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1919年至今,也就是整整一百年前,南開大學成立了。

年方43歲,意氣風發的張伯苓就任校長。

此後,老校長張伯苓便成了百年南開的傳奇,他的情懷、氣節,以及那著名的“愛國三問”,至今仍在南開園激盪迴響。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張伯苓(1876-1951)

當張伯苓校長在臺前慷慨激昂之時,一位清瘦的老者在他身後捻鬚微笑。

這位老者,就是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

用現在的說法,張伯苓是南開的CEO,嚴修是南開的董事長。

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張伯苓,也許就沒有今天的南開;但如果沒有嚴修,也許壓根就不會有南開。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1860-1929)

嚴修字範孫,1860年生於天津鹽商之家,是個富二代。當時的富二代不時興飆車,只認“惟有讀書高”,所以嚴修輕鬆當學霸,中了進士,成了翰林,30幾歲就當了貴州學政,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清末民國年間,天津書法氛圍濃厚,以“華、孟、嚴、趙”四大書法家最為著名,其中,嚴就是嚴修。華是華世奎,他是清末翰林,以端莊穩健的顏體字名世;孟是孟廣慧,他是最早發現鑑定甲骨的學者之一;趙是趙元禮,他是李叔同的老師。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嚴修雖然書法的名聲很大,但對他來說,寫字畢竟是小道,他一生最投入最用心的,還是教育事業。

教育是他的本行,也是他畢生認定的事業。在貴州學政任上,他深受甲午戰敗的觸動,曾向朝廷奏請推廣新學、開設經濟特科,但人微言輕,他的奏摺泥牛入海。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1898年,嚴修的事業迎來轉機。

這一年,他結識了張伯苓,聘請其為家庭塾師。嚴修被張伯苓的學識淵博、思想開放深深打動,便讓他在嚴傢俬塾開始新學試點,期間,嚴修一邊當校長,一邊當學生,他越來越覺得,跟這個姓張的小夥子太投緣了。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嚴修生於1860年4月2日,張伯苓生於1876年4月5日,兩人年齡相差16歲,但生日僅僅相隔3天,都是白羊座。

兩個白羊男成了忘年之交。從此,“辦學校、辦個大學校”成為兩人三句不離口的話題。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1902年,兩人一同訪問日本,經過一番考察後,回國便把嚴家家館擴大,更名敬業中學堂,這就是南開中學的前身。

1918年,嚴修赴美考察半年,與先前來此研讀博士的張伯苓會合,在轉年的10月17日,兩人合夥創辦了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嚴修家境殷實,有雄厚的資金託底,這是辦學成功的基礎。加上張伯苓的學識和思想,兩人處處合拍、毫無齟齬,堪稱完美無瑕的中國合夥人。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在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成立後,嚴修又增辦南開女中、南開小學,為南開系列學校的創辦傾盡了一生心血。

1929年春天,嚴修病逝,享年69歲。

他陪著自己親手創辦的南開大學,僅僅走過了10年。

南開大學的“校父”嚴修書法賞析

嚴修書法

南開大學一百歲了。

除了記住張伯苓,也不要忘記另一位創始人,那個寫書法的嚴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