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什麼又被稱為唐明皇?唐代其他帝王為何沒有類似兩種稱呼?

亙古懷念說史


唐玄宗李隆基,又稱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到了清朝,康熙帝叫玄燁,玄字不讓隨便喊,這叫避諱,所以自那時起,大家多喊唐玄宗叫唐明皇。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唐朝是毋庸置疑的巔峰,這個巔峰的頂點是一個無敵的男人: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45年間發生了許多故事,可是一個身處頂點的男人,人生軌跡其實很簡潔,就是一條拋物線:前半生英明神武王者榮耀&後半生慘不忍睹望著農藥。

前半輩子唐玄宗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幾乎用光了所有的優點才把大唐帝國送上了巔峰,而後半輩子靠的就是一個字:瞎。

先看看唐玄宗燦爛的前半輩子:

一、雄才大略,專懟中國大媽

在咱們中國,懟天懟地哪都不算什麼,一個人要想變成真正的牛逼漢子,去懟廣場舞大媽呀!唐玄宗就是在和中國大媽們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武則天最終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但武大媽傳奇已經給女性帶來了巨大的鼓舞。

這個時候局勢是這樣的,武則天有三個子女(剩下):李顯、李旦、太平公主。其中皇位傳給了李顯。李顯是個不成器的慫貨,偏偏他老婆韋皇后是個很有上進心的女人,她第一個受到婆婆的鼓舞,滿腦子就想當女皇帝,但她腦容量不大,夢想一大就壓迫到了智商,武則天苦心經營幾十年才小心翼翼的當上皇帝,韋皇后覺得這樣太慢,要學人家玩什麼“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命的是她還有一個更加腦殘的女兒安樂公主,兩母女一商量,直接把老公毒死了。

安樂公主遺傳了她孃的小腦子和天大的夢想,她想媽當了皇帝,自己就是下一個女皇帝。結果步子邁大了,扯到了李旦。不過不是李旦本人,是李旦兒子李隆基。

李隆基帶著小弟輕鬆把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砍死,然後意思意思讓他爹李旦當了皇帝,而李旦也意思意思當了幾年皇帝,正要傳位給李隆基,一位大媽又出現了!就是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能幹最有野心的女兒,當不上皇帝也得把控朝政,可是李隆基太精明不好控制,於是她想幹脆neng死這個侄子,結果李隆基勇敢的先下手為強,幹掉了太平公主。

把自己的大娘、姐姐和姑姑從家族裡清除之後,李隆基成為史上最牛婦女殺手,道上兄弟稱:李開婦,最後,華麗變身唐玄宗。

二、勵精圖治

懟完大媽們,唐玄宗躊躇滿志,把年號改成開元,意思就是:大家扶穩做好,我要開車了!

要在歷史巔峰當皇帝,光是能懟大媽還不夠,治理國家靠的是強大的團隊,這時候他又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非常“識相”的皇帝。

唐朝的宰相特別多,這時候的唐玄宗知人善任,他身邊所有的宰相,清一色治國能手,比如: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這些神隊友輪番上陣,花樣炫技,幫助唐玄宗把大唐帝國推到了軍事文化政治經濟全面強盛的頂點,這就是著名的開元盛世。

尤其張九齡,有才有品,直言敢諫,開山修路,懟國家基礎建設貢獻相當大,是有名的賢相。賢到啥程度呢,據說他死了之後,只要有人給唐玄宗推薦新人,他都要問一句:有張九齡那麼牛逼嗎?

張九齡眼光還很毒,有個將軍打了敗仗,論罪當誅,他一看這貨就不是啥好東西,堅持讓唐玄宗判他死刑。可是唐玄宗沒聽他話,最後選擇了原諒,這個將軍叫安祿山。

這時候的大唐帝國,一切都是最美的。美到唐玄宗覺得自己功德圓滿該享受生活了,不用開元了,於是把年號改成了天寶。這一改,就把自己改進了慘不忍睹的後半輩子……

三、一不小心眼瞎,人設崩成渣渣

從開元到天寶,年號變了,唐玄宗的人設也終於走到了拐點,開始縱情享樂,大唐帝國也開始跟著崩塌。

應該說,李隆基還是很有個人魅力的,因為所有人都愛他,不分貴賤,當他想要大唐榮耀的時候,就有貴人相助;當他想要敗家的時候,就會跑來一幫賤人......

