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政權,靺鞨族中分為粟末部和黑水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就是渤海國的開國君主。渤海國的統治範圍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東部、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

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說在今吉林延吉東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龍西古城),稱“震國王”(一作“振”),建立政權。至此,存續228年的渤海國正式建立,立國不久,渤海國就因為國勢強盛被稱之為“海東盛國”,可為何在渤海國滅亡以後東北地區似乎急劇退化,變為所謂的“苦寒之地”?這要從渤海國建國的地緣說起。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渤海國地圖

立國根本:渤海國的地緣

渤海國的地緣,看似囊括東北平原的膏腴之地,實際上渤海國的地緣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渤海國徇隋唐而建制,我們先來看看渤海國的“五京”,瞭解一下渤海國統治的核心範圍。

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

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西古城

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省琿春市八連城

西京鴨淥府:今吉林省臨江市

南京南海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北青郡

而且渤海國還經歷過四次遷都,從大祚榮開國時都城為東牟山舊國,其位置在今吉林東南一帶。742年遷至中京顯德府,755年遷至上京龍泉府,785年遷至東京龍原府,794年復遷上京龍泉府,直至滅亡。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東北地形圖

從中,不難看出,渤海國統治的核心範圍始終位於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區。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從地形來看,整個東北平原可謂形勝之地,東有長白山脈、西有大興安嶺、北有小興安嶺,中間是一整塊平原。

其實,在金國崛起徹底爆發東北地區的戰爭潛力以前,由於河流反覆冰封融化,東北平原作為低窪之地,遍佈沼澤。東北地區真正適宜建立政權的地方反而是長白山脈地區,也正是渤海國的核心領土。

長白山北麓的山地丘陵地區被牡丹江、拉林河等松花江支流分割,東南面又有綏芬河、圖門江等河流流入日本海,在群山之間形成一個個的河谷盆地,適於農耕,但並不足以成為渤海國由漁獵轉向農耕的基礎,很有可能渤海國是漁獵兼事農耕。同時長白山一帶受日本海暖流影響,氣候較黑龍江流域宜人。直到明朝設置奴兒干都司時,在東北修建的驛路也是沿長白山一帶東漸,直至今日的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一帶。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明代奴兒干都司,驛路和衛所多聚集於東北東部

得天獨厚的地緣讓渤海國興盛,但也同時制約了渤海國的發展。核心地區在長白山北麓的渤海國與日後在起兵之前一直臣服明朝的建州女真不同。除了受中央政權冊封的頗多交集,有義務為明朝出戰當炮灰(努爾哈赤的爸爸和爺爺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出使勸降,城破後李成梁縱兵屠城,被誤殺),彼時東北的也經過歷代的開發,驛路暢通,到了後金倡叛時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農業。

而在渤海國時代吉林地區距離遼東距離雖然不遠,看似經營遼東有著很大的優勢。而實際上在那個遼東以北不予中原通的年代,驛路不暢,群山繚繞的地形也阻礙了渤海國核心地區與遼東的聯繫,更不用說南邊的大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邊的契丹勃勃待興,故而渤海國享國二百多年雖然對遼東有影響力,卻始終難以染指,雖然在後期佔領遼中部分地區,但也無法長期佔有,耶律阿保機攻打遼陽時,渤海國中央甚至難以出兵相救。這種種因素,也一定限度的制約了渤海國的發展。

盛名背後的真相:以少馭多的嫁接政權

渤海國的人口構成和統治階級

作為同樣立足於東北的政權,比起被隋唐兩代視為心腹大患的高句麗,渤海國的國勢比之要遠遠不如。高句麗為唐所滅時人口大概三百多萬,而立國之初渤海國有“地方二千里 ,編戶十餘萬 ,勝兵數萬人”,即便一戶以六人算,滿打滿算渤海國立國時人口最多就是七十餘萬,而且渤海國的統治階級並不能算是本地人。

渤海國的統治者粟末人雖然肯定算不上完全的外來者,但其早先依附高句麗,後來又依附於唐朝被唐朝內遷,還曾從唐軍征討高句麗。在營州動亂後為時勢所不容才來到長白山北部地區,上下層之間並沒有遊牧民族、漁獵民族一般天然的親近感,存在很大的疏離與隔閡。這就有點類似於明末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關係。雖然同屬女真,但互不隸屬,對其認同度也是有限。

由於渤海國境內民族組成複雜,且上下層文化上存在一定隔閡,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口繁殖的並不快。在渤海國第二代國君大武藝時代,大武藝的弟弟大門藝在力諫大武藝不要出兵黑水靺鞨時曾對大武藝講過 :

“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 雄疆 。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分之一 。”

高句麗滅亡時人口三百多萬,也就是說渤海國此時的人口約莫一百萬出頭,但大武藝時代渤海國大肆兼併諸部,人口相對增長比較快,而在之後,渤海國的人口陷入了緩慢的增長,以渤海國滅亡時人口的遷移和留存來估算,渤海國滅亡前夕,人口也不過一百五十萬左右,只有高句麗滅亡時的一半還不到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流於表面的官制效仿和渤海國的文化分層

渤海國的政治體制採取的是以國君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渤海國“大抵憲象中國製度” ,渤海滅亡後,契丹“治渤海人一依漢法” ,渤海國的典章法律皆依中原唐制,但其統治的部落根本形態,並沒有太大改變,更像是給部落形態下的各級首領更換官制名稱。

前文也提過,對於渤海國人口的構成 ,國內學者多認為其主體民族為粟末人 ,間有多種其他種族雜陳共處 。日本 《類聚國史》中對其統治形態也有記載:

“渤海國者高麗之故地也——其國延袤二千里 ,無州縣館驛 ,處處有村裡 ,皆靺鞨部落 。其百姓者,靺鞨多 ,土人少 ,皆以土人為村長,大村日都督,次日刺史,其下百姓皆日首領。

渤海國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雖然不能被稱之為兩個民族,但其生活習慣、文化上早已有很大差異以及很大隔閡,渤海國的上層深度漢化,而基層卻不是如此。所以這也導致了後世所見的雖然渤海國文化興盛,但只要其上層被攻滅或者遷徙,其體現的文化也就遭到了斷絕,導致文明的變貌。

《新唐書·渤海傳》中對渤海國的生產形態也有所記載:

“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九(丸)都之李,樂遊之梨。”

《新唐書》的記載印證了渤海國實際的生產模式,即以長白山地帶的核心地區以農耕為主,而其餘地區生產模式各異,漁獵為主。渤海國始終不是一個完全的農耕國家,而是農耕兼事漁獵,在這種基礎上。推行隋唐官制,統治無法滲透到基層,也只能流於形式,而廣大基層人民的文化難以被改變。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渤海國文化的消亡——耶律羽之的移民政策

渤海國的文化消亡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有人為的因素。渤海國末期 ,在耶律阿保機的進攻下,渤海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土崩瓦解 。據 《高麗史》記載,公元925年 (遼天贊四年 ,高麗太祖八年 )九月至當年年末,相繼有百戶到千戶人家逃亡高麗。

渤海國滅亡以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擄走渤海國末代君主大諲撰與其妻及大批族屬,幾乎把所有活著的渤海國貴族打包帶走,安置在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附近,並封其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執掌渤海國故地,渤海國故地的人口經此一事大量減少。

遼太宗耶律德光一不光彩的身份登基以後,對於名正言順的長兄耶律倍頗為忌憚。不久,確立東平 (今遼寧遼陽)為遼國的南京,遷都令大批渤海遺民遷人南京所在的遼東地區,削弱耶律倍的實力。此外,遼太宗 “又置衛士陰伺 (耶律倍)動靜 ”。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渤海國時期的遺蹟


政治嗅覺敏感的耶律羽之,為了討好皇帝耶律德光,削弱渤海國故地的力量,給耶律德光上書提了一個建議。《遼史·耶律羽之傳》載:

“我大聖天皇始有東土,擇賢輔以撫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國家利害,敢不以聞。渤海昔畏南朝,阻險自衛,居忽汗城。今去上京遼邈,既不為用,又不罷戍,果何為哉?”

簡單來說,耶律羽之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渤海國已經被我們征服,而忽汗城(渤海國首都)離上京遙遠,又不能加以利用,還不如把城拆了把防禦撤了,免得浪費國家的力量。”

耶律羽之的提議可算是說到了耶律德光的心坎裡,在耶律德光的支持下,耶律羽之開始了在渤海國故地大舉遷出民眾的工作。

據王承禮《渤海簡史 》中的統計,“遷徙到遼東 、遼西和今內蒙古的渤海族人口有 94000餘戶 、人口47餘萬 ,越江逃人高麗的有數萬戶 、人口十多萬 ,而留居原地的只有老弱病殘區區兩萬餘戶。”

由於留下的渤海人失去主體政權(個別遺民政權如定安國等等),散處各地,在各地都是少數族裔的地位,難以避免都被中原漢人、東北女真與高麗人同化的命運。渤海國故地的文化難免會發生轉化和變貌。

“海東盛國”渤海國,為什麼滅亡以後東北又變回“苦寒之地”


尾聲

地緣孕育了渤海國,但也制約了渤海國的發展,加上渤海國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文化不相認同,統治不深入等等移速,渤海國的文化難以發散直至滅亡。

在渤海國滅亡以後,因為契丹“詔睏乏不能遷者,許上國(契丹)富民給贍而隸屬之”的移其民、空其地政策,將渤海國文化的核心載體清除,改變了渤海國故地的人口、民族比例,導致了渤海國故地的大變樣,文化日趨消亡,禮儀習俗不與昔日同。

但同時對於其故地的開發並沒有停止,驛路日漸通暢,田畝也日漸適合耕種,東北的漁獵民族悄然向農耕轉型。也正是如此,在遼以後,東北地區的戰爭潛力日漸顯現,金國和後繼者後金才得以依仗,進而窺視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