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有些60岁以上的老人还出去打工,你们怎么看?

涛老shi


社会发展了,日子变好了,但是我们生活的还是那么艰辛。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里的老人,60岁不算是很大的年纪,在城市里60岁都退休了,但是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没有退休这个概念。因为在某一种程度上不劳动几乎就没有饭吃。

农村养老问题

在城市工作的人,到了60岁可能会有退休金来领取,即便是你不劳动都会有一份不错的收益,这些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但是对于农村老人来讲,没有退休金,如果你没有积蓄在老年的时候生活会非常拮据。如果你还有孩子在城市里苦苦挣扎,那么你根本就不忍心向孩子索要养老费用,那么趁着自己还有劳动能力,肯定是自己出去赚钱养活自己了。于此同时,赚了钱还可以补贴孩子,让孩子们生活相对舒服一点。

生活孤独

当然,有些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都还算不错,也会出来务工。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太孤单,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人在家无所事事,在农村虽然有农活可以做,但是劳动强度大,与人接触少,所以很多老人就会来到城市里,找一些人多的地方做工以缓解晚年孤寂的生活。

闲不下来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有一些人劳动惯了根本就闲不下来。即便是家庭条件不错,儿女都希望老人可以悠闲轻松的安度晚年,但是总有一些老人一闲下来就不舒服,就容易郁闷甚至会生病。就如同我的岳父一样,一辈子忙忙绿绿,到了60多退休了,反而在家憋坏了,总是想方设法的找事情做,这样他心情才会舒服很多。


老人到了60岁,本是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忙碌,我们希望他们都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老人还在为自己的养老而去打拼。希望我们的农村养老政策能够更完善,让农村的老人也和城市的老人一样过上无忧的晚年生活。

我是珠海禾虫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珠海禾虫哥


农村60以上老人还出去打工,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在我们村,按比例算七十岁以下基本都在打工上班,我爸爸今年也67岁了,他也还在工地上班,起早贪黑的努力着,作为儿女,我们都有劝他在家带带孙子就行了,可是爸爸不听劝,他说出了好多原因第一:在农村,家家户户的中老年都在挣钱,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坚朗,不能在家坐吃山空,能凭自己实力挣钱的年龄尽量不能虚度光阴……

第二,在农村,如果靠几亩地能维持生活那是远远不可能的,家里所有的人情开支,吃穿喝都需要钱,所以,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现在光鲜亮丽的农村生活……

第三,农村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为国家默默奉献着,结果上了年纪,我父亲快七十岁,每年的退休费用只有一千多块,每个月只有一百多点,这是农民最大的心声,和那些上了年纪的城里人相比,如同大巫见小巫,所以为了不拖累子女,只能出去打工……


乡村生活小徐


世上没有人会心甘情愿背井离乡去打工,这岁数谁不想在家里怡情弄孙,现实不容许啊,我有个同学两口子,两个人总有一个打工一个在家种地抽空打零工,可悲的是四月初男的检查出肺癌,我就联系多了,男的五月初做完第一次化疗以后回老家,我打电话问状况,女的说感觉人像散了架,心里难受的吃不下睡不着,这会正在玉米地里除草,实在乏的很,不干不行,家里三个小孙子,儿子在工地上带工,林林这样,儿媳妇忙三个孩子帮不上忙,不干吃撒…

过后几天我回乡下办事,去她家。家里房子盖的在我看来像宫殿,高而大,里面的设施和城里的功能一模一样,两个人帮孩子把房子盖好装修好,自己却病了,男的却自豪的说,盖这房子一分钱的帐都没拉。

月底他两口子来兰州住院化疗,我去送饭,男的心烦气躁,女的压抑流泪自言自语,我说你媳妇精神有点不正常,男的说,估计是工地上干活被老板骂了,那天回来就不正常。我说正好在医院,去检查检查吧,快六十人了,身体也心情都不好,别去工地干了,我同学反过来说不去干谁给吃的,干一点是一点,挣点总比没钱好吧,农村人有钱就盖房子,在我的记忆力他家房子翻修了三次,尽其所有盖房子,给自己留养老钱的不多,却没想到生病这个环节,好在农村医保报销不错,经济压力不是太大也算庆幸吧


