更容易。

總而言之,造殺傷效果好的籃球運動員在攻防兩端都能幫助球隊取勝。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哈登本賽季場均罰球11.7次,NBA第一

缺點一:容易被對手針對性防守

魔球打法的籃球運動員在進攻端力求高效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出手選擇偏向。在競爭激烈的季後賽期間,魔球打法的球員容易被對位球員針對性防守。為什麼哈登在季後賽裡展現不出常規賽期間的統治力?容易被對方針對性防守是一個重要原因。

當哈登持球時,對方的防守思路非常明確,要麼防他三分,要麼限制他殺籃下的效率。還記得森林狼時期的盧比奧嗎?他為了不讓哈登出手後撤步三分甚至貼在哈登後面。至於限制哈登籃下得分,對方球員大多選擇增加身體對抗。雖然哈登在常規賽期間搏到罰球的頻率很高,但季後賽的哨子總體來說更緊一些,這對於哈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在去年季後賽裡,哈登在籃下累計出手了100次,命中率只有47%。

不只是哈登,打法魔球化的喬治在近兩年季後賽裡的表現也比較一般。當球員走上了魔球之路後,他們需要接受容易被對方針對性防守這個現實。

缺點二:肩膀容易受傷

魔球化打法鼓勵球員衝擊籃下,這使得他們的肩膀容易受傷。喬治為什麼在近兩年飽受肩傷困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殺籃下的次數太多了。殺籃下次數多,意味著喬治與對方身體對抗的頻率增加。身體對抗多了,喬治的肩膀所遭受的碰撞也就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喬治的肩膀屢次受傷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同樣的問題不僅出現在喬治身上,哈登也不例外。雖然哈登在整個職業生涯裡沒有受過毀滅性大傷,但他的肩膀在過去幾年裡多次受傷。

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肩膀受傷不僅會影響突破威脅,也會對他們的投籃手感產生致命干擾。

以喬治和哈登為例,解析魔球打法的優缺點

結束語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魔球打法也不例外。對於大多數只想提高得分效率的球員來說,採用魔球打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但對於那些想帶隊奪冠的明星球員來說,採用魔球打法未必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