這就是因為皇帝眼瞎,不再慧眼識人而組成的大唐爆破三人組:首先得有顆雷節度使安祿山、得有人負責埋雷宰相李林甫、和一個踩雷的宰相楊國忠。

張九齡被稱為唐玄宗最後一個賢相,因為在他之前,所有的宰相都是神助攻,而之後全是豬隊友,第一個就是李林甫。

歷史上所有宰相都有一個共同點:缺愛,皇帝只能寵他一個,他們就想那些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人生信條都是:真相只有一個!

李林甫別的爛事就不提了,重點最爛的一件:他慫恿皇帝讓胡人當了節度使。

唐朝早年間經常對外打仗,後來不怎麼出去打了,怕別的國家來報復,於是在邊疆各處安排重兵防守,最後變成了一個個大軍區。皇帝派人去當這種軍區領導的時候會給他一根棍,叫旌節,用來節制調度,這就叫節度使。這個職位權力特別大,特別重要,當過節度使的人是可以當宰相的。

這種邊疆軍區兵特別多,調度起來很複雜,離中央又遠,有點急事根本來不及向皇帝彙報,全靠節度使自行決斷,所以權力老大了,基本就是邊疆的小皇帝。

這時候李林甫出場了,他跟唐玄宗說:節度使應該讓胡人當,他們打球老牛逼了!那個叫科比的就很不錯。

唐朝是多民族融合,漢人胡人一起工作生活,但胡人一般不精通漢文化,當了節度使也升不了宰相,李林甫的小心機就是為了避免宰相多了跟他爭寵。結果唐玄宗竟然答應了。

本來只要一顆紅心誰當節度使都一樣,可是碰到那種人胡心也胡的,事兒就大了。

有一個胡人深得玄宗喜愛,兼任三個軍區節度使,也就是說他手裡掌握著三個軍團。這就是當年張九齡要砍死,但被唐玄宗留下來的安祿山。

安祿山打仗本領不咋地,但他有一個致命優點:胖。

他利用這個優點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人畜無害的萌物,加上渾然天成的跪舔大法,把唐玄宗哄的渾身舒坦,從此一路高升,終於從基層幹到了節度使。據說他一身肥膘,走路都難,卻可以翩翩起舞,這就讓唐玄宗更加喜愛這個靈活的死胖子了。

當時唐朝兵力配置大概是這樣:邊疆——中央——邊疆

首都兵力又少又弱,邊疆精兵強將扎堆,關鍵還多數掌握在安祿山這樣的胡人手裡,你說你害怕不?

李林甫一個小心機,給大唐埋下了一顆巨大的雷,然後愉快的當完宰相,撒手去等馬克思了。

唐玄宗在天寶年間吃喝玩樂,看到兒子有個漂亮的小老婆,就提議幫他暫時保管著,這個兒媳婦&現女友,就是楊貴妃。

傳說楊貴妃也是個小胖子,號稱大唐小肥楊,同樣也是長袖善舞,皇帝愛得不得了。

楊貴妃這個女人,除了為吃荔枝跑死了幾匹馬,其他沒什麼劣跡,可是因為喜歡楊貴妃,唐玄宗讓她堂哥楊國忠當了宰相,結果楊國忠跟他前任李林甫一個尿性:皇帝只能愛他一個。而且看誰在皇帝面前比他紅,他就要想辦法把他壓下去,這時候誰比較紅?靈活胖子安祿山啊!