文文675057


在农村,真正家里富裕的人也只是少数,一样保险都没有的也很多,有人是居安思危,有人是真正没有经济来源,光靠种田,除去所有开销也只能是持平,还有一部分人是干惯了,闲不住,何况多活动活动反而对身体好,你不见,农村住高楼大厦的又有几个外面不欠债的?再说了,现在农村条件谁不是自给自足?城里人还有什么退休金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农村几人有?别说六十岁了,七十多的人出去打工的也不在少数。我大伯今年七十二了还没黑没白的干呢!儿女再孝顺,你生个病试试,你谈钱试试,儿女们除了各种推就是各种拖,现在人亲情淡了,你只能靠自己,除非不能动了,那是没办法了。


ming茗9


妈妈快七十了还在田里种地,爸爸跟着做绿化的在干活,别说我们不孝,是实在没办法,内心在煎熬,也在这样的日子里苦苦挣扎,同样是娘生父母养的谁愿意让他们去受苦呢!想想都流泪,心痛,弟弟办厂破产欠二十多万,小孩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去年正月检查出癌症,治疗完出院五岁端午节,十月又复发治到现在,没生活来源不干活吃啥!善良的他们不愿意停下脚步,俩老说:看到你弟弟这样我们不干活能安心吗?


用户667222437576


对于农村有些60岁以上的老人还出去打工,你们怎么看?

一二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大哥从外面打工回到了家乡,那时的他已经三十六岁,回家时为了两件事:一是三十六在我们这边要整酒,回家想办个酒席;二是想回家摆脱单身,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大哥的父亲——我叔叔那时就已经六十二岁,在六十岁整完生日酒就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出去闯荡。

但没想到这两年来,儿子没闯出什么名堂,在外面打工一分也没有攒到,回来时还是单身一人。于是为了孩子的生日酒和未来的儿媳妇,当时六十二岁的叔叔又背上行李,来到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广州工地。然而这时的他已经做不起扎钢筋、搬水泥等重活,只能干一百二一天的零工。父子两在同一个工地,为着共同的梦想。


  • 因为家庭的负担

和我叔叔一样,不少农民都是因为家里的负担和压力较重,而不得不选择去外出打工。这时的老农民已经顾及不了自己的年纪,也无法思考自己的身体能否承担得起,他们只是希望能够为后辈减轻负担而已。同时部分老年人也还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孙子辈做些啥,可以给他们提供物质享受。

相比于城市里来说,农村“养儿防老”其实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体现,老人们不会说是因为年老而什么事都不干。相反他们身体允许情况下会去工地干活,因为工地可以说是农民挣钱最多的途径。如果干不起工地上的活,老农民会去土地上种植,靠卖小菜养活一家人。

最后如果身体连土地种植都做不起,那么老农民就会选择在家里陪自己的孙子辈,用农民的人生经历来培养美好的品质。

  • 老农民的性格使然

在这些六十多岁依旧在工地上奋斗的老农民当中,不乏有家庭条件比较好,子女们也奋斗出来了,完全不需要老人们在负担的家庭。这样的人之所以还选择到在工地上工作,就是因为他们年轻时奋斗了一辈子,年老人虽然时间上比较充裕,心理却依旧闲不住。总想让自己的双手劳动起来,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过得踏实。

农村的生活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在农村如果想解决温饱问题,还是比城市里容易不少,比如可以自己种植蔬菜和养殖牲畜,来满足日常的吃饭。再者在农村也是一个熟人社会圈子,如果自家有困难,别的农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然而咱们农民要是想让家庭有更好的生活,则需要付出比城市居民百倍、千倍的努力。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农民,即使是下雨天无法下地的情况下,他也依旧闲不住。总是在家这里忙忙,那里忙忙,从早到晚越忙越有精神。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在农村实际生活中,还有其它各类细小的因素影响着这些老农民,使得他们放弃原本应该舒适的晚年生活。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在年老时如果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反而是最好的。


爱茶者九号


农村50岁以上甚至60多还出去打工在我们这边非常正常,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建设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靠天靠地吃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现在种地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举个例子:我老家是在山东,小的时候也是种植粮食,比如小麦玉米之类的经济作物,对于温饱来说问题不大,都能吃上饭,但是要说致富还是有差距的。

后来慢慢发展为种植水果苹果,桃子,樱桃,葡萄之类的水果,之所以种植这些,一个是比粮食赚钱多,其次是地理位置非常适合,但是种植水果也是看天的,每年或多或少总会碰到一些天气灾害,下冰雹了,下暴雨了,或者干旱都会严重影响收成!或许很多人觉得水果价格很高,肯定赚不少钱,错!水果贩子去收水果的价格非常低,之所以价格高,这个钱基本都是被中间商贩赚去了!每一年去掉成本,不亏本就算赚钱了!

