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hai)州有个地方,有生之年,应该来看看


有机会探访关帝庙,大名鼎鼎的关二爷!充满的敬畏之心,第一次过来这边,天气还不错,山西前几天污染还是有些利害。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

马上到了,有个小公园,景色也不错。 绿意盎然,适合出来逛逛。

这个雕塑好些有些说法,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做停留,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帮忙解释下。

入门看到一个平面图,可以很清晰看到整个建筑的布局。 图片比较多,我分开几个文章来发。 据现在资料查阅,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陈、隋时期。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气肃千秋”坊。东侧有印楼,内有“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

院里植有翠竹一片,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相传为关羽手笔。

古建筑的细节,虽然是后期认为修复的,但是细节还是比较到位。 嘉庆二十年解州一带6.7级地震的发生,关帝庙饱受摧残。

稽考史载,宋真宗大中祥符间的重建,是历代帝王首次敕建关庙,所以“殿皆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张杲之重修后,随着关公被封为“崇宁真君”,解州关庙又被悬匾为“崇宁宫”。

清代,由于皇家崇祀关帝大大超过前朝,解州关帝庙不仅延续着明末的盛况,而且作为“武庙之冠”逐渐成为世人朝圣之地。

石台上有条非常深的刀痕,据传是关公当年手持青龙偃月刀坎的,现在看的很震撼。时间已经过了那么久了,如果这个痕迹是真的,时间好像倒流回到了以前。 瞬间觉得,如果以前的历史课都能在这里上,我估计我会考满分。

百姓上香的地方, 香火非常旺盛。 关羽一生征战南北,其故事传到各个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 ”是关公信俗地域广泛的最好写照,近代随着华侨的飘洋过海,信仰关公的习俗也被带到了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有对关公的信仰与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