你看,豬隊友扎堆,自己就卯上了,踩雷這事兒,都不用皇帝親自動手。

楊國忠嫉妒安祿山的地位,老在唐玄宗面前說壞話,終於有一天安祿山爆發了,帶著部隊抄傢伙就往皇宮趕,說要幫皇帝剷除他那個傻逼大舅子。

這時候唐玄宗才醒悟過來,安祿山萌萌噠五花肉裡面包的是一顆要造反的禍心。

安祿山還有一個小弟叫史思明,跟著他一塊搞事,著名的安史之亂終於爆發了。

安史之亂,唐玄宗的皇帝生涯基本走到頭了,它雖然沒有終結大唐王朝,但萬人敬仰的大唐榮耀從此坍塌,一去不返……


大明湖畔的二狗


這屬於特例,因為“玄”字犯了清朝康熙皇帝“玄燁”的名諱,所以清康熙朝以後不能叫唐玄宗,偏偏那時候有戲曲的影響讓唐玄宗被人津津樂道,所以要找個新的稱呼,而“明皇”則跟唐玄宗李隆基的諡號有關。


中國古代,避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皇帝的名字不能直呼,所以,當清朝康熙皇帝即位之後,因為他的“玄燁”名字,許多“玄”字都不能用了。比如皇宮的北門,原本應該叫做“玄武門”,因為避諱,紫禁城北門就改成了“神武門”。故而,唐玄宗也不能這麼叫。


本來,一個前朝皇帝,不談就是了,也不用特別給他找一個新的稱呼,偏偏清朝康熙年間是戲曲發展非常昌盛的時代,那期間就出了一出關於唐玄宗的非常著名的戲曲作品《長生殿》,講的就是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這出戏推出真是萬人空巷,廣受歡迎。當年洪昇寫劇本的時候就不能寫“玄宗”了,就用了“明皇”,而經過長生殿的廣泛演出,唐明皇的稱呼也就流傳開了。


那為什麼叫“明皇”呢?唐玄宗李隆基,玄宗為其廟號,中國古代,唐朝以前,我們稱一個皇帝,多用諡號,也就是朝代名+諡號+帝字,比如漢武帝、隋文帝。為什麼不用廟號?因為廟號最初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像漢朝連文景之治的漢景帝都沒廟號,而諡號基本都有。但為什麼唐朝以後就都用諡號不用廟號了呢?因為皇帝的諡號開始越來越長,大臣和新君都覺得一個字兩個字不能體現先皇的功業,就不停加字,而廟號總算都只是一個字。而唐朝時,廟號已經每個皇帝都有了,所以我們稱唐朝皇帝就是唐高祖、唐太宗等等。

但既然不能叫廟號玄宗了,那就只能回到諡號裡面去找。玄宗李隆基的諡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字很多,但是主要重點在一個“明”字,“聖”、“孝”之類的字眼在很多皇帝諡號裡都有,所以就用了明。

至於為什麼叫明皇而不是明帝。那可能因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開頭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這裡的“漢皇”就是李隆基,所以用了諡號裡的明加上皇字,稱李隆基為唐明皇。經過長生殿戲曲的傳播,廣為流傳。


伊耆角木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知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歷任衛尉少卿、潞州別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

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天寶十五載(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

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多哥在線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代皇帝,武則天的親孫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他開創了唐朝最鼎盛“開元盛世”,也是他一手導致了“安史之亂”,將盛世推向無底深淵。可能有讀者注意到日常對李隆基的稱呼有兩個,一個是唐玄宗,一個是唐明皇(有一部電視劇就叫《唐明皇》),使用這兩個稱呼的頻率差不多。那這個唐玄宗為什麼又被稱為唐明皇呢?

中國古代有很多皇帝,我們現在稱呼他們一般直接用名字,也有很多時候稱呼他們的廟號、諡號或者是年號。比如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等稱呼都是用的廟號。隋煬帝這樣的稱呼用的就是諡號。而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稱呼用的就是年號。

具體到李隆基身上,他的廟號玄宗,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突出了一個“明”字。所以他可以叫唐玄宗(以廟號稱),也可叫唐明皇(以諡號稱)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既有廟號也有諡號,但對他們的稱呼往往卻只有一個比較固定,比如朱元璋我們一般稱為明太祖(廟號),很少用諡號稱呼他為明高帝(諡號高皇帝)的。唐玄宗和唐明皇這兩個稱呼卻經常用到,這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在唐朝後期對李隆基的稱呼已經就是兩者並稱了,如中唐詩人元稹的詩《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這裡對他的稱呼是玄宗。同時人們也多稱其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如唐代山水畫家李思訓所畫的《明皇幸蜀圖》,用的稱呼就是明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