所以说现在村民几乎不种地了,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打工一天少则一二百,多则三四百,管吃住,一个月也不少钱,比种地强多了!

现在农村的孩子买房买车需要钱,结婚彩礼需要钱,上学需要钱,对于农村人来说不出去打工赚钱,仅仅依靠种地那是不可能的!

60岁以上的老人出去打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养老问题!不得已而已!


豆豆巴巴


我从小在农村里长大,所以知道他们的想法,也知道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农村里,每个人都会主动干活,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大人们一天忙到晚,只有天黑下来,他们才真正空下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有时候,天气不好,连续下了好几天雨之后,很多人心里就开始着急了,看着绵绵的雨水,他们脸上愁的都快要叫救护车了。我就经常看到在下雨天,大人们经常站在门前,望着外面,急得他们直跺脚,“这雨什么时候才停啊!”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从小到大,帮着家里干活,一直到干到自己真的干不动了,才会躺在床上休息,否则他们就会一直干下去。

农民一天到晚,干活干习惯了,你叫他一天不动,不干活,他就浑身不自在,难受,尤其是看着别人家都在忙,他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还有,在农村里,很多老人家的思想就是,人要靠自己,不喜欢麻烦别人,不喜欢成为家里的负担,他们一辈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人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在他们看来,叫他们在家里玩,休息,无异于等同废人,比死了更难受,自由自在习惯了,忽然不干活了,还得靠家人养着,他们不希望自己这样。

虽然他们六十几岁了,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习惯了干活赚钱,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永远把自己的生活享受放在全家人最后,只有自己不断干活养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农民是可爱的,更是可敬的,尤其是年纪大了的老人,他们依旧拼命干活养家。


沉沉在在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60多的年龄不自食其力,不自已种地,就连粗茶淡饭无人给呀!不下地干活,不打工挣钱咋办呀?无可奈何,有时候身体这里痛,那里疼,但农话是有季节的,麦子熟了不收能行不,当然不行,疼痛只受着,麦子得收啊!三年前我在一家小型农厂打工,那天是苹果树喷农药,不小心把老板的喷管弄坏了,他当时就对我大发脾气,连指带骂。我不敢做声,只是暗想:年轻人,你还沒我的儿子年龄大,骂几句就行了吧,我是无意的。

什么时候我们这茬人能不再去打工,受气,吃苦???


坡泊215


只要身体还行,不管年纪多大,出去打些工;一来贴补家用,二来增长见识,其乐无穷!

我们这人多地少,加之离珠三角不远,上世纪八十年代,好多农村青年都加入了这个大军,我也是其中一员。

初到广东,跟着一个远房亲戚在建筑工地打小工,帮大工递砖、清场地;就这么干了三个月,结了一次工钱。

一次吃饭时看到一则通告,我抱着试一试心态,就报了名。边打工,边在职工夜校学习,这种状态持续了差不多两年。

后来,我拿到了高作业证书,大部分工作都在高空完成。

真成了站得高,看得远之人;每天随着升降机出工、收工,看着自己身边建筑慢慢变化,心情也蛮愉快。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那时年轻,也喜欢听些歌,许许多多歌曲中,最喜欢“头戴铝盔走天涯”。

好多个纪录中,我们也参与过,虽然蛮累;但想到这些纪录中,也有我一点贡献,就更高兴了。



现在女儿出嫁了,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珠三角打拼。

考虑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自己也看过半百,便回到家里。

朋友们知道自己在建筑方面有些特长,家里起起房子时,便找我去帮点工。

到了现场才发现,年过半百,在这里还算小,我师傅,差不多七十了,一手泥水还是蛮溜;

而且现在一些活儿工作量已经不蛮大了。

比如原来最累一道活,浇板,早好几天就开始找人,找材料准备。而现在,一台水泥搅拌车就搞 定了。



再说依目前生活水准和医疗保健,农村也好城市也好,60、70岁人,身体健康还蛮多,这些人发挥专长,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蛮好。

农村60岁以上老人出去打工,与城市60岁以上老人去兼职,开补习班,没什么不同;大家都想为自己生活打拼一下,我觉得蛮好一件事。


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希望对朋友能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外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要福祐!


分享到:


相關